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雨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儿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临床效果评价
于连雨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儿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喘息性疾病发作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有75例患儿,对照组单纯应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鸣音、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5.3%,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小儿喘息性疾病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临床效果,特选择我院150例喘息性疾病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详细内容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喘息性疾病发作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有75例患儿。治疗组75例患儿中,男患儿43例,女患儿32例;患儿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2.8±1.3)岁;其中2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2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对照组75例患儿中,男患儿41例,女患儿34例;患儿年龄9个月~5岁,平均年龄(2.6±1.1)岁;其中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2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予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都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主要有抗感染、吸氧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7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应用沙丁胺醇治疗,具体方法:于2 mL生理盐水中加入浓度为5%的0.5 mL沙丁胺醇(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J20140104)行雾化吸入治疗,1天治疗2~3次,1次治疗10~15 min,持续治疗1周。治疗组7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具体方法:布地奈德(生产厂家: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30987)剂量:6岁及以下患儿为每次0.5 mg,6岁以上患儿调整至1 mg;沙丁胺醇剂量4岁以下患儿为每次0.25 mL,4~7岁患儿调整至0.5 mL,8~10岁患儿为每次0.75 mL,11~14岁患儿为每次1 mL;将其加入生理盐水2 mL中行雾化吸入治疗,1天治疗2~3次,1次治疗10~15min,持续治疗1周。
1.3 观察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喘鸣音、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参照全国儿童喘息防治常规疗效的评判标准[1]评价,主要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四个标准,临床控制:患儿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完全缓解,喘鸣音完全消失;显效:患儿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明显好转,喘鸣音大部分消失;有效:患儿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有所好转,喘鸣音有所减少;无效:患儿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未见好转或加剧,喘鸣音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予以分析处理,应用(%)与()分别显示计数与计量资料,应用χ2和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是否有显著性以对比P<0.05为准。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治疗组75例患儿喘鸣音、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消失时间分别是(3.9±1.7)d、(2.1±1.1)d、(4.9±2.1)d;对照组75例患儿喘鸣音、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消失时间分别是(5.9±2.0)d、(2.9±1.5)d、(7.0±1.7)d。治疗组患儿喘鸣音、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75例患儿中,临床控制38例(50.7%),显效22例(29.3%),有效12例(16.0%),无效3例(4.0%),治疗总有效率是96.0%;对照组75例患儿中,临床控制25例(33.3%),显效20例(26.7%),有效19例(25.3%),无效11例(14.7%),治疗总有效率是85.3%。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042,P=0.025)。
小儿喘息性疾病属于小儿较为多发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以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具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支气管的平滑肌痉挛、黏液分泌过多以及黏膜肿胀使得气道阻力加大,从而导致通气障碍[2]。管腔内异物以及分泌物阻塞等都会诱发喘鸣音。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临床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以及烦躁不安等症状,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小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期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喘息,危重病情会在极短时间内威胁患儿生命[3]。婴幼儿时期出现喘息性疾病,会影响患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和形成机体免疫系统,使得出现持续哮喘或反复喘息。因此必须加强对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重视[4]。
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法是雾化吸入治疗,较为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有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等[5]。沙丁胺醇是一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是通过加大细胞表面受体,对气道平滑肌予以刺激兴奋,以此舒张气道平滑肌,改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脱粒状况,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从而改善喘息症状。布地奈德属于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与抗炎功效,对炎性因子的释放予以抑制,与激素受体产生较强的结合力,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白三烯与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微血管渗出,加强β2受体的表达,对M受体功能予以抑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喘鸣音、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5.3%,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1] 唐海俊,赵慧梅,何启明,等.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1,31(5):340-341.
[2] 程保国.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12(1):385-385.
[3] 袁应兰.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1):4,6.
[4] 王忠.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5(3):150-152.
[5] 覃善芳,张庆团,张凯,等.吸入性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14-1015.
R725.6
B
1671-8194(2017)18-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