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勇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兽医局,山东临沂 276034)
农村散养家禽防疫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杨 勇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兽医局,山东临沂 276034)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规模养殖场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村的小型养殖户也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家禽养殖,这是很多农村普通家庭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散养家禽防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农村 散养家禽 防疫 误区 对策
1.1 家禽散养户防疫意识不足
很多家禽散养户都是农民,他们没有专业技能,只能凭以往的经验来养殖。家禽可能患病的种类很多,很多还有传染性,甚至属于人畜共患病,极有可能会传染给人,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到养殖户经济收益、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公共卫生,而他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些。
1.2 养殖观念落后
农村的很多家禽散养户的规模都不大,他们只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副业,所以不太重视家禽的养殖环境(很多家禽养殖地卫生条件特别差)和养殖方式。而且家禽养殖户遍布全国各地,涉及范围太广,数量大,再加上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缺乏,即使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也很难彻底改变现在的家禽散养状况。
1.3 农村的动物疾病防疫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据调查,由于乡下的防疫工作烦琐,而且待遇很差,所以专业的兽医大多数都不愿意去农村工作。所以,我国农村的动物疾病防疫员一般都是村里的土兽医,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兽医相关知识的培训,防疫知识欠缺;同时,他们工作态度散漫、缺乏防疫意识、没有责任心,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另外,村里禽类散养户的疫苗接种方式不规范。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家禽种类(鸡、鸭、鹅等)和养殖时间跨度,其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一旦操作失误,很可能会起不到接种疫苗的效果。
1.4 防疫团队管理较差
首先,相关管理部门(政府)没有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认清自己的责任,认为动物疾病防疫管理是兽医部门的事。其次,政府在经费上也没有给予养殖户补贴。最后,基层兽医管理缺乏科学、完善的体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很多养殖户不配合或抵制免疫。
2.1 合理应用防疫技术
随着家禽疾病种类的增加,防疫技术也在逐渐改善。所以,农村家禽散养户应该随时掌握新的防疫技术和手段,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家禽的疫情。防疫工作中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就是家禽疫情的监控,当发现家禽异样的时候,要及时施以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发生或继续传播。
2.2 做好家禽疫情的研究工作
为了将养殖的损失降到最低,就要对疫情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而用科学的手段控制疫情。疫情防治不是简单的注射疫苗,而是首先要找到疫情的根源,铲除根源,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其次是要尽快发现该病的传播途径,斩断传播途径,将疫情的扩散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目前,针对禽流感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病这两种疫情,已经存在有效的控制以及治疗的方法。
2.3 向养殖户及周边村民普及家禽防疫知识
当地相关的动物防疫部门要时常下乡向村民灌输家禽防疫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和报纸的形式,向全国人民普及家禽防疫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人们对家禽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4 加强农村防疫人员的管理
为了解决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就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将防疫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工作者身上。
2.5 制定免疫计划,成立防疫小组
农村散养户由于饲养的禽类数量少、种类多、年龄(日龄)复杂、抗体水平很难全面掌握,一般采取春秋突击防疫加平时补免的办法来保证动物免疫密度。防疫时建议成立动物防疫小组,由乡镇驻村人员、村分管干部、村级动物防疫员及1-2位辅助人员组成。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动物防疫是一种政府行为,从而增加防疫的力度;还可以有效地做好防疫的宣传、组织、实施和免疫记录等有关工作。
2.6 强化农村家禽防疫的人才建设
我国农村家禽防疫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的原因就是防疫人才的缺乏,所以,将防疫知识进行宣传和推广,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防疫工作中,可以以村镇为单位成立防疫站,并对防疫站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规范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开展防疫工作中,工作人员也应时刻向农户进行家禽防疫教育,提高农户的配合性。
2.7 改进农村家禽防疫工作的模式
目前,农村养殖户家禽防疫工作模式还比较落后,使防疫工作的效果受到了限制,所以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止误区的出现,就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养殖情况,建立更加科学、适用的家禽防疫模式,将实际工作任务分配细化到家禽防疫工作团队的每个成员身上,做到责任能落实到个人,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建立散养家禽的档案,将家禽的抗体水平、饲养时间、数量以及品种等关键信息都统计到档案中,可以更加有效地保存以上的信息,而且防疫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更加缜密的实施计划,从而提高防疫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存在很多的家禽散养户,而很多村民的疾病防疫意识较差,从而导致很多疫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给社会和村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我国广大的家禽散养户和防疫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要提高防疫意识,学习防疫知识,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能够准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郑德庚,李孔建,何伯枢.试析农村散养家禽防疫存在的误区与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6,(13):120-121.
[2]文玉涛.农村散养家禽防疫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6,(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