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岩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干诊,辽宁 沈阳 110031)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赵 岩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干诊,辽宁 沈阳 11003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依照实施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中医辨证疗法(50例),B组实施常规对症康复治疗(50例)。结果A组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成效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和常规对症康复治疗相比,采用中医病症疗法,可以根据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不同中医分型,采取合理的辩证施治,有着相对较好的临床疗效,因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中医;急性脑出血;效果
最近几年,急性脑出血在临床上有着相对较高的发病率,此病具有发病急且病变快的特征,有着相对较高的致残/死率[1]。并且还有研究显示[2-3],此病的复发率也相对较高,因而如果患者伴随此病,会给自身及家庭带来很多消极影响。故而及时对此病进行诊治十分重要。临床上针对此病的治疗,大多采用神经营养剂等康复对症治疗[4]。最近几年,我院将中医辨证疗法应用于此病治疗中,疗效确切,详情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依照实施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中医辨证疗法(50例),B组实施常规对症康复治疗(50例)。
A组中,有26例患者性别为男性,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52.00%,有24例患者性别为女性,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48.00%,患者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平均为(49.6±2.29)岁。有12例为脑叶出血,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24.00%;有20例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40.00%;有18例为脑干出血,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36.00%;B组中,有24例患者性别为男性,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48.00%,有26例患者性别为女性,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52.00%,患者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为(49.7±3.11)岁。有12例为脑叶出血,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24.00%;有20例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40.00%;有17例为脑干出血,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34.00%。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型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给予B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模式,A组基于B组模式,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采取对症中医疗法活血化瘀法和通腑泄热法进行治疗,1天治疗1次,治疗疗程为半个月。就活血化瘀法而言,中医学一直认为,离开经络的血液即为瘀血,因而中医理论认为,这些瘀血就应该及时去除,否则就会影响新血的再造。
1.3 疗效评价:如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好,不再伴随病残程度,说明为治疗痊愈;如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基本恢复,病残程度有着较大改善,说明为治疗好转;如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病残程度都变化不大,说明为治疗无效;有效率为前二者的治疗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结果发现,A组中,有26例为治疗痊愈,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52.00%;有19例为治疗好转,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38.00%;有5例为治疗无效,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10.00%。B组中,有20例为治疗痊愈,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40.00%;有20例为治疗好转,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40.00%;有10例为治疗无效,占本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20.00%。A组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B组80.00%,(P<0.05)。
2.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在治疗之前,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36±2.94)分;在治疗之后,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62±2.76)分。在治疗之前,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44 ±3.12)分;在治疗之后,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57±2.81)分。显然,两组治疗方式都有一定的效果,但A组治疗方式的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
就脑出血而言,绝大部分是因为脑血管破裂而引起,是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类脑血管意外[5]。急性脑出血有着较为迅速的起病特征且属于严重性病情,大约是脑卒中发病率的20%~30%,此病有着相对较差的预后且有着相对较高的病死率[6]。当患者伴随此病时,大多会伴随一定的意识障碍,严重者可能会伴随昏迷现象。另外,患者伴随急性脑出血后,集体还会伴随紊乱的免疫功能,同时也会释放一些炎性细胞,如此就很容易使得患者脑缺血状态进一步加重,进而使得患者出血程度加重而危及到患者的生病。针对急性脑出血疾病的疗法,临床上大多采用西医治疗。 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祖国医学,中医疗法也逐渐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发现,将中医疗法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进行应用,不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也有着相对较低的复发率[6-8]。基于中医理论而言,急性脑出血的发病基础为内伤聚积,加之劳逸结合失调,或者暴饮暴食等刺激,进而使得患者伴随阴阳失调现象,故而引起肝火旺盛,由此,就很容易使得气血随着肝火而在患者静脉中乱窜而导致昏厥现象发生。总结而言,急性脑出血的中医发病机制就是患者伴随阴阳失调现象,进而引起气血紊乱,其病灶部位是脑,和肝脏与肾脏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此病的发病根本就是患者肝肾呈现阴虚现象,进而引起患者伴随气血衰少现象,而此病的发病根本就是中风、上火、痰阻、逆气。脑出血指的就是患者血液溢出于脑血管,如此,就使得患者脑内伴随瘀血,有着越大的出血量,就会使得患者伴随越大的血瘀现象,而如果不及时清除瘀血,患者就难以再生新血,进而将更容易引起再次瘀血,可以说,瘀血是导致出血的产物,也是引发患者脑继续出血的重要因素。所以,基于中医治疗的观点,诸多中医学家认为在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时候应该从活血化瘀的层面入手。而就通腑泄热法而言,可以适用于中风者或者内热者。就中风病而言,起病时相对较急,且病情也相对危及,而阳明实热却更容易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加上急性脑出血患者很容易脱水,就会进一步引起津伤,这样一来,患者的肠道也将难以保持湿润,故而很容易引起便秘,如果这些症状不及时去除,就会使得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而通过通腑泄热法可以及时排解这些问题,进而可以使得患者的颅压和血压得以降低,使得患者的内环境得以改变。
我院在进行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时候,依据患者病情实际进行了分型辨证的治疗,如此,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的辨证分析治疗,标本兼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经过临床的疗效对比分析,A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可见,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和常规对症康复治疗相比,采用加用中医病症疗法,可以根据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不同中医分型,采取合理的辩证施治,有着相对较好的临床疗效,因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孙素红,蒙定水.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112-113.
[2] 李军茹.脑出血急性期便秘的分期辨治[J].青海医药杂志,1997, 27(10):55.
[3] 贾润苗.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辨治[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 89-96.
[4] 唐武,李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缺血修饰蛋白水平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3):23-24.
[5] 张树泉,刘强.脑出血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51-53.
[6] 温宝泉,彭远强.丹参类制剂对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17-19.
[7] 宁良霞.丹参类制剂对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9(17):36-37
[8] 张晓云,金伟,陈绍宏.复元醒脑法对351例急性脑出血临床验证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6(6):57-58.
R743.3
B
1671-8194(2017)05-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