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明
(阳信县中医医院肾内科,山东 阳信 25180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刘振明
(阳信县中医医院肾内科,山东 阳信 251800)
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治疗,观察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引起患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的保证和依据。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进行患者资料收集,在本院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近3年时间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共162例,其中存在感染患者资料98例,以及不存在感染患者资料64例。针对以上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发生感染概率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患者资料中存在感染患者98例,占总人数的60.5%。针对患者感染的位置和血液检测指数进行细致分析,能够发现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会进行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感染病症,针对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其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掌握预防和治疗患者出现感染病症的情况,针对相关的感染影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研究
本次研究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治疗,观察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引起患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的保证和依据[1]。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根据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患者资料的收集,在本院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近3年时间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共162例,其中存在感染患者资料98例,以及不存在感染患者资料64例。其中存在男性患者资料92例,女性患者资料70例,患者的年龄为23~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41±1.52)岁。影响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症的因素涉及到以下几种病症,如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症,以及高血压肾病和高尿酸血症,另外还涉及到多囊肾和慢性肾盂肾炎病症,以及狼疮性肾炎病症,以及梗阻性的肾脏病症等。
1.2 方法:根据本次研究需要进行相关研究流程的设计和操作,在具体执行研究细节的过程中进行整体研究工作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保证研究记录的信息和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现本次研究的目标做出努力。针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细节的病症分析,需要记录患者临床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及血清肌酐数据,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尿素清指数进行分析。收集和整理患者资料的临床护理效果,针对患者住院的环境和专职护理人员的资格认证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掌握患者出现感染的病症位置等[2]。
1.3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单变量(Univariate)分析检验,多重比较用LSD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示,用Pearson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均数比较、计量数据分别采用数(n)率(%)表示,t检验、χ2,检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收集的患者资料中存在感染患者98例,占总人数的60.5%。针对患者感染的位置和血液检测指数进行细致分析,能够发现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感染组的患者出现感染的位置一般是呼吸和消化系统,也有导管和其他位置发生感染的情况,不同位置感染的概率分别为43.9%、23.5%、16.3%,以及15.3%。针对感染患者的年龄情况进行数据收集,采集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白蛋白,以及尿素清的情况进行数据观察,数据分别为(66.71±10.31)岁、(76.49 ±11.38)g/L、(1.49±0.39)mmol/L、(25.21±11.29)g/L、(1022.01±100.98)μmol/L,以及(1.45±0.12),没有感染的患者数据信息分别为(53.38±9.79)岁、(89.31±13.48)g/L、(1.61± 0.59)mmol/L、(36.29±10.51)g/L、(1102.98±104.98)μmol/L,以及(1.49±0.08)。两组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和血白蛋白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的患者在单人病房居住和专职护士人员的认证资格情况存在高于5年的比例,实际的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数据分别是11.2%、13.6%、(26.31± 10.59)d,以及(88.21±4.49)次。不存在感染病症的患者数据分别为64.1%、82.4%、(14.29±9.21)d,以及(23.11±9.68)次。将两组患者的以上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症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针对患者采取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进行病症干预,可以有效阻碍患者病症发展,维持患者生命,但是也可能造成患者的感染情况。针对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病症的情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能够有效提升预防和治疗的效果[3]。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和未感染基础身体情况进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中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记录能够发现,两组患者的实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感染组的患者出现感染的位置一般是呼吸和消化系统,也有导管和其他位置发生感染的情况,不同位置感染的概率分别为43.9%、23.5%、16.3%,以及15.3%。针对感染患者的年龄情况进行数据收集,采集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白蛋白,以及尿素清的情况进行数据观察,数据分别为(66.71±10.31)岁、(76.49±11.38)g/L、(1.49±0.39)mmol/L、(25.21±11.29)g/L、(1022.01±100.98)μmol/L,以及(1.45±0.12),没有感染的患者数据信息分别为(53.38±9.79)岁、(89.31±13.48)g/L、(1.61± 0.59)mmol/L、(36.29±10.51)g/L、(1102.98±104.98)μmol/L,以及(1.49±0.08)。两组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和血白蛋白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的患者在单人病房居住和专职护士人员的认证资格情况存在高于5年的比例,实际的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数据分别是11.2%、13.6%、(26.31± 10.59)d,以及(88.21±4.49)次。不存在感染病症的患者数据分别为64.1%、82.4%、(14.29±9.21)d,以及(23.11±9.68)次。将两组患者的以上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收集的患者资料中存在感染患者98例,占总人数的60.5%[4]。针对患者感染的位置和血液检测指数进行细致分析,能够发现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说明,针对慢性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会进行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感染病症,针对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其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掌握预防和治疗患者出现感染病症的情况,针对相关的感染影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5]。
[1] 王港.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6):467-468.
[2] 毛艳卿.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807.
[3] 郑国贤,李东禹,李明,等.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177.
[4] 徐晓榕,何红权.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0):901-903.
[5] 姚洁,诸伟红,葛玉英,等.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 (10):2210-2212.
R692.5
B
1671-8194(2017)18-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