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言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研究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闫 言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 研讨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80例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胆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治疗时间、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术后复发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在治疗时间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全面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在胆结石患者的应用中口碑较好,护理效果较好,且术后复发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全面护理模式;胆结石;护理效果
胆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胆道系统病变,女性发病率较高[1]。胆结石的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2]。临床上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患者一旦出现胆结石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若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3]。为了使胆结石患者在治疗后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我院针对胆结石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了全面护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显示的护理效果,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80例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的胆结石患者,男45例,女35例。按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均分,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包含男患者23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26~56岁,平均年龄为(34.8±2.23)岁;观察组包含男患者22例,女患者17例,年龄在22~57岁,平均年龄为(31.8±2.73)岁。所有胆结石患者的意识均处于清晰状态,可明确表达自身意识;无其他合并症,对研究无影响;均了解治疗方案,且同意治疗。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其他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80例胆结石患者全部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饮食、指导用药。40例胆结石患者均接受全面护理方案,其护理的主要内容为:①术前护理。手术前期,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脉搏、体温、心率等指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并指导患者依次做好手术前的各项检查以及准备工作,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里变化,及时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②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与医师进行有效的配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时汇报给手术医师,并做好相应的记录。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需使患者的头部侧偏[4],并给予常规吸氧,直到麻醉清醒,清醒后使患者处于半卧位,及时的帮助患者翻身、敲背、咳痰、下床活动等;手术结束后的24 h,需给予患者适当的流食;手术后1周内,严格禁止患者使用豆类食物,同时保证日常膳食的营养与热量。
1.3 评价标准: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如下[4]:护理治疗后无胆结石的临床症状,则判定为治愈;手术治疗后胆结石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则判定为有效;手术治疗后胆结石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数+有效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处理分析,采用()进行计量资料的表示,进行t检验,采用率(%)进行计数资料的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的40例胆结石患者其手术时间为(39.83.8)min,术中出血量为(34.93.3)mL,住院时间为(6.61.0)d;对照组的40例胆结石患者其手术时间为(49.22.2)min,术中出血量为(51.23.8)mL,住院时间为(9.52.3)d。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t值分别是8.71、14.59以及6.23。在治疗时间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与术后复发率对比:观察组的40例胆结石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为治愈的病例数为17例,占总病例数的42.5%;护理效果为有效的病例数为19例,占总病例数的47.5%;护理效果为无效的病例数为4例,占总病例数的10.0%,总有效率为97.5%,术后复发率为5.2%。
对照组的40例胆结石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为治愈的病例数为10例,占总病例数的25.0%;护理效果为有效的病例数为19例,占总病例数的47.5%;护理效果为无效的病例数为11例,占总病例数的27.5%;总有效率为72.5%,术后复发率为25.6%。
对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后复发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复发率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的40例胆结石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满意的病例数为26例,占总病例数的65.0%;满意度为一般的病例数为14例,占总病例数的35.0%;满意度为不满意的病例数为0例,占总病例数的0.0%,总满意度为100.0%。
对照的40例胆结石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满意的病例数为12例,占总病例数的30.0%;满意度为一般的病例数为19例,占总病例数的47.5%;满意度为不满意的病例数为9例,占总病例数的22.5%,总满意度为77.5%。在满意度方便比较,观察组相对较好,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表明,胆结石的病理情况较为复杂[5],在手术过程中结合全面护理,有助于手术的治疗效果的提高,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所研究的全面护理应用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发现,在治疗时间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效果较好,且术后复发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1] 王瑞娟,陈新宇.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6):8135.
[2] 吴志英.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4):75-77.
[3] 葛素娟.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6):467-468.
[4] 谷雪芳.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9):160+167.
[5] 孙艳.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8):4121.
R473.6
B
1671-8194(2017)10-0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