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政宏
(青海省湟中县种猪种鸡场,青海湟中 811601)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罗政宏
(青海省湟中县种猪种鸡场,青海湟中 811601)
仔猪腹泻的发生,降低仔猪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报酬率,降低仔猪免疫机能,很容易继发其他感染症,诊治不及时的话,将造成仔猪批量死亡。文章重点阐述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仔猪 腹泻 防治
生猪养殖产业中,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尤高,1周龄内仔猪最常见多发,为目前仔猪致死率高的重要诱因。
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厌食或不食、脱水,特别是以7日龄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仔猪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呕吐,随后迅速发生剧烈的水样腹泻,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粪便,有时含不消化的凝乳块;病猪消瘦、脱水及口渴,眼球下陷,被毛粗糙无光,少食或不食,频频怒责,排粪次数增多,行走摇晃。一般发病后2~5d因脱水衰竭而死亡,死前有明显的共济失调和口吐白沫现象。10~20日龄仔猪死亡率为30%左右,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为50%~70%,尤其是3日龄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随日龄的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
仔猪心肌柔软,轻度变性;支气管眼观不变化;肝脏的边缘有米粒大小坏死点;消化道呈卡他性胃肠炎,严重程度不一,有的胃内充满气体,胃底充血或出血;空场内充满气体;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切面周边出血;膀胱黏膜表面有针尖大的出血点。
就仔猪腹泻发生诱因,据传染性有否分析,有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
4.1 非传染性因素
非传染性腹泻,与饲喂管理不善,有着直接的关系。原因分析,如下:
母乳中有含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当仔猪初乳哺喂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其抗病能力,而诱发腹泻病的发生。怀孕期母猪管理不善,饲喂营养不全价,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同样可导致母猪营养代谢紊乱而诱发此病的发生。这样的母牛往往消瘦、虚弱,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生产的犊牛一般为弱畜,其所有的生理机能都很差,易发生腹泻或感染其他疾病。养殖环境不良,卫生条件差、不坚持消毒制度,温度过低、湿度较大、缺少阳光,通风不良、闷热拥挤等原因,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4.2 传染性因素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发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4.2.1 病毒性因素。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蓝耳病病毒、博卡病毒和Iiolu病毒等病毒感染仔猪后,可造成仔猪发生病毒性腹泻
4.2.2 细菌性因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等细菌可引起仔猪发生仔猪黄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这些病的主要症状都是腹泻.
4.2.3 寄生虫。仔猪感染球虫、兰氏线虫病后也会发生腹泻病.
仔猪腹泻病诱因复杂,科学防治此病,务必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注意改善仔猪饲喂管理条件,降低此病的感染概率。
5.1 改善猪场养殖环境
本着“防重于治”的理念,改善猪场养殖环境,严格猪场消毒管理,注意彻底清扫圈舍,改善舍内通风,处理与保暖的关系,确保舍内清洁、卫生、干燥。仔猪饲喂科学合理,做到定时、定量。加强喂料管理,禁止饲喂霉变料草。注意每日清扫猪粪,集中堆积猪粪,经无公害化处理,避免致病菌传播污染。注意定期清洁污道,降低舍内细菌、病毒的滋生传播感染。
5.2 加强母猪妊娠期管理
提前接种防疫疫苗,为科学防治此病的关键。母猪经产前免疫,做好猪瘟、高致病 蓝耳病、大肠杆菌病的防疫接种,能大大提升猪体抗体水平,而仔猪可经吮吸母乳,获得高母源抗体水平,降低此病的感染概率。
根据猪场养殖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通常情况下,产前20~25d,用猪病毒性腹泻二联苗,免疫1次;产前1d、7d,分别用大肠杆菌苗,接种防疫2次,能提升仔猪抗体水平。母猪待产前3d,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同样能降低分泌乳汁中致病菌源的含量,降低此病的感染。仔猪断奶前1周,用副伤寒和大肠杆菌疫苗,接种1次防控效果同样较好。
5.3 增强仔猪抗体水平
仔猪处于断奶期,受不良应激而诱发腹泻的可能性大增。作为腹泻疾病防控的关键期,断奶时务必降低应激反应。建议仔猪断奶料中,加适量的有机酸、抗菌肽、抗生素等等,早期预防性投喂,防病效果更好些。
5.4 注意加强药物治疗
针对仔猪腹泻 治疗,脱水症的缓解是重中之重。特殊情况下,建议用静脉输液。通过输液,能纠正酸中毒,增加血容量,维持酸碱平衡,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500~1000ml;5%碳酸氢钠,每次150~300ml,两者混合待溶,适用每天2~3次治疗。病危仔猪,配用10%氯化钾溶液,每次5~8ml,能大大提升疗效,有效治愈率达90%以上。同时,务必查明病因。经确诊腹泻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选择性注射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猪流行性腹泻病、传染性肠胃炎病、轮状病毒病等等疫苗,紧急接种防疫,防控效果更好些。
考虑到仔猪腹泻的危害性,认清此病诱因,根据病情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经上文分析病例,此病有非传染性腹泻,与饲喂管理不善相关。有传染性腹泻,与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相关。而考虑到此病较为复杂,科学防治此病,务必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注意改善仔猪饲喂管理条件,改善猪场养殖环境,加强母猪妊娠期管理,增强仔猪抗体水平,注意加强药物治疗,降低此病的感染概率。文中阐述的技术要点,旨在为降低此病的发病率献计献策,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1]刘春华,李凤银.浅谈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7(1):67-68.
[2]曹阳.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1):32-33.
[3]王燕.断奶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