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微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三科,辽宁 沈阳 110024)
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孙 微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三科,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 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本院80例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有添加了优质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对肢体术后肿胀情况康复效果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肢体消肿平均时间分别是观察组(4.12±1.28)d,对照组是(6.45±2.71)d;观察组患者恢复率达到87.5%,对照组患者恢复率达到5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取的了显著的效果。
优质护理;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康复效果
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后,通常患者会出现肢体肿胀、伤口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其中,发生肢体的肿胀是最多,这种现象既影响了肢体局部发生疼痛,又会引起患者出现动脉供血与静脉回流的情况,影响了患者康复,严重的还会引发静脉血栓与骨筋膜室综合征。所以,优质的护理工作,可以减少患者的愈合,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了本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入院治疗四肢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了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有2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在19~66岁,平均年龄(37.5±2.2)岁;肿胀程度:15例属于一级,18例属于二级,7例属于三级。对照组患者有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在22~68岁,平均年龄(35.4±2.0)岁;肿胀程度:9例属于一级,17例属于二级,14例属于三级。对照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胀程度等相关的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腿部骨折的患者采取将肢体抬高20°~30°的位置,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患者服用抗炎、消肿、止痛、抗渗等药物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优质的护理工作。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术前宣教: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的普及活动,例如:深呼吸、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将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的原因、影响、症状、预防等相关的知识讲解给患者与家属,并指导患者与家属正确的看待肿胀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②手术切口护理:患者做完手术后,要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处理,预防伤口被绷带碰触,减轻患者的疼痛。仔细观察患者术后的变化情况,当麻药时间过后,患者会发生剧烈的疼痛感时,对患者做出及时的调整处理。让患者家属对伤口进行辅助性的护理,如每隔1 h,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冰敷,时间是30 min。③疼痛护理:患者做完手术以后,在伤口还没有恢复的时候,有时会出现疼痛感。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抚工作,使用轻柔的话语,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术后的疏导工作,转移患者伤口疼痛的注意力,并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冰敷等的处理,缓解肢体的肿胀情况。如果患者疼痛感严重的时候,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的给患者服用止疼药物。④功能训练护理:在患者术后1周时,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的训练。可以指导患者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肢体恢复训练,帮助肌肉收缩,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患者身体好转以后,可建议患者下床进行活动,训练患者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肢体的肿胀情况。在帮助患者进行活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好训练的强度、量与时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的现象,如有不适的现象,要及时上床休息,预防发生二次损伤。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肢体肿胀程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记录好观察的数据信息。
1.4 评价指标:对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分为三个等级,通过优质的护理,患者只有轻微的肿胀情况,肢体皮肤的颜色正常设置为一级;肿胀情况比较严重,肢体皮肤出现了红色的设置为二级;肢体皮肤有明显的红肿状况,或是出现了水泡,设置为三级。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计算机软件对临床取的了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肢体的消肿时间: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对比,观察组患者肢体消肿的平均时间是(4.12±1.28)d,对照组患者肢体消肿的平均时间是(6.45±2.71)d,两组患者消肿时间进行了有效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5,P<0.05)。
2.2 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对两组患者做出有效的护理以后,得出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的有35例,占87.5%。对照组患者恢复正常的有21例,占52.5%。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肢发生骨折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肢体肿胀情况,对患病肢体上的静脉回流和动脉供血等造成严重的影响[1-3],加深了患者的病患处的疼痛感,严重的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因此,要加强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优质护理工作,保证骨折患者术后能够快速消肿,减少患者康复的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这次观察活动中,优质的护理要对观察组患者在术前进行了有效的宣教活动,通过临床观察与护理,很多的患者对肢体的肿胀、危害等常识了解甚少,需要大力的宣传、宣教相关的知识。指导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的发生,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讲解手术的相关事宜与注意事项,告诫患者禁食禁水的时间,患者必须戒烟戒酒,做好备皮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术前的相关指导工作。对对照组的患者没有进行术前的宣教活动,因此,患者出现了恐惧与焦躁的情况,影响了患者消肿的速度。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伤口部位的冰敷,缓解了肢体的肿胀与出血现象。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训练,促进了肢体的血液循环,加强了肢体肌肉功能的练习,加速了患者肢体淋巴与静脉回流,缓解了肢体的肿胀情况[4-5]。通过临床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康复效果明,而且效果的差异性非常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质的护理工作极大了缓解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应在临床上大量的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肢体肿胀恢复的过程中,使用了优质的护理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得出了显著了康复效果。对患者术后进行肿胀的护理,帮助患者肢体恢复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命体征,缩短了恢复的时间,增强了手术的质量,加快了手术伤口的愈合速度。因此,优质的护理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1] 钱立莲,刘春晖,张娟,等.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6):4027-4029.
[2] 陆文珍.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4):125-127.
[3] 罗达兰.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74-175.
[4] 朱红梅.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0):56-58.
[5] 黄惠珠.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0):112-113.
R473.6
B
1671-8194(2017)18-0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