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伟 卢 锋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 周口 466000)
麻疹并发肝功能损伤26例临床分析
张家伟 卢 锋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并发肝功能损伤的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69例麻疹患者,分别作麻疹抗体IgM、肝功能、心肌酶、肝炎血清标志物等检查并做出诊断。结果169例麻疹患者中有26例并发肝功能损伤(15%),多为轻中度损伤,成人20例,儿童6例。结论麻疹并发肝功能损伤患者中成人明显多于儿童,不会导致慢性肝损伤,预后好。
麻疹;肝功能损伤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近几年成人发病人数有所上升,本病传染性极强,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在人口密集而未广泛接种麻疹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可以并发支气管肺炎、喉炎、肝损伤、心肌损伤等。现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6例麻疹并发肝功能损伤的患者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麻疹患者169例。其中男89例,女80例。成人患者36例,年龄14~50岁;儿童133例,年龄6个月~14岁。入院时多为病程的第4~7天。
1.2 诊断标准:①麻疹的诊断符合《感染病学》的诊断标准[1]。②肝功能损伤标准: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至少一项异常。上述指标超出正常上限值、低于2倍为轻度异常,超出正常上限值2倍为中度异常,超出正常上限值5倍为重度异常。③排除甲、乙、丙、戊型肝炎。④排除酒精性肝炎。⑤排除EB病毒、巨细胞病毒所致肝功能损伤。
1.3 观察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并发支气管肺炎者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于住院第2天、临床症状消失以及部分患者出院1个月各化验一次肝功能。对出现肝功能损伤者酌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粉针静滴护肝治疗。
2.1 成人患者中有20例出现肝功能异常(56%),男12例(60%),女8例(40%),其中ALT升高20例(100%),ALT升高在40~80 U/L有6例(30%),ALT升高在80~200 U/L有10例(50%),ALT升高在200 U/L以上有4例(20%);AST升高16例(80%),AST升高在40~80 U/L有8例(50%),AST升高在80~200 U/L有7例(44%),AST升高在200 U/L以上有1例(6%);TBil升高3例(15%),TBil升高在17~34 µmol/L有2例(67%),TBil升高在34~85 µmol/L有1例(33%)。儿童患者中6例出现肝功能异常(5%),男3例(50%),女3例(50%),其中ALT升高2例(34%),ALT升高在40~80 U/L有1例(50%),ALT升高在80~200 U/L有1例(50%);AST升高6例(100%),AST升高在40~80 U/L有2例(34%),AST升高在80~200 U/L有4例(66%);无1例出现TBil升高。对出现肝功能损伤者进一步作上腹部彩超检查,均不符合慢性肝损伤特点。成人诊断肝功能损伤患者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至少一项异常者3例,均为轻度异常,其余17例均正常。儿童诊断肝功能损伤患者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6例都超过正常范围上限值。肝损伤的患者中在性别上男性患者比率较女性患者稍偏高,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分布上成人患者出现肝损伤的比率较儿童患者明显偏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动态观察:对26例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于临床症状消失后复查肝功能,有21例恢复正常,5例复查结果不正常,肝损伤指标均有明显好转,院外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治疗,于1个月后门诊复查肝功能全部正常。
2.3 成人麻疹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较常见,多为轻中度损伤,预后好,不引起慢性肝功能损伤。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出疹前后5 d均具有传染性,并发肺炎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 d。随着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高,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成功控制了麻疹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我国自1965年广泛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大范围流行的强度已经得到控制,由于近几年人口的频繁流动、麻疹疫苗漏种和迟种现象的发生以及既往接种人群中抗体滴度的下降,麻疹的发病人数有所上升。麻疹发病过程中可以出现肝功能损伤,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认为是麻疹中毒症状而被忽略,通过化验肝功能可以及早发现,麻疹并发肝功能损伤以治疗麻疹为主,可根据肝损伤程度适当给予护肝治疗。AST在人体内分布较广,特异性较差,其活力增高可受肝脏、心脏等多因素影响,本组观察病例中诊断并发肝功能损伤患者中成人都以ALT升高为主,儿童以AST升高为主,后者是否由心肌损害所致亦值得斟酌。麻疹并发肝功能损伤的特点:①成人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儿童,男女发病概率无明显差别。②多为轻中度损伤,以ALT、AST升高为主,TBil正常或轻度升高。③肝功能损伤多为一过性,不引起慢性肝功能损伤,预后好。麻疹并发肝功能损伤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反应是麻疹并发肝功能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对于病毒是否直接造成肝功能损伤尚有争议。赵明远等报道,麻疹性肝损伤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病理表现呈周边性肝坏死,肝小叶及小静脉周围肝细胞受损很轻或基本完好,汇管区及肝实质内的炎症少,一般认为是一种免疫性损伤而非病毒直接侵犯的损害[2]。这种肝细胞中未能找到麻疹病毒颗粒,提示麻疹病毒未能进入肝细胞内,是免疫性损伤而非病毒直接侵犯损伤[3]。免疫功能低下是肝细胞损伤的一个原因。儿童合并肝损伤较少的原因考虑:①儿童肝脏再生能力强。②儿童免疫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此时接触抗原后易导致免疫耐受。也有学者认为麻疹病毒可直接造成肝细胞损伤,依据是通过对麻疹并发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发现肝细胞轻度坏死,采用RT-PCR方法在肝细胞内检测到麻疹病毒RNA,从而推断麻疹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是直接作用导致的[4]。
[1] 王宇明.感染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9-145.
[2] 赵明远,邓陪媛.麻疹并肝脏损害[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6(1):63.
[3] 刘水渠.麻疹的变迁[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0, 17(1):24.
[4] Satoh A,Kohayshi H,Yodhida T,et al.Clinicopatholosical Study on live dysfunction in measles[J] Intemal Med,1999,38(5): 454-457.
R511.1
B
1671-8194(2017)05-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