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

2017-01-16 02:12: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8期
关键词:内科我院护士

高 岩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呼吸内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

高 岩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目的 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实施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期间来呼吸内科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A组,随机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定为B组。结果 A组呼吸内科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4.67%明显低于B组18.67%,(P<0.05)。结论 重视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成效更为明显,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对策

我院呼吸内科近年来重视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并且采取了相应的风险对策,效果相对较好,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实施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期间来呼吸内科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A组,随机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定为B组。在A组,有76例患者性别为男性,占50.67%,有74例患者性别为女性,占49.33%,患者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53.2±1.14)岁。在B组,有75例患者性别为男性,占50.00%,有75例患者性别为女性,占50.00%,患者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53.3±0.9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2.1.1 意外发生的事件:①摔倒。在呼吸内科,患者大部分是年纪大的人,他们的身体整体情况很差,看东西会比较浑浊,应激能力较低[1],然后在病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如扩展血管的药物、降血糖的药物等会很容易导致患者摔倒,造成意外情况。②从床上掉下来。患有肺性脑病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心情激动的情况,患有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痴呆,这些患者特别容易从床上掉下来。③窒息咳痰困难、误吸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窒息的状况;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吞咽功能受损,吃饭的时候容易呛着,也很容易发生窒息的情况。④管道脱落。胸部积液的患者,经常使用封闭式胸腔引流的治疗方法,如果管道固定的不稳定,或是活动牵拉,容易造成管道脱落的状况。

1.2.1.2 治疗、护理程序操作过程不规范:①氧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氧疗过程中,吸进去的氧气,如果浓度太高、或是吸氧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发生氧中毒;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会发生CO2滞留,造成呼吸衰竭;有的患者吸氧感觉不舒服,会自己拔掉氧气管,达不到氧疗预期的效果。②吸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病情测评不合理、一次吸痰时间太长、两次吸痰中间间隔时间过短,都容易加重低氧血症的病情,造成意外。

1.2.1.3 护理人员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①自身能力不够。现在的护士虽然接受了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但是在实际操作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缺乏专业的培训,应急能力不行,这些都影响到急救的效果。②工作时,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不谨慎。不能详细地观察患者的情况,不能发现患者的发病隐患,早期预防不及时、相关制度操作不到位,进而致使患者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

1.2.1.4 护理日常管理工作的不足:①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日常监管只看重业绩,不重视细节;紧急情况应对措施不合理,相关制度力度不够,造成护理风险。②护士配备和岗位要求不符。护士的配置,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护士缺乏,但是工作强度的不断加大,患者要求的不断增加,让护士们筋疲力尽,保证不了护理的质量。相关监管机制不全,落实力度不够,造成护理不足。

1.2.2 护理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1.2.2.1 应对意外事件:①评估患者情况,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对容易出现意外的患者,要设置警示牌,及时和家属沟通,让他们努力配合,专人照顾;护士交班特别叮嘱,提升护理级别,易摔倒的患者要卧床,走动时要有家人协助;容易从床上掉下来的患者,要加强保护,如使用床护栏等;容易发生窒息状况的患者,务必配置吸引器,有需要也可直接住在抢救室;吞咽不方便的患者,务必进食流食,患者进食时半躺着或者坐着;各种引流的管道务必处理妥当,保证引流顺畅。②健全紧急情况应急措施。护理人员要熟悉掌握,组织护理人员演习,不断提升护士解决应急情况的综合水平。

1.2.2.2 护理操作要规范:①氧疗。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医嘱到位、彻底,吸氧时间、氧气浓度等要严格要求,严密观察氧疗过程,预防突发事件;把一些基础常识告知患者,让他们积极配合。②熟知吸痰流程。大人负压要保持在40~53 kPa;小儿保持在40 kPa以下,无负压时插管,动作要轻;吸一次,时间不能超过15 s,中间间隔3 min以上,吸痰时,合理增加氧气量。严密检测病情。

1.2.2.3 护士素质、责任心要努力提升:①提升护士的素质,支持他们多参与相关各项培训、教育,提供接触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采取多渠道重点培养年轻的护士,及时观察他们的工作状态,评估他们的业务能力。②提升护士的工作责任心,要求护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详细执行,要有谨慎的工作态度,不可玩忽职守。

1.2.2.4 科学配置人员、加大安全护理监管力度:①科学配置人员。护士长要根据护理队伍的实际学历情况,科学分配,降低工作负荷;改善工作模式,责任落实到个人,排班人性化。②加强安全护理监管的力度。成立呼吸内科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制定相关的标准,把呼吸内科护理注意事项、操作流程装订成本,护士要熟知,组成安全监管小组,全员参与到监管的过程中来,加大监管力度,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合理地改正。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护理期间,A组中,有3例患者滑到,占2.00%;有4例伴随院内感染,占2.67%。

B组中,有6例患者滑到,占4.00%;有4例患者坠床,占2.67%;有18例伴随院内感染,占12.00%。

A组呼吸内科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4.67%明显低于B组18.67%(P<0.05)。

3 讨 论

伴随着不断转变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日趋完善和规范,有着更为广泛的服务范围,因而也更加彰显了安全护理的重要意义,因为其和患者的生命密不可分,一点疏忽就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2]。因而,就护理工作者而言,需要重视安全隐患的及时分析并且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使得患者的安全和效益得以保障。

就呼吸内科而言,老年患者居多,且他们的病情大都较为复杂和反复,同时,他们的体质也相对较弱,如果护理工作伴随疏忽,很可能引发严重后果[3]。因而应该重视分析呼吸内科在护理过程中伴随的安全隐患并且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将这些隐患控制于零状态[4]。

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呼吸内科实施了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积极分析本科在护理过程中伴随的各项安全隐患,并且从应对意外事件、护理操作、护士素质、人员配置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发现,和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未采用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期间相比,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大大降低,可见,积极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合理对策,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重视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成效更为明显,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1] 郑晓芳.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736-1737.

[2] 刘洪丽.降低普通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措施[J].现代养生,2016 (6):278.

[3] 金珠凤.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84-85.

[4] 赵杨秋.呼吸内科无创呼吸机使用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2-93.

R473.5

B

1671-8194(2017)18-0278-02

猜你喜欢
内科我院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