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建玲
(墨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墨江 654800)
农村散养猪支原体性肺炎及综合防控措施
卫建玲
(墨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墨江 654800)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农村散养户猪群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患猪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喘气症状、咳嗽、腹式呼吸,体温及食欲变化不大而生长发育迟缓,多在天气变化、饲养管理方式改变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下诱发本病。通过多年诊疗实践和技术指导农户,经历和对本病的不断认识。对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诱发因素等有些了解,并积累了综合防治措施。
1.1 病猪和带菌猪引起的猪支原体肺炎
很多农户由于从外地进猪只时,未经严格检疫购入病猪和带菌猪,而这些病猪和带菌猪通过咳嗽、气喘和喷嚏排出病原体,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引起本病的暴发。仔猪可从患病的妊娠母猪感染,病猪在临诊症状消失后,可在相当长时间内不断排毒,感染健康猪。因此,买猪引种时未经隔离观察,很容易带进病猪和带菌猪引起本病流行。如不采取措施,很难彻底扑灭。
1.2 病猪与健康猪接触引起的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主要存在病肺组织中,病猪通过咳嗽、喘气和喷嚏时,随其分泌物排出体外,形成飞沫,被邻近健康猪吸入而传染,所以呼吸道为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当健康猪和病猪在同一圈内、同槽饲养时,最容易互相传染。尤其在猪舍通风不良,猪只拥挤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患病母猪通过哺乳的直接接触。也容易传给哺乳仔猪。
1.3 寄生虫引起的猪支原体肺炎
由于蛔虫的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感染都会加重致病作用,在农村养猪生产中一般呈慢性经过,很容易被忽视,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
2.1 急性型
多见于新疫区和新感染的猪群,病初精神不振,头下垂,站立一侧或趴伏在地,常突然发作,呼吸次数剧增,可达60~120次/min以上,呼吸困难,重者常呈犬坐姿势,腹式呼吸,并有喘鸣声,一般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也会发生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正常,少数升高,如有继发感染则可到40oC以上,食欲减退,日渐消瘦,常因窒息死亡。病程1-2周,病死率较高。
2.2 慢性型
急性不死的猪,可转为慢性,常见于疫区的猪,病猪长期干咳或湿咳,初期咳嗽少而轻,以后咳嗽逐渐加重,咳嗽时四肢叉开,站立不动,拱背,颈伸直,头下垂,用力咳嗽多次,声音粗粝,深沉、洪亮,严重时呈连续性的痉挛性咳嗽,甚至引起呕吐。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和腹式呼吸,气喘症状时轻时重,随饲养条件和气候变化而改变。病猪常流黏性或脓性鼻汁,食欲一般变化不大,体温正常,病期较长的小猪,身体消瘦和衰弱,生长发育停滞。病程可拖延2~3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以上。
2.3 隐性型
咳嗽和气喘症状不明显,仅在清晨或运动后偶尔出现咳嗽,全身状况无明显变化,以X光检查,可发现肺有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但在千家万户农村散养户中,无条件进行这样的检查。这种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仍能照常生长发育,多见于老疫区。
3.1 与猪流感区别
猪流感流行迅速,2~3d内可使全群发病。病猪体温升高到41oC以上,厌食,急性经过,病程短,约1周左右恢复,死亡率低,可从病肺中分离到猪流感病毒和嗜血杆菌。
3.2 与猪肺疫区别
猪肺疫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最急性病猪在24h内死亡。一般有体温升高和食欲减退等症状。剖检可见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肺炎变化。从病肺中可分离到巴氏杆菌。
3.3 与肺丝虫病及蛔虫病区别
肺丝虫病及蛔虫病均可引起咳嗽,在粪中均可检出虫卵,剖检时可发现虫体及支气管肺炎的变化。
4.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
保证猪只各阶段的合理营养,均衡的营养水平,避免饲料霉败变质。保持栏舍清洁、干燥通风,结合季节变换做好小环境的控制,掌握适宜的饲养密度,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3~7d后再转入保育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渡,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控制本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4.2 定期免疫接种,做好消毒工作
对成年种猪,用猪气喘病乳兔化弱毒冻干苗对进行免疫接种,后备种猪于配种前免疫接种1次,仔猪于7~15日龄免疫接种1次,对已感染的病猪,可腹腔注射接种猪气喘病兔化冻干苗。安全有效,保护率80%,免疫期8个月。疫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意注射疫苗前15d及注射疫苗后两个月内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同时,做好消毒工作,每天要及时清理粪便、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周坚持对圈舍进行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药有来苏儿、苛性钠等,多种化学消毒剂定期交替使用。
4.3 定期驱虫
用驱除胃肠内线虫和肺丝虫的药物:阿苯达唑(又名丙硫苯咪唑)、芬苯达唑(苯硫苯咪唑或硫苯咪唑)、左咪唑、伊维菌素等,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法与用量使用。因为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感染都会加重致病作用,在农村养猪生产中,一般呈慢性经过,不引起注意,容易被忽视。
4.4 发病后及时治疗
对发病的猪只进行药物治疗,可临床治愈,但不易根除。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剂饲喂,剂量为100g/t饲料,连用3~5d,重症可在饲料中同时添加10%支原泰妙和德利米先(盐酸多西环素)预混剂,连续饲喂1-2周,剂量分别为1kg/t饲料和0.5~1kg/t饲料;对于混合感染的猪群,还可以选用泰乐先锋(泰乐菌素和磺胺二甲嘧啶的混合制剂)混饮或混合治疗,连用3~5d,混饮剂量为100g药物加水200kg,混饲剂量为每100g药物拌料250kg,重症剂量加倍。在混饮或混饲治疗的同时,可肌肉注射10%氟苯尼考注射液,剂量为0.2ml/kg,每48h/次,连用2次;或肌注10%盐酸土霉素注射液,剂量为0.1~0.2ml/kg,1次/d,连用3d。对于发病严重的新生乳猪可于1、2日龄鼻腔喷雾丁胺卡那霉素,2日龄、9日龄、16日龄、23日龄鼻腔喷雾链霉素注射液。
猪支原体肺炎使猪生产性能下降,治疗费用增加,使养猪经济效益严重降低,有研究表明,患支原体肺炎的猪平均日增重下降3%~44%,饲料转化率下降4%~25%。对本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农村散养方式下净化本病是不可能的,因此防治支原体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疫苗免疫注射因成本高而一时难以推广普及,坚持“自繁自养”和敏感的抗生素如支原净、伐奈普林实行预防性或策略性投药是一条可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