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慧爽
(山东省莱州市畜牧兽医站,山东莱州 261400)
鸡球虫病治疗时注意事项
柳慧爽
(山东省莱州市畜牧兽医站,山东莱州 261400)
现代养鸡呈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球虫病发病概率更是逐年高升。俗话说:有养鸡的地方,就有球虫病的发生。此病多发、常见,属危害养鸡产业重要的肠道寄生虫原虫病,防治困难极大。针对此病的发生,长时间、低浓度、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抗球虫药,极易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防治效果。由此,我们必须要正视球虫病治疗期间应注意的问题:准确把握用药剂量、禁忌几种药物间的配伍作用、酌情控制用药剂量、注意拌药调拌均匀,确保药效发挥的稳定性。采取正确的用药方案,连续用药,轮换用药,联合用药,渐减用药,避免球虫耐药性、增强用药作用效果,有效预防控制此病的发生。
球虫病 防治 注意事项
鸡球虫病危害养鸡业由来已久,而现在的集约化养鸡,面临着球虫病的威胁,仍能健康持续发展几十年,与抗球虫药物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抗球虫病的防治,还将依赖于抗球虫药物的使用。但是,在抗球虫药物使用过程中,“耐药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正视。由此,文章就鸡球虫病治疗时注意事项做要点阐述,分析提出相应的用药方案,以供参考和借鉴。
长时间、低浓度、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抗球虫药,球虫对该药易产生耐药性,使药物防治效果下降。因此,要通过适当的用药方法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增加药物的使用寿命。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抗球虫药有20多种,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离子载体抗生素,如真能霉菌,马杜霉菌,盐霉素等。第二类为化学合成药物,如氯苯胍、地克珠利,另外,中药抗球虫剂也有,如常山酮。但抗球药存在很大的缺陷,球虫对球虫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加之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治疗该病用药要注意如下问题:
2.1 注意事项
就球虫病而言,球虫卵囊有着极强的生命繁殖力。尤其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能存活达1年之久。由此,在鸡群生长的整个周期内,都有感染此病的可能。在此,抗球虫添加剂的使用,务必要持续使用,不要随意中断,避免爆发球虫病,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在抗球虫药施用期间,应准确把握适用剂量。剂量不足,预控效果不良,易产生耐药性,爆发球虫病。剂量过量,易产生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导致中毒。以马杜拉霉素为例,常规剂量在5~6mg/kg,超过6mg/kg,将明显抑制鸡只的长势,降低饲料利用率。
抗球虫药的使用,常见的几种药物,比如:盐霉素、氨丙啉、常山酮、尼卡巴嗪等等,之间有配伍禁忌。2种或2种药物同时使用,将影响相互间的作用效果。比如:莫能菌素、盐霉素,不能与泰乐菌素、泰妙菌素,配伍使用,很容易抑制机体长势,导致中毒死亡。氨丙啉,不能与维生素B1组合使用,存在的明显的拮抗作用,将直接影响最终药效。
抗球虫药的施用用量,严格意义上来讲用药要偏少,最好能在2次以上的预混后,再次使用。预混期间,注意调拌均匀,确保药效发挥的稳定性。避免调拌不均匀,导致药物中毒。
2.2 用药方案
球虫病治疗用抗球虫药,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是避免球虫耐药性、增强用药作用效果、预防和控制此病的关键。
渐减用药,2~6周龄,全量用药。之后,渐减用药。12~14周龄,停止用药。此时,鸡只食入少量虫卵,允许其完成生活史。少量感染性虫卵,能更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力。但是,此法很容易导致球虫爆发性经过。由此,应留意鸡群变化,观察粪便颜色和形态。条件允许的,配合粪便内卵囊数量的监测,确定减药是否合理。此法使用过程中,最大的缺点:减药用药量不足的话,很可能会导致耐药虫株的产生。
连续用药,在养鸡生长的一定时期内,连续不断地使用1种作用效果更显著的抗球虫药物,能有效抑制球虫卵囊的形成,达到有效预控和治疗此病的目的。此种方法,适合用抗球虫指数高、耐药性慢的药物,适用于肉用仔鸡、新养鸡场,而且,控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太长,避免耐药性产生。
轮换用药,1种药物施用一段时间后,轮换用另1种药物。轮换用药期限,以养鸡批次,或半年,或3个月为基准。此法较适合施用3~4种以上药物,比如说:鸡场头批次鸡用氯苯胍、出栏后再进鸡用马杜拉霉素、接下来再进批次鸡可用拉西洛菌素。几种不同种类药物的施用,改变化学成分不同的作用效果,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球虫产生耐药性,达到增强作用效果的目的。
联合用药,饲养期内,配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球虫药。联合给药,适用不同代谢环节,通过药物协同或相加,增强用药药效,能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在同一饲养期内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球虫药以增强药效,能延缓抗药虫株的产生。球虫无性繁殖分为第一代裂殖生殖和第二代裂殖生殖两期,第一代是球虫感染后的第1~2d,第二代是球虫感染后的第3~4d。抗球虫药发生作用的主要阶段是该抗球虫药物作用的峰期。作用于第一代裂殖生殖的抗球虫药,其作用峰期较早,对球虫起预防作用,但因为是作用于球虫发育生活史的早期阶段,所以不利于动物抗球虫免疫力的形成,如氨丙林、莫能霉素、拉沙洛霉素。作用于第二代裂殖生殖的抗球虫药,其作用峰期较晚,是球虫病发生阶段,用于治疗球虫病效果较好,如磺胺类药物、三字球虫粉等,因此,生产实践中采用作用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药物连用,增加抗球虫药物效果。
[1]黄言钧,冯美贵.一起大剂量使用抗球虫药引起鸡中毒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2005,(3):66.
[2]方雨彬,杨景玲,付太银.如何提高抗球虫药的敏感性[J].中国家禽,2005,(14):18-19.
[3]李培松,朱成友,李茂山,等.抗球虫药应用注意事项[J].山东畜牧兽医,200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