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肿瘤患者的睡眠护理

2017-01-16 04:07:38方丹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病房障碍疼痛

方丹萍

(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四病房,辽宁 大连 116000)

浅谈肿瘤患者的睡眠护理

方丹萍

(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四病房,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 肿瘤患者的睡眠障碍和哪些因素有关;了解肿瘤患者睡眠的重要性;解决肿瘤患者的睡眠相关问题,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数据库,系统分析近年来相关的临床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出护理研究进展。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药物及认知行为干预、健康指导、中医特色疗法等,改善肿瘤患者的睡眠相关问题。结论 全方位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睡眠质量。

睡眠;肿瘤患者;睡眠障碍

睡眠即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睡眠是维持健康和正常功能必需的生理行为。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肿瘤相关睡眠障碍是指在肿瘤患者身上发生的睡眠紊乱,睡眠问题在部分患者中可转为慢性,并在肿瘤治疗后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存在。文献报道,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发生率18%~95%。造成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与肿瘤本身生长、伴随症状、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躯体不适、患者心理因素及医源性环境等有关。

早期睡眠障碍可以作为一种心理反应。当得知患有肿瘤后,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愤怒、抑郁、紧张、否认、恐惧、侥幸、吓倒,发生食欲和睡眠障碍、体质量下降等属于正常心理压力反应;部分患者可表现较持久的焦虑、抑郁、激动、情绪不稳、记忆障碍等症状。肿瘤给患者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睡眠质量,导致机体抗病能力的下降。①病情加重。这往往是引起肿瘤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②对新的环境不能很快适应,会引起入睡困难。病房中夜班医护人员工作的杂音,周围患者起居的响动和痛苦的呻吟都可能影响正常的睡眠。③癌性疼痛疼痛。据报道,55%~57%的疼痛患者存在中度至重度的睡眠障碍,且常在疼痛后发生;疼痛严重者睡眠障碍的程度也更严重,睡眠药物的应用也更加普遍。④癌因性疲乏。因癌症或癌症治疗扰乱机体正常功能的、持久的、主观的疲乏感,是癌症患者重要的伴随症状之一。研究表明,主诉疲乏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主诉疲乏者。⑤其他由肿瘤引起的伴随症状,包括消化系统肿瘤所致腹胀、恶心、呕吐等;肺癌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等均可影响肿瘤患者的睡眠质量。

1 影响因素

睡眠障碍主要影响因素是:身体不适、担心疾病、经济负担、疼痛、生活习惯及环境改变、噪声等。需要配合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环境干预、人性化护理关照、相关物理疗法等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分析导致其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加强恶性肿瘤患者的睡眠护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2 护 理

2.1 住院环境护理干预:一个熟悉、清静、温暖、空气流通的环境有利于患者入睡,睡觉的环境应尽量避免声音、强光等的干扰,医护人员夜间工作时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窗轻、操作轻),同时避免水管的流水声。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舒适,温度的适宜,病房环境清洁整齐、无异味;床铺干燥及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是良好睡眠不可缺少的条件,注意室温,通风透气,保持室内温度20~24 ℃,湿度要求50%~60%,注意睡向,头北脚南,枕头应柔软,高度适中(成人10~15 cm)。病室安静、隔音,减少互相干扰,加强健康宣教,劝离多余的家属;对新入院患者,要热情接待、主动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护人员及同病房其他的病友,以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危重且安置了心电监护仪的患者在有条件时应入住单间病房,无条件时应用屏风遮挡,以利于休息,同时又不打扰其他患者的休息;死亡患者应尽早争取家属的同意,及时送往殡仪馆,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的恶性刺激。

2.2 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如按摩、松弛术、转移法等。加强夜班护士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集中治疗和护理,尽量把干预性的操作安排在患者清醒的时间做;患者入睡前,进行必要的洗漱、协助排泄、建立舒适的体位、给予必要的垫置;需定时更换体位的患者,应事先告诉患者,并轻轻叫醒,在患者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动作应尽量轻柔,以减少对患者和同病房其他患者睡眠的干扰;对危重患者及时添加液体,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拉起床档保证安全,防止患者产生不必要的顾虑。夜间疼痛往往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因素。积极防治不能耐受的疼痛或不适,根据疼痛的原因、部位和性质,采用多种镇痛方法,如镇静药、止痛药、针灸等缓解或消除疼痛,使患者趋于平静,很快入睡。

2.3 健康饮食指导:化疗是常出现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咳嗽、咯痰、呕吐、气促、心慌、尿频、腹泻等)以及骨髓抑制等,应嘱患者进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清淡饮食,同时鼓励其多饮水和豆汁,以碱化尿液避免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对以上影响睡眠的各种症状应及时作对症处理。

2.4 康复护理指导:根据治疗制定康复计划合理安排,患者睡前不要吃刺激性食物,用热水洗脸、洗脚按时上床睡觉,尽量避免使用安眠药物。对安眠药有依赖性的患者,可使用暗示法或给予安慰剂,使其逐渐摆脱药物,恢复正常的睡眠状态。并调整作息时间,建立能适合于疾病治疗及康复的生活规律,早晨按时起床,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坚持午睡,但应避免时间过长,白天不宜卧床过久,避免似睡非睡的昏蒙状态,晚上按时睡觉。

2.5 音乐疗法干预:音乐疗法是促进睡眠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音乐可以改善人的大脑皮质及边缘系统的网状结构功能,从而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使内啡呔分泌增加,儿茶酚胺水平降低,达到镇静、镇痛、缓解焦虑抑郁的作用。音乐放松训练可以减轻肿瘤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睡眠。

3 治 疗

3.1 中医特色治疗

3.1.1 内服中药:酸枣仁粉。①性味:甘,平。②归经:心经;脾经;肝经;胆经。③功能:宁心安神;养肝;敛汗。④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酸枣仁养肝,宁心,敛汗。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用于阴血不足,心悸怔忪,失眠健忘,体虚多汗之症,于每日睡前1 h左右口服,每次10~15 g,可以起到良好的促睡眠作用。

3.1.2 特色技术:安神散外敷。①安神散(人参健脾丸加减)组成:黄芪,白术,党参,当归,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夜交藤等研磨成粉调配成膏剂敷于相应腧穴上通过。②调配方法:取安神散10 g加20 g蜂蜜,按1∶2的比例配制成膏剂。③取穴:双内关,双神门,双三阴交,神阙。④操作方法:每日晚睡前嘱患者取舒适体位,取穴,将安神散敷于相应穴位上保持6~8 h,如果想增强疗效贴敷后可以用指肚按摩局部腧穴。

3.1.3 穴位按摩:四神聪,安眠,翳明。①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②安眠:翳风与风池穴连线之中点。③翳明:翳风穴后一寸。此8个穴位皆为经外奇穴,皆可治疗失眠,其分布于头颈部,取穴简单,操作方便,每日睡前每穴按摩5 min,能够达到很好的促睡眠效果。

3.1.4 耳穴压豆:神门,皮质下,肾,心。神门:在三角窝的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前。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肾: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直上方。心:在耳甲腔中心凹陷处。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当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剌激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每次按揉1~2 min,每日按3~5次,隔1~3 d换1次。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特定穴位出现局部反应,可用作诊断疾病的参考或防治疾病。上述4穴皆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诸症,相配合上用能够达到一定的疗效。

总之,睡眠对于肿瘤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身患肿瘤的患者可能无法安稳睡眠,但是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恢复良好的睡眠,从而摆脱病魔困扰。可见经过积极的治疗、护士的精心护理和肿瘤患者的配合及家人的支持,睡好觉,睡踏实觉,对患者恢复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失眠症《内经》中称之为“目不瞑”、“不得卧”,《伤寒论》记为“不得眠”,在《难经》中则称为“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以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则彻夜不寐为主要症状。历代各医家对其原因及病因多有论述多责之五脏阴阳盛衰及气血失调。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其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患者自身及其家属的重视,而睡眠是与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肿瘤患者的睡眠相关问题就成了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R473.73

A

1671-8194(2017)13-0251-02

猜你喜欢
病房障碍疼痛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疼痛不简单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海峡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3
跨越障碍
便宜的病房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