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宏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田 宏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这些年,随养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口蹄疫在牛群中发生的概率大增,严重影响养牛综合效益的提升。文章就此病的诊断和防治重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养牛 口蹄疫 防治
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材的要求,除了满足温饱,正逐渐向高质需求转变。牛肉营养价值高,养牛市场效益好,备受消费者喜爱。而口蹄疫的发生,严重威胁养殖效益。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就此病的诊断和防治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此病危险的病毒携带体,为有口蹄疫症状的病牛、处于潜伏期的隐性牛。随养牛规模化发展,牛口蹄疫的易感性大增,常有大面积疫情流行的征兆。在病毒携带体的粪便、唾液、乳汁等中,都含有大量的口蹄疫病毒。这些病毒因子,经侵入易感牛群的消化道内,可诱发典型发病症状。自现在统计的发病病例中,牛口蹄疫的发生有着很强的季节性规律。通常情况下,此病更多集中在春季。而且,此病传播面积有扩散的迹象,比如:风、鸟类迁徙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为此病的跨县、跨省市传播提供便利条件。
该病潜伏期1~7d,平均2~4d,感染肉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41℃。发病1~2d后,病牛齿最、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l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 至正常。
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叫良性口蹄疫。有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停搏而突然死亡,叫恶性口蹄疫。
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做出初步诊断。
其诊断要点为: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 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经过,大量流涎,呈引缕状,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黏膜、辟部和乳头皮肤)病变特异(水 泡、糜烂),恶性口踌疫时可见虎斑心,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 物接种试验、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1)口蹄疫与牛瘟区别,牛瘟传染猛烈,死亡率高,胃肠炎严重,真胃及小肠黏膜有溃疡。
(2)蹄疫与牛恶性卡他热区别 后者常散发,口腔及鼻 黏膜有糜烂,但不形成水疱l常见角膜浑浊。
5.1 病畜紧急处理
多年以来,口蹄疫困扰养牛业已久,在长时间的争斗中,对口蹄疫的防控措施几近完善。
发现有疑似病例,应立即与健畜隔离。同时,尽量保持原有饲喂环境,改善隔离舍通风,确保温度适宜,定期清扫圈舍,减少外在环境的干扰。牛舍内部,尽量铺垫柔软垫草,增强垫草舒适度。对饲喂饲料,人,日常喂料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等等。病畜用料,应以流质为主。注意搭配营养,确保食物充足,避免喂料不均,导致的饥寒交迫。自兽医学角度而言,对口蹄疫的防控,已有专门的血清用于注射治疗。对口蹄疫感染而造成的敏感部位溃烂,早期,考虑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每次冲洗2次,持续几天后,症状略有缓解。同时,注意保护溃疡部,减少与脏物、污水等的接触,避免进一步感染,而造成的病情加重。
5.2 常规防病措施
5.2.1 严格卫生防疫
贯彻卫生防疫到底,扼杀病毒在萌芽初期。注意圈舍清扫,外出放牧期间,对养殖圈舍全方位紫外线杀菌1次。而且,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圈舍的清扫卫生工作,排泄粪便集中堆积,经发酵杀灭致病菌。条件允许的圈舍,定期用化学试剂,对牛舍整体、深层次消毒,达到卫生防疫的目的。
5.2.2 落实防疫责任制
对牛口蹄疫的防治,应提高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卫生防疫部门严格监控,健全完善严密的责任制,将防疫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提升整体防疫水平。
5.2.3 严格进出牛只检疫
无论是购进,还是卖出的牛只,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检疫工作不放松。牛口蹄疫高发地区,严格检疫禽畜,禁止病牛买卖。同时,加强卖出病牛的检疫,避免病牛流入市场。
5.2.4 接种防疫疫苗
就现代兽医科学理念,定期接种防疫疫苗,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口蹄疫的感染概率。由此,建议结合地方此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防疫疫苗,增强牛群抗病体质。
5.2.5 建立严密防疫措施
一旦确诊为口蹄疫感染,立即将病牛饲喂、生活、放牧过的地方,划定为重点防疫区。对区域内的屠宰场以及活禽交易市场以及牛肉的收售部门进行严密监控,对病牛所到的地方进行彻底的消毒,对其排泄物、身体毛发等立即进行销毁。防疫封锁区的期限直到区域内不再有新的病例产生或者已经发现的病牛痊愈、死亡世间超过2周才能认定疫情已经退去。
牛口蹄疫的发生历史悠久,多年以来,口蹄疫给养牛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甚重。而在长时间与此病的争斗中,口蹄疫的防控措施几近完善。此病重要病毒携带体,为口蹄疫症状的病牛、处于潜伏期的隐性牛,病毒可经粪便、唾液、乳汁等侵入易感牛群的消化道内,可诱发典型发病症状。这些年,规模养牛业的兴起,导致牛口蹄疫扩散面加大。地方上有疑似病例出现,应立即与健畜隔离,用血清疗法配用对症施治,疗效效果均不错。而此病的日常防治,则应注意:严格卫生防疫、落实防疫责任制、严格进出牛只检疫、接种防疫疫苗、建立严密防疫措施,尽最大的努力,降低牛口蹄疫的感染概率,营造更好的养殖环境。
[1]谭金东.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5,(1):32-33.
[2]哈达.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2):132.
[3]杨继昆.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