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月烨
时隔近一年,2016年12月28日,张小龙又一次出现在微信公开课PRO版大会上。这个中国最知名产品经理鲜少进行公开演讲,但他的每一次演讲或内部信,都能引起整个互联网界的一波讨论浪潮。
2016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PRO版大会是张小龙的首次公开演讲,彼时他公布了一个微信还未开发出来的产品——应用号(现已更名为小程序),正是公开课前几日张小龙与几个工程师讨论后萌生出的“概念”。
“我内心非常激动。可能很多朋友知道微信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很少会把一个还没有做的功能或者说产品形态预先对外界透露,小程序是比较特别的一次。”张小龙在最新的演讲解密道。
那么,这个让张小龙如此激动的“小程序”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首次抛出小程序的概念后,张小龙还发表了一个产品观,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个好的软件应该让用户用完即走。有不少人认为,微信作为“流量黑洞App”,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样的理念几乎与所有产品经理和应用设计的理念背道而驰:黏住用户,不让他们离开。
张小龙的“用完即走”其实有两个潜台词:第一,微信被定义为一个工具(而非平台),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第二,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必须做很多取舍,要遵从产品的合理性(而非克制)。
张小龙提到,马化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称赞“微信团队保持了一种很克制的心态来做事情”,但对于张小龙来说,克制意味着“自我压抑”,并非很好的做产品的状态。“合理性才是产品取舍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我们会舍弃掉很多很多本来想要做,后来发现做不好的东西,这种舍弃并不是因为说我们很克制。微信里面有很多这样类似的点,比如如果一个用户从未订阅公众号,他的微信是没有相应入口的,我们也不会给用户推荐订阅。”
小程序同样如此,张小龙设置了无数个“不能”,如果用户从来没有运行过小程序,其微信应用也不会有相应入口。此外,对开发者的限制还包括:没有下载入口,没有分类、排行、推荐;只有流量,没有粉丝;不能推送消息;不能做游戏;不能搜索……而可以开放的是:分享,与相应公众号的跳转。
小程序之于张小龙,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站在程序员视角对“浏览器”的重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小龙都在一线写程序,即使如今身居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他仍认为自己是一个程序员,“做程序员的那段时间特别宝贵,因为你可以进入到一个不太一样的世界,用程序的语言在虚拟世界里构造一个虚拟化的产品出来。我相信很多的程序员都有一个梦想,除了自己去写程序,能不能写一个能运行程序的程序?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对一个程序员来说,这是非常的自豪和兴奋的,我今天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
PC时代的浏览器,便可以理解为“能运行程序的程序”,是PC互联网时代使用最多的工具。但浏览器还能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称霸、延续其应用形态?张小龙似乎不这么认为。事实上,这也是百度之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远远落后于阿里和腾讯的原因,其搜索引擎的应用场景基于PC浏览器,但手机上,浏览器的打开率远不及大多应用。
或许张小龙的微信没有平台的野心,但微信已不可避免地被视为平台。从微信“连接一切”的理念看,小程序的野心是连接线下场景。但未可知的是,小程序的形态是否会在未来颠覆浏览器,甚至重构“web”?这或许是“程序员”张小龙流露出的更大的野心。
张小龙并不善于演讲。在他的演讲结束后,几个购买了1500多元门票参加微信公开课的商家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他们觉得这个票价 “花得不值”,希望其他的演讲能“更实际些”。或许更多的人希望的是从张小龙或者其他产品经理的口中捕捉到新的商机,而非“不能,不能,不能”。
作为一个日活用户高达7.6亿的超级应用,有无数个商业体依赖或转移到微信的平台上生存,依附于微信的商业生态和产业链价值,已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微信从未公布过其营收数字,其内部对于“连接一切”的推动可谓不遗余力,从人与人基础的社交功能到公众号、服务号,到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信支付、卡包、开放平台等几乎所有微信业务线的产品经理,都在强调:微信是开放的,是提供服务的,不是运营者。微信支付产品运营总监黄丽在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提到了“极致的开放”,包括能力的开放、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开放、技术服务的开放、营销资源的开放、市场资源的开放五个方面。
其中,黄丽在“能力的开放”中表示,微信已把很多接口打包成固化的产品直接推向市场,降低用户和商业企业主接入和使用微信支付的门槛,让这个产品傻瓜化,“我们越来越多地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底层功能的支持者”——这似乎是在回应张小龙的工具之说。
外界纷纷扰扰地讨论着怎样挖掘微信剩余的和未来的红利,怎样通过微信做内容、做营销,怎样做微商……我们也看到,微信总是被卷入各种各样的商业和公共事件。但微信对这些自身平台之中掀起的波澜,似乎总是处之泰然,与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当以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出现时,也是点到为止从不细说。
这就是微信,马化腾口中的克制,张小龙口中的合理性,也注定了它未来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不会走得太快。至于用户和依附于微信的商业体呢?张小龙说,每个人的微信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