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概况*

2017-01-15 04:31黄盛滔王升旭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三焦疗法有效率

黄盛滔,黄 泳△,黎 秀,王升旭,卓 鹰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2.西安工会医院,陕西 西安 710100)

针苑百花

颊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概况*

黄盛滔1,黄 泳1△,黎 秀1,王升旭1,卓 鹰2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2.西安工会医院,陕西 西安 710100)

颊针疗法是一种新的微针体系特色针灸疗法,其创始人王永洲教授通过20余年大量临床研究,总结出面颊部对应全身的16个穴位。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和心身理论。知网文献检索表明,颊针的研究文献数量有17篇,均肯定颊针的镇痛效应,尤其以头面、脊柱、四肢为佳,对内脏疼痛也有一定疗效。颊针机制的研究相对局限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镇痛效应。

颊针疗法;特色针灸;王永洲

颊针疗法是通过针刺面颊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无痛针灸新疗法,由王永洲教授及其团队历经26年临床实践及研究总结创立,是一套全新的微针体系。

王永洲教授曾经在甘肃省中医研究院工作,后旅居法国,在海外任教、行医,致力于针灸发展。1991年,王永洲教授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时的偶然发现,拉开了颊针疗法研究的序幕;1999年,颊针疗法相关课题研究,通过了甘肃省卫生厅的验收和鉴定,标志着颊针疗法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2000年,王永洲教授在《中国针灸》(增刊)上发表了第1篇颊针疗法文章,对颊针初期的研究和发展做了阶段性小结;2017年,王永洲教授撰写的《颊针疗法》专著问世,颊针疗法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开始了大范围的推广。

26年来,经过海内、海外上万人次的临床观察,颊针疗效受到普遍肯定,尤其是疼痛的相关治疗,即时效果确切,其运用和推广已成一定规模。本研究就颊针疗法及其研究现状做一总结、分析,以期为颊针疗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颊针疗法理论基础

颊针疗法,通过刺激面颊部集中分布的16个穴位,治疗全身疾病。其主要理论基础包括以下3个部分。

1.1 全息理论

颊针疗法刺激面颊局部,产生影响全身的治疗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卫气》提及:“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这是颊针初具框架时的治疗思路,认为集中于面颊部的针刺,对全身有着一定调节作用。

之后,王永洲教授把“全息”理论融入颊针的应用,逐渐发现面颊部存在着一个涵盖人类个体的全息单元,整个人体在面颊部浓缩成一个微小的投影,人体各部位之间相互延伸、连接,构成了完整的人体全息图。

颊针疗法认为,全息相的“头”,位于眼眶外侧颧弓上方,“颈”“背”“腰”“骶”,沿着耳前向下颌角方向伸展;同时,与脏腑对应的“上焦”“中焦”“下焦”,则沿着躯干向内展开;与人体上肢对应的“肩”“肘”“腕”“手”,则从颧弓切迹向颧骨、上唇伸展;与人体下肢对应的“髋”“膝”“踝”“足”,则从下颌角向下颏展开。在此基础上,根据全息影像对应取穴治疗,能够有效改变相应的病理状态。

1.2 大三焦理论

颊针疗法以三焦为入手点调节脏腑及全身。《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提及:“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颊针研究过程中,脏腑对应点的确立是最困难的,临床上王永洲教授做了许多重复性实验,结果皆是不尽人意,后受中医的三焦理论启发,中医五脏的研究不该以西医解剖理论研究,而是以整体观念,五脏一气,三焦合一。《难经》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王永洲教授把这个整体意义和格局的三焦称为大三焦,因此创立大三焦理论。

随后,王永洲教授又发现腹部是三焦病机反应比较集中的部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犹坚……留则为胀。”三焦气化异常,全身气机不畅则百病从生,并且情绪导致的心身性疾病也会在腹部出现反应点。

颊针疗法认为,人体的“上焦”对应在头部下颌骨冠突后方与颧弓下缘交叉处,主治头面心肺的疾病,“下焦”对应在头部在下颌内角前缘处,主治下腹泌尿生殖的疾病,“中焦”则在“上焦”与“中焦”的中点处,主治肝胆脾胃病。大三焦理论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中医学的整体观,它是对藏象理论及气血津液理论的互补和完善,使人体在结构上更加趋向完整性,功能上实现整合。

1.3 心身理论

颊针疗法除了全息对应镇痛作用之外,还能通过调节各种心理因素导致的持续性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心身同治的效果。它充分运用了中医“形神合一”的理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举痛论》提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和“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为颊针疗法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医的五脏系统又称为“五神藏”,它以气为自然纽带,连接并统一人的形和神之间的关系。颊针便是通过调畅气机,对人的躯体和精神进行同步干预的。

而后,王永洲教授通过腹诊对人体气机进行把握,腹诊不仅仅能诊断腹部疾病,更可以针对全身的状况做出诊断。《医断》强调:“腹者,有生之本,百病根于此”,《通俗伤寒论》也指出:“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通过感受调节腹部气机的变化,可以诊断治疗心身疾病。

心身病的根源最后都要落实到脏腑,左颊心、脾、肝,右颊肺、胃、肾,各自分工,五脏整合为上、中、下三焦[1]。颊针对三焦穴的应用,采取一体化治疗,三焦气机得以通畅,则患者不仅躯体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精神情绪也可以得到改善。

2 颊针疗法操作方法

颊针疗法调神和调气并重,在自然放松舒适的状态下,最大化实现无痛针灸,《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颊针不刻意追求显性针感,它认为气至以有效为标志,有效是气至的结果,气至是产生疗效的前提。

颊针专用针具为一次性消毒针具品牌,针体经硅油工艺处理,纤细光滑,可在进针与行针时降低疼痛;选用钢材,兼具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曲。常用型号为两种:Ⅰ型针0.16 mm×20 mm,Ⅱ型针0.18 mm×30 mm。

针刺深度:直刺5~15 mm,斜刺10~20 m,透刺15~25 mm。针刺深度问题比较复杂,原则是根据病位,病轻则浅,病重则深,检查病灶并结合腹诊判断,具体参照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及患者个人情形而定。

操作手法:颊针疗法所强调的气至是有效,重视调神调气,不追求针感,着眼于病理靶点的变化。选择快速进针,无痛进针,套管进针。

出针:出针后用干棉球压迫片刻,切忌揉挤,以防出血、渗血,特别是在靠近眼周围组织疏松部位,有出血倾向者禁针,可使用灸法或点压揉按,畏针者和小儿可用橡皮刮擦对应穴区。

留针时间:20~40 min。留针期间,可根据患者反应调针、补针,以确保疗效。慢性、顽固性疼痛、需要放松者留针时间应长一些;其他则留针时间短一些。

疗程:通常3日1次,5次为一疗程。在国外工作的医生治疗时间要根据不同国家国情延长一些,1~2周1次[1]。

3 颊针疗法临床应用概况

3.1 颊针疗法治疗躯体疼痛临床观察

颊针疗法以治疗疼痛为主要适应病种,以迅速缓解疼痛、麻木、不适为主要特点。近年来的报道,初步表明颊针疗法在治疗筋骨疼痛方面疗效确切。

侯春英等针刺双侧颊针头穴治疗偏头痛30例,有效率为90%[2];王永洲等采用颊针疗法治疗头痛37例、牙痛15例,有效率皆为100%[3]。

颉旺军等针刺健侧颊针肩穴、肘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3例, 有效率为92.1%[4];刘强等针刺健侧颊针颈穴、肩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41例, 有效率为85.37%[5];王薇等针刺健侧颊针颈穴、肩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45例,有效率为93.3%[6];王永洲等采用颊针疗法治疗颈椎病23例,有效率为78.3%,治疗落枕41例,有效率为95.1%,治疗肩周炎63例,有效率为84.1%,治疗菱形肌炎23例, 有效率为87.0%[3]。

任超展等针刺健侧颊针腰穴、三焦穴并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有效率为94.6%[7];王永洲等采用颊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各122例,有效率为85.2%,治疗急性腰扭伤84例,有效率为89.3%[3]。

王永洲等采用颊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有效率为86.7%,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4例, 有效率为78.6%;治疗股四头肌损伤12例,有效率为91.7%[3]。

杨晨光等针刺健侧颊针膝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有效率为98.33%[8];刘丁龙采用颊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4例,第一疗程有效率为84.09%,第二疗程有效率达90.91%[9];王永洲等采用颊针疗法治疗网球肘9例,有效5例,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78例, 有效率为79.5%,治疗踝关节扭伤18例, 有效率为88.9%[3];张延菊等针刺颊针手穴配合董氏奇穴五虎1穴、五虎2穴、五虎3穴治疗治疗拇长屈肌腱腱鞘炎30例, 有效率达93.33%[10]。

3.2 颊针治疗脏腑疼痛临床观察

方晓丽等采用颊针疗法治疗心绞痛18例, 有效率为72.2%,治疗胃痛28例, 有效率为89.3%,治疗胆囊炎、胆结石17例,有效率为76.5%;腹痛、阑尾炎27例, 有效率为88.9%,痛经10例, 有效率为70%[11];王永洲等采用颊针疗法治疗胃痉挛17例, 有效率为100%,治疗痛经14例, 有效率为92.9%[3]。

4 颊针疗法机制研究概况

颉旺军等采用卵蛋白诱导建立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颊针的镇痛效应。结果表明,颊针和常规针刺治疗,均可以有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其中,颊针疗法的即时镇痛效应优于体针治疗。并发现,这种即时镇痛效应与颊针影响模型动物脑脊液中β-EP和CCK-8含量变化相关[12]。

任超展等采用卵蛋白诱导建立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颊针的镇痛效应。结果表明,颊针即时镇痛效应优于体针,而且针刺促使脑脊液中β-EP含量升高和CCK-8含量向正常水平恢复,这可能是颊针镇痛中枢作用机制之一[13]。

蒲瑞生等采用卵清蛋白诱导建立关节炎兔模型,观察颊针的镇痛效应。结果表明,颊针与体针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其中,颊针镇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效关系,其时效曲线与体针时效曲线相似,但颊针起效快于体针,效应持续时间短于体针,且颊针镇痛效应不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变化[14]。

颉旺军等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建立兔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观察颊针和体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结果表明,颊针和体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有一定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N-乙酰-L-苯丙氨酸及2-苯基丙酸是其差异的主要潜在生物标志物[15]。

5 颊针疗法应用小结

5.1 颊针疗法疗效肯定

目前见报的颊针临床观察文章,均肯定了颊针的疗效,均发现其即时镇痛的作用特点。归纳总结发现,颊针在临床应用上多以痛症治疗为主,头面、躯干、四肢的痛症疗效较佳,内脏疼痛亦有一定奇效。并且,以动物模型为基础的实验研究,也观察到颊针疗法的短期镇痛效应,也尝试通过神经介质变化的观察,阐释其相关机制。

实际临床应用中,除了疼痛,颊针也能有效地用于更加广泛的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等,但是相关文章少有涉及,暂未见有论文发表。

同时,颊针相关临床研究文章,Jadad评分基本不高,缺少基于循证指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见报。颊针的推广与发展,急需RCT的相关证据,急需循证的临床数据再次汇总分析。

5.2 颊针疗法机制研究有待发展

颊针疗法的理论基础以全息、大三焦、心身理论为主。发展阶段,强调了气街理论,分析了头气有街;也强调了经络理论,分析了面颊部的经脉循行与气血运行的特点。同时,王永洲教授创新发展了“大三焦”学说,运用相关理论阐释颊针调理脏腑的机制及其干预心身疾病的机制。

此外,颊针效应的解剖基础也有相关分析。颊针区域分布着三叉神经和面神经两条颅神经,分别控制感觉、管理运动,是颊针疗法发挥效应的解剖及生理基础。

除了理论探讨,颊针研究团队也开展了相关动物实验。研究相对集中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证实了颊针的镇痛效应和即刻作用,初步表明相关效应与神经递质高度相关。

分析目前的机制研究,发现颊针的实验研究论文数量较少,研究的范围也相对局限。颊针的进一步发展,急需开展相关机制的研究,对其效应做出实验分析,给出研究证据,能更大幅度地促进颊针疗法的推广与应用。

5.3 颊针疗法有待进一步推广

文献回顾表明,关于颊针疗法的论文首次发表在2000年的《中国针灸》增刊,而第2篇相关论文的发表则是在整整7年之后。迄今为止,颊针疗法相关论文发表数量也只有17篇,包括1篇会议文章、2篇学位论文和1篇个案报道。知网数据表明,17篇文献中,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有5篇,所有文献被引55次,被下载1587次。且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多以王永洲教授甘肃团队为主要班底。

实际临床应用表明,颊针疗法是有一定临床疗效的微针系统疗法。王永洲教授及其团队经过26年的奋斗,已经将颊针疗法较为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目前的理论、诊疗、技术、应用均相对成熟,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1] 王永洲.颊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0-104

[2] 侯春英,刘强,方晓丽,等.颊针疗法对30例偏头痛的疗效及脑血流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4(2):58-60

[3] 王永洲,王海东,方晓丽,等.颊针在疼痛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2000(S1):43-44

[4] 颉旺军,方晓丽,张奥.颊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英文)[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6(2):131-134

[5] 刘强,贾晶晶.颊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4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4(5):17

[6] 王薇,方晓丽,宋志靖.颊针治疗颈肩综合征45例[J].甘肃中医,2010(2):53-54

[7] 任超展,方晓丽,杜小正.颊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J].中国针灸,2014(3):245-246

[8] 杨晨光,张延菊,张星华,等.颊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23):87-88

[9] 刘丁龙.颊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2015

[10] 张延菊,刘强,杨晨光,等.颊针及五虎穴合治拇长屈肌腱腱鞘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17-2419

[11] 方晓丽,王永洲,李啸红.颊针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1):29-33

[12] 颉旺军,方晓丽,蒲瑞生,等.颊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兔的镇痛时效及其作用机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517-521

[13] 任超展,杜小正,方晓丽.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及脑脊液八肽胆囊收缩素和β-内啡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2):37-39

[14] 蒲瑞生,方晓丽,杜小正,等.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特性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2):1048-1053

[15] 颉旺军,蒲瑞生,方晓丽,等.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血浆代谢物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5):57-62

OverviewofCheekAcupunctureTherapyandItsClinicalApplication

HUANGSheng-tao1,HUANGYong1△,LIXiu1,WANGSheng-xu1,ZHUOYing2

(1.TCMSchoolof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China; 2.LabourUnionHospitalofXi’an,Xi’an710100,China)

Cheek acupuncture therapy is a new special acupuncture therapy of micro-needling system, initiated by Professor WANG Yong-zhou with his experience from more than 20 years researches. 16 points on cheeks have been summarized, which are correspondingly to the adjustment of the whole body. The theories it covers are holographics principle, great San-jiao rule and psychosomatic doctrine. There were 17 published literatures about cheek acupuncture in CNKI; all the literature proved that cheek acupuncture had good effect on pain killing, especially good for the pain of head and face, of spine and limbs, also it had a certain effect on visceral pain. However, the study of its mechanism was limited to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heek acupuncture therapy; Special acupuncture; WANG Yong-zhou

R245.3

A

1005-0779(2017)11-0072-04

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综合医科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编号:120;广东省教改项目“中医学专业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编号:GDJG20142123;南方医科大学教改课题“针灸推拿临床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2017JG03。

黄盛滔(1996-),男,2014级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科学生。

黄泳(1967-),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特色针灸疗法的临床运用。

2017-07-13

猜你喜欢
三焦疗法有效率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很有效率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My Father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