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2017-01-16 02:12:55蔡春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8期
关键词:普外科外伤腹部

蔡春晖

(吉林省梅河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普外科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蔡春晖

(吉林省梅河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梅河口 135000)

目的 探讨普外科急诊来院腹外伤的患者抢救与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50例腹外伤患者护士配合及时抢救以及手术治疗后进行精心护理的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士抢救技术熟练,护理得当,医护患沟通良好,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8%,护理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腹外伤患者病情危急,护士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的抢救手段能够配合临床医师进行尽快的抢救,为患者迅速实施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手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人性化护理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腹外伤;护理

普外科中以腹外伤是常见急腹症,病情重且危急,患者来院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外出血和内出血,常常出现休克及低氧血症,需要护士能密切配合医师作好抢救和术前准备工作,迅速抽血配血纠正休克,争取尽快手术,减少患者病死率,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尽快康复的关键。急性腹部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病概率[1],现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50例急性腹外伤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14~67岁,平均41.5岁,其中锐器伤22例,车祸撞击伤、高空坠落、挤压伤、钝器伤等闭合性损伤28例,除腹部伤伴有其他复合性伤者17例,入院失血性休克患者19例,8例患者血压为0,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未回普外病区,直接从手术室入重症监护病区,2 d后死亡。

2 护 理

2.1 急诊急救:腹部外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失血性休克[2],护士在患者来院后应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选用18~22号留置针建立二条通道以便静脉给药和快速输血,穿刺部位尽量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上肢静脉,腹腔内有大量积血后腹压较高,下肢静脉离心脏远,部分输液可在回心途中影响输液速度或经破裂的血管流失,降低了实际补液量,严重的复合腹部创伤不易穿刺也可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穿刺,护士迅速准确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的关键,也是护士技术水平的体现。应在积极抢救的同时争取尽早手术以降低病死率[3]。

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静脉穿刺时一般血管条件相对不好,休克越重表现的越明显,主要是由于血容量减少导致有效循环量下降,引起微循环障碍[4]。所以,当失血性休克患者来院后,我们不用硬直针去破坏血管穿刺,抽血使用静脉留置针,然后直接接上静脉输液管路,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提高工作效率,为抢救成功赢得宝贵的时间。

2.2 病情观察:病情观察是普外急腹症的重点观察内容,手术前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以及外出血量,意识清醒患者要主动安慰巡视,安慰患者的同时要倾听患者的主诉,尤其是腹腔内出血患者,外部没有出血,无法从直观去计算出血量,只能去评估患者,对病情作出判断,若检查患者持续性腹痛,伴有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等表现,护理上要在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的同时加强监护,积极输血/输液等抢救,严防患者突发意外和有其他复合伤出现.复合伤如车祸患者注意给患者导尿、胃肠减压时观察是否有其他受伤部位表现。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早期诊断、规范化的抢救程序、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措施、严密的监护观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5]。

手术后患者回病房后,护士的观察非常重要,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抢救设备的使用,注意患者各种引流管路如腹腔引流、导尿管、胃肠减压管的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动态信息,给患者细心的生活护理,四肢注意保温,注意身体四肢活动,避免压疮发生。注意切口敷料的有无渗出,以防腹部损伤部位再次急性弥漫性伤口出血,本组有1例患者手术后4 h后有新的出血从返回手术室,二次进行手术治疗。护士的细心观察避免了在抢救过程中再次出血和漏诊等现象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手术后切口感染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延迟愈合和裂开[6]。我们护理上每天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敷料的情况,如发现切口敷料污染及渗出液多要及时报告医师,随时给予更换,避免污染切口,换药时使用0.5%的碘伏和抗菌药冲洗能有效阻止污染菌在伤口的生长和繁殖,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发生。

2.3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工作也是现阶段护理工作的重点,患者受伤前常见不良心理反应主要包括紧张、恐惧、焦虑、怀疑等[7],一般以紧张恐惧心理居多,护士要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安慰鼓励患者,给患者信心,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一定能够帮助患者转危为安,尽量配合医护人员的叮嘱,为配合我们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伤害首先表现的是惊恐、紧张,护士要多给患者传达良性的积极信息,关心安慰鼓励患者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对待患者和家属焦虑和烦躁不理解的心理状态要耐心讲解,告知我们工作等待的原因和必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抢救治疗。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主要是让患者感到护理的温暖,体现人性化护理工作对尽快恢复健康的重要,对治疗中的患者加强舒适护理,以“关爱生命,尊重患者”为主要护理理念,提倡爱伤原则,定时给手术后初期患者翻身预防褥疮发生,及时吸痰、拍背以减少坠积性肺炎发生。注意向患者介绍康复中的有关知识和促进康复的积极行为,人性化服务要求护士言谈举止文雅、端庄,不要嫌弃患者,鼓励患者家属参与细心照顾,积极陪伴,护士的良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3 结 果

护士在抢救过程中沉着冷静、技术熟练,静脉留置针穿刺100%,护理操作得当,护理无差错事故发生。本组统计患者49例抢救成功,康复出院。1例患者复合伤手术后入重症监护病区,术后2 d抢救无效死亡。50例患者抢救过程中医护患沟通良好,患者身心护理得当,气氛和谐,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8%。

4 结 论

腹外伤患者病情危急,护士不但要有良好的技术水平,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对病情复杂多变的外伤抢救中,护士要做到忙而不乱,沉着冷静,熟练的应用各种抢救设备,静脉穿刺准确及时,尽快为患者抽血、配血、输血,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和主诉不适,发现异常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医师,为抢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护理过程中,加强基础护理和人性化服务,使用留置针穿刺可避免反复多次操作,同时减轻穿刺对患者的痛苦,减少感染的机会,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和赢得宝贵抢救时间。每天检查腹部伤口敷料和各种管道的颜色、性质和量,保证畅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防止静脉炎、褥疮和肺部、泌尿系等感染发生。护士还应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护士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尽量使用通俗一点的语言,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到位,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尽快恢复。

普外科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过程中,护士高超的护理技术和熟练的抢救手段,能够为患者迅速实施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手术后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有利于发现生命体征变化问题,增加护理安全性,保证了患者平稳度过安全期,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同时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心理得到安慰满足,减少护患之间矛盾,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1] 孙红蕾.109例急性腹部外伤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4,27(1): 582-583.

[2] 魏波,肖忠承,黄健,等.腹部外伤84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32):58-59.

[3] 万玛侃卓,欧建,王小玲,等.基层医院腹部外伤及闭合损伤87例诊治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1):31-32.

[4]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6.

[5] 吴妙桓,郭剑虹.闭合性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340-341.

[6] 郭志晨,叶竹梅,黄樟生,等.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61-762.

[7] 林秀红,张茜,张小莉,等.腹部外伤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8):85.

R473.6

B

1671-8194(2017)18-0222-02

猜你喜欢
普外科外伤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2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