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管囊肿的MRI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

2017-01-16 02:12:55国云波刘子钰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8期
关键词:辽阳中心医院胆总管

国云波 荣 阳 刘子钰 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先天性胆管囊肿的MRI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

国云波1荣 阳2刘子钰1荣根满3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研究分析MRI+MRCP的影像学特点,探讨胆管囊肿的形成机制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均行MRI+MRCP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型18例,2型和3型各2例,4型8例。MRI显示肝内外胆管呈单发或多发囊状或梭形扩张,呈水样异常信号,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MRCP明确显示与胆管树相通。手术病理:4例十二指肠壶腹发育较小伴炎性细胞浸润,4例合并肝硬化。结论 MRI+MRCP能明确显示胆管囊肿的大小、形态及其胆管树的关系,是安全、有效、较特异的诊断方法。

胆管囊肿;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管囊肿是非常少见的先天性胆管系统疾病,尤以远侧胆总管囊柱扩张为特点[1-2]。临床上以腹痛、腹部包块、黄疸为三主症,部分或完全胆管或胰管阻塞可引起胆汁淤滞、胆管炎、急慢性胆囊炎或胰腺炎。以往对其诊断主要靠US、CT、ERCP、PTC及核素扫描,近来随着EUS、CT胆管造影、MRI+MRCP的应用,发现和报告增多。本院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30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施以手术和病理证实,均经MRI+MRCP诊断,本组重点就其MRI+MRCP的影像学特点和胆管囊肿的形成机制加以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1.5~39岁,平均年龄13.8岁,上腹部触及包块12例,上腹痛伴不适14例,黄疸18例,黄疸指数40~260 U,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均行US检查,10例行CT检查,8例行上消化道造影。

1.2 方法:MR机采用PHILIPS GYROSCAN T5-NT0.5T,SE:TR/TE 563/15,2200/100,层厚10 mm,MRCP(MR胰胆管成像):TSE:TR/TE 1800/700,层厚350 mm及TOMIKON BMT1100型0.282T,SE:TR/TE607/34 2255/34,层厚10 mm,MRCP:RARE:18702/34,层厚:350~400 mm。选择轴位,部分采用冠状位和矢状位。

2 结 果

单纯胆总管囊性扩张18例,其中胆总管球形扩张10例,6例仅限于胆总管一部分,最大者直径约10 cm,最小者直径约2.0 cm,壁光滑,轮廓清楚,呈水样异常信号,T1WI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均匀高信号,MRCP见囊性扩张胆管与胆管树相通;胆总管梭形扩张8例,最大横径约5.0 cm,均涉及胆总管和部分肝总管,呈水样异常信号,MRCP见与胆管树相通,其中2例合并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穿孔,做上消化道造影(用38%泛影葡胺 250 mL)偶然发现胆管囊肿后行 MRI+ MRCP 检查。肝内外多发胆管囊肿8例,肝外胆管囊状扩张4例,梭形或柱状扩张4例,肝内胆管主要为近肝门处多发囊状、柱状扩张,呈水样异常信号,MRCP所见胆管树呈多发大小不等囊柱状改变。胆总管憩室和十二指肠内胆总管囊肿各2例,前者轴位MRI见胆总管水平一近圆形水样异常信号与胆总管并行,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大小约为4.0 cm×3.0 cm×2.0 cm,MRCP见异常信号与胆总管相通,位于胆囊下方,胆总管不宽。后者MIU显示于胆总管末端见一直径约为2.0 cm大小的近圆形水样异常信号,MRCP显示与胆总管相通,位于十二指肠壶腹内。另外,合并胆结石6例(结合CT),合并胆囊炎10例,其中急性发作4例,胆囊缩小4例。合并肝硬化4例,均为女性,年龄偏大,别为20~28岁,属肝内外胆管囊肿。4例手术探查及病理发现十二指肠壶腹发育较小,合并炎性细胞浸润。

3 讨 论

3.1 先天性胆管囊肿分型和发生机制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按Todani分型法分为5型。1型:胆总管全部囊状扩张(1A),胆总管部分囊状扩张(1B)胆总管梭形扩张(1C),1型最多,占80%~90%;2型:胆总管单发憩室,胆总管正常,囊肿偏于一侧,少见占2%;3型:胆总管下端在十二指肠壁内扩张并突入肠腔,少见占1.4%~5%;4型:肝内外多发囊肿(4A)和单纯肝外多发囊肿(4B),占19%;5型:单发或多发肝内胆管囊肿,后者称caroli氏病。本组1型18例占60%,其中1A6例,1B4例,1C8例,2型和3型各2例,4型8例约占26%,与文献报道相近。对于先天性胆管囊肿形成机制,主要有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胆管壁薄弱学说和胆总管黏膜内梗阻性充气是壶腹炎症的结果学说。两种学说的解剖学存在已经被报道,首先,胆管和胰管直接汇人胆总管囊肿,而胆总管囊肿排空是通过自己的孔道进入十二指肠;第二种情况,十二指肠近端的胆总管囊肿直接引流人十二指肠壶腹,而十二指肠壶腹可能是发育较小并使胆汁容易滞留形成囊肿。本组4例病理见壶腹发育较小,伴炎性细胞浸润,支持后一学说[3-6]。

3.2 先天性胆管囊肿MRI+MRCP的影像特征及与其他影像方法的比较:MRI+MRCP对于评价先天性胆管树异常和胆管扩张是安全的和很有效诊断方法,尽管MRCP的空间分辨率不如ERCP高,MRCP对大量良恶性胆管疾病样本的诊断,被认为与ERCP是相等的,MBI+MRCP多平面成像能充分显示胆管囊肿与胆管树的关系,清楚了解其周围结构和器官情况。本组30例,MRI+MRCP均明确诊断和分型,胆管囊肿呈水样异常信号,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周壁光滑,轮廓清楚,明确显示与胆管树相通,并可见4例合并肝硬化。ERCP和PTC是有创的侵袭性检查,有禁忌证,而CT扫描对于十二指肠胰腺区囊性肿块,一般需要口服对比剂和CT增强,后者可引起过敏反应,有一定危险性,只有轴位扫描,冠状或矢状图像需要重建或三维成像,况且与胰头假性囊肿、囊腺瘤、十二指肠较大憩室、十二指肠重复囊肿不容易鉴别。至于US,对于鉴别胆管囊肿无特异性,EUS较准确,但也为侵袭性检查,而且早期黄疸患者不宜采用,而放射性核素检查对于较小胆管囊肿容易遗漏。另外,本组6例合并胆结石,10例合并胆囊炎,但MRI+MRCP显示不充分,胆结石CT和US显示较特异,胆囊炎US及临床证实较佳,而胆管囊肿合并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的报道较多,胆管囊肿癌变也有报道,但相当罕见[7]。

[1] 龙洋,江三山,苏华.先天性胆管囊肿的MRI诊断价值与影像学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2):99-100.

[2] 隋邦森,吴恩惠.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20-230.

[3] 苏中柱,荣阳,荣根满.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现代诊断与十二指肠镜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9):160-161.

[4] 杨琨,荣阳,荣根满.组织细胞来源的标志物在胆囊胆固醇息肉中的表达[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5):165-166.

[5] 周军,荣阳,陈婷婷,等.彩超对胰腺癌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1):57-58.

[6] 高之柱.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03-609.

[7] 沈卫红,荣阳.肝血管瘤CT误诊分析与影像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10-111.

R575.7

B

1671-8194(2017)18-0126-02

猜你喜欢
辽阳中心医院胆总管
达州市中心医院
辽阳雷锋纪念馆
宁城县中心医院:改善服务,把患者放在心上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