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立华 张红艳
(辽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闫立华 张红艳
(辽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86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通过病理检验进行确诊,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 在86例乳腺疾病患者中,经病理诊断良性肿块51例,恶性肿块16例,非肿瘤19例,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良性肿块53例,恶性肿块14例,非肿瘤19例,诊断准确率为97.67%(84/86)。在53例良性肿块中,其中乳腺纤维腺瘤10例(占18.87%),乳腺脂肪瘤15例(占28.30%),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占16.98%),乳腺囊肿19例(占35.85%)。在16例恶性肿块中,其中浸润型导管癌6例(占37.50%),髓样癌4例(占25.00%),导管原位癌6例(占37.50%)。在良性肿块中,以乳腺脂肪瘤及乳腺囊肿的发生率最高,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恶性肿块中主要以浸润型导管癌及导管原位癌为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检查诊断率高,且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疾病;检查;诊断准确率
乳腺疾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乳腺超声检查作为健康体检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能有效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还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1-3]。为保证乳腺疾病检查的准确率,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86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86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有肿块,且排除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及血液类疾病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8.63±4.2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5.12±1.37)年,其中疼痛性肿块62例,无痛性肿块24例,左侧41例,右侧45例,乳头溢液4例,乳头内陷2例,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飞利浦IU22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两侧乳房及腋窝,双臂上举,选用高频浅表探头,涂抹耦合剂后接触皮肤,调节探头频率7~10 MHz,以乳头为中心,从乳腺外上象限至乳腺外下象限,再到乳晕区进行扫查,主要对其病灶组织的横切、纵切及斜切进行扫查,观察乳腺肿块组织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包膜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血流信号,同时还需扫查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情况,观察是否有肿大等症,最后由2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影像学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86例乳腺疾病患者中,经病理诊断良性肿块51例,恶性肿块16例,非肿瘤19例,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良性肿块53例,恶性肿块14例,非肿瘤19例,诊断准确率为97.67%(84/86)。在53例良性肿块中,其中乳腺纤维腺瘤10例(占18.87%),乳腺脂肪瘤15例(占28.30%),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占16.98%),乳腺囊肿19例(占35.85%)。在16例恶性肿块中,其中浸润型导管癌6例(占37.50%),髓样癌4例(占25.00%),导管原位癌6例(占37.50%)。在良性肿块中,以乳腺脂肪瘤及乳腺囊肿的发生率最高,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恶性肿块中主要以浸润型导管癌及导管原位癌为主。
随着乳腺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长,乳腺超声检查已深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高度重视,通过肿块组织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结合多普勒参数可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超声检查可清晰的观察到病灶形态、纵横比、内部回声、钙化情况、肿块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4]。在本研究中,诊断出乳腺脂肪瘤15例,其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整,肿块直径2~3 cm,边界清晰,内部高回声,内部无血流信号,光点均匀,而位于腺叶间的脂肪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可见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光点不均匀。乳腺囊肿19例,其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病灶内部中间无回声,周边夹杂少量强回声,肿块周边可见较强血流信号[5]。在16例恶性肿块中,声像图表现为病灶形态及边界不清晰,不规整,周围呈高回声环,部分呈浸润状,少数可见簇状钙化点,内部光点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可见支流状血流信号,周边血流丰富[6-7]。本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67%(84/86),在良性肿块中,以乳腺脂肪瘤及乳腺囊肿的发生率最高,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恶性肿块中主要以浸润型导管癌及导管原位癌为主。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检查诊断率高,且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邹雪鸣,孙芳芳,徐立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08-110.
[2] 冯薇,李桂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83-84.
[3] Hasegawa N,Sumitomo A,Fujita A,et al.Mediator subunits MED1 and MED24 cooperatively contribute to pubertal mammary Glan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breast carcinoma cells[J].Mol Cell Biol,2012,32(8):1483-1495.
[4] 焦永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5):188-189.
[5] 陈翠茹.彩超检查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93-94.
[6] 王红,张杰,赵玉芬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1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19-2919.
[7] 王路,王慧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疾病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3):182-183.
R737.9
B
1671-8194(2017)18-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