龙母街

2017-01-17 03:31李定国
西江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梧州桂林婆婆

李定国

龙母街

李定国

20世纪30年代,梧州有一条龙母街,盖因街上有一座龙母庙而得名。该街由现今龙母庙入口牌坊附近开始,经原桂林路小学,一直沿桂江边延伸至北山水厂水泵塔附近,长约200米。

昔日的龙母街房屋不多,最开始时,只在山边有一些用砖石、木板盖起来的简陋房屋。随着桂江对岸荒郊的开发,乘小艇过江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纷纷从附近码头上岸,经过龙母庙出城逛街。后来,临江边逐渐有人盖起房来,那些房子大多是用大杉木条在岸边架起的吊脚楼,用木板或大茅竹铺平做地面,再用竹笪、木皮盖瓦做围墙建成小平房。

龙母街的居民多以做小买卖和手工劳作为生,因此靠近龙母庙的街铺较兴旺,有卖撑船工具或建筑棚竹的,有织造船篷、竹笪、竹瓦的。街上还有多家打铁铺,专门制作镰刀、锄头、柴刀、菜刀等各种用具。靠近龙母庙的地方,还有十多间专门制造、出售香烛的店铺。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是龙母诞期间,龙母街就特别热闹,买香烛进龙母庙叩拜的人特别多,到庙里求签算命的人也不少。那时,龙母庙的香炉不大,所以,很快就会插满香烛,很多善男信女干脆在附近地上就地烧香叩拜,而庙内更是香烟缭绕、烛光闪闪。庙里有个庙祝公时时照料香火、扫庙堂、抹香炉,帮人求签解卦,-直活到80多岁。

遇上龙母诞等特殊日子,来拜龙母的人更加多,一些人还拿着活鱼到河边放生,也有些人到河里放水灯。此外,还有不少人从周边地区来龙母街买竹器、铁器、刀具,因此龙母街附近街区也十分热闹。除了原有的街铺在经营外,还有很多农民从对岸渡河进城售卖果蔬,也有不少小贩在街上叫卖香包、饰物、风车等物品。

据当年住在龙母街8号的胡婆婆回忆,她的房子就在龙母庙进门牌坊附近,是砖木结构的三层小楼,屋后还有防空洞。胡婆婆的房子曾对外出租。一次,有个陈姓女子因日军侵华、广州沦陷而到梧州避难,租住胡婆婆的房子。因丈夫当兵多年杳无音讯,陈姓女子天天到龙母庙上香,祈求丈夫平安归来。还有一次,有个剧团暂租胡婆婆的房子,岂料遇上桂江突发洪水,剧团的人天亮起床时,发现房子已进水,有些戏箱行头也浸湿了。他们往外一看,半条龙母街水深过膝,竹木器具漂得满街都是,居民们正在趟水搬东西呢。

龙母街的房子多是竹木搭盖,因此各户用火都十分谨慎,每次烧完的尾炭都会用水淋灭。有一次,有个老伯用火笼取暖,不慎弄倒火笼引燃竹屑,老伯惊醒后大喊“火烛(着火)呀,火烛呀”。街坊邻里闻讯后,拿着木桶、脸盆、棉被、扫帚,纷纷赶来救火,经过大伙合力扑救,最终未酿成大祸。

抗战胜利后,桂林很多木帆船开到梧州做买卖跑运输,这些船多数泊在龙母街江边一带,因此,后来有关部门将龙母街改名为桂林路。

而桂林路上的龙母庙,1980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新千年后,又先后扩建了新龙母殿、龙太子殿,新造38米高的龙母像等景观,目前已成为梧州重要的游览胜地。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梧州桂林婆婆
中共梧州城工委
桂林行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别把婆婆当成妈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师范大学与桂林王城、雁山园
日军侵占和败退梧州时间考
献给婆婆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