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艳 施艳萍 刘香杰 赵丽荣 王巨辉 张玉洁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四平 136000)
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东艳 施艳萍 刘香杰 赵丽荣 王巨辉 张玉洁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探讨和总结12例脊髓空洞症患者手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取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饮食护理,观察病情变化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12例患者经过采取上述措施未发生术后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自理能力的恢复。
脊髓空洞症;后颅凹减压术;护理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的退行性病变,在脊髓的中央部有空洞的形成,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障碍,与某些原因引起的颅内与脊髓蛛网膜下隙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通常继发于小脑扁导体下疝畸形。其病变特点是脊髓内管状空腔形成及胶质细胞增生。空腔内可有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其成分似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损害三方面[1]。2010年~2015年我科共收治这类患者12例,行后颅凹开颅减压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1~65岁,平均42岁,病史3个月~7年,均行核磁检查确诊,出现节段性感觉分离8例,上肢肌无力6例,下肢肌无力1例,行走步态不稳2例,枕部疼痛11例,饮水呛咳8例。
全麻下行气管插管,俯卧位或侧俯卧位与枕部正中咬开枕大孔、环椎后弓行后颅凹减压术。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感受,给于心理疏导,教会患者放松的方法,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恐惧及忧虑情绪。
3.1.2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脊髓功能:脊髓功能包括步态和排尿两方面,注意有无感觉障碍,肌力下降,步态不稳,排尿障碍。给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饮食,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其抗病能力。
3.1.3 术前准备工作: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备血,备皮,抗生素皮试,术前8 h禁食禁水,术前睡眠差采用心理安慰及心理疏导,给予温水泡脚等方法促进入睡,心理紧张者遵医嘱给予口服或肌肉注射镇静剂,保证患者睡眠。术晨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如发热、血压升高或女性患者出现月经来潮,及时与医师联系酌情延期手术。昏迷患者或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应吸净呼吸道分泌物。有尿失禁或尿潴留排尿效果不佳者给予导尿,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等,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
3.1.4 患者的术前指导: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及卧位进食,吸烟患者讲明吸烟的危害性,鼓励患者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打喷嚏,以免致使颅内压突然增高导致脑疝,教会患者如何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3.2 术后护理
3.2.1 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四肢活动及肢体的感觉情况,体温升高患者,可使用物理降温,感觉障碍的患者禁用冰袋以防冻伤,可使用温水或酒精擦浴,高热不退,怀疑是否感染,注意肢体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出现肌力下降应复查CT如排除血肿形成考虑水肿所致[2]。
3.2.2 切口及引流情况:若有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师,更换敷料,必要时进行缝合,观察有无脑脊液漏,切口有无感染,创口有渗血,周围皮下出现瘀青警惕血肿的发生。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打折和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切口感染多发生于手术后3~5 d,注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术后出血多发生在24~48 h,表现为呼吸抑制,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紊乱,避免颅内压增高因素可减少出血危险,一旦出血应立即手术。
3.2.3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管插管或口咽通气道的患者及时排出痰液,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血氧饱合度,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血氧饱合度维持在95%以上,呼吸抑制的患者,遵嘱给予呼吸兴奋剂,必要时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按时翻身、扣背,排痰机机械辅助排痰,痰液黏稠患者给予雾化吸入,超声波药物渗透化痰药如沐舒坦等。
3.2.4 留置尿管护理:留置导尿患者按留置导尿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定时夹闭尿管,待患者有尿意时再打开以训练膀胱反射功能,促进患者排尿功能恢复,待排尿功能恢复后方能拔出尿管。
3.2.5 饮食的护理:患者清醒可尽早给予流质饮食未见呕吐及不适可逐渐过渡至普食,昏迷患者尽早下鼻饲,鼻饲患者按鼻饲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鼻饲饮食可由营养科根据患者所需热量进行配置,保证患者营养摄入。
3.2.6 体位及枕部的固定:枕大池成形术行后颅窝减压甚至咬除C1~C3颈椎椎板易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3],要保持颈部制动,予以佩戴合适的颈托,防止因头颈部扭曲导致脊椎脱位压迫脊髓,引起脊髓功能障碍,颈部的稳定性是术后恢复的关键,向患者与家属说明颈部制动的重要性,术后平卧头部应垫软枕,枕头的高度以患者的一拳宽为宜,枕头过高可导致患者颈部前曲,枕头过低导致患者颈部向后过伸,侧卧位时枕与患者肩宽同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呈直线,并在侧卧位时在肩背部与腿部垫以支撑物,头、颈、脊柱的轴线应始终保持一致。护士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体位是否正确。卧位时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畸形。若有吞咽功能障碍取侧卧位以免误吸。
3.2.7 康复训练:肌力减退者给予肢体被动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术后给予肌肉按摩,活动上下肢及手指关节。清醒后即可进行上下肢轻微屈伸,以后逐渐让患者进行上下肢屈伸,内旋,外展等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功能练习。如发现感觉缺失、肌力下降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立即报告医师,病情允许进行行走训练,戴好颈托鼓励患者活动。
[1] 陈茂君,蒋艳,游潮.神经外科护理手册[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28-434.
[2] 李作凌.改良后颅凹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7(13):1214-1215.
[3] 童晓飞,冯志宪.枕大孔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护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7(4):351-352.
R473.6
B
1671-8194(2017)10-0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