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牛场群体繁殖性能综合技术措施

2017-01-15 02:40巩美荣沈从举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牛场围产期牛群

巩美荣,沈从举

(1. 陕西省泾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泾阳 713700; 2.陕西省彬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 彬县 713500)

牛群繁殖率水平高低是牛场母牛群繁殖性能的反映,更是牛场综合管理水平的反映。牛群繁殖率低,即母牛群平均空怀或不孕时间延长,对肉牛场来说减少了产犊数,增加了母牛的饲养管理费用和配种费用,对奶牛场来说还直接影响到牛群泌乳量,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提高牛场群体繁殖性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偏颇。

1 环境因素

在影响牛群繁殖性能的环境因素中主要有热应激、高噪音、养殖密度过大、蚊蝇牛虻侵袭等,其中热应激因素对牛群繁殖效率影响是最大的。即使标准化建设的牛场,热应激仍是牛场管理的关键问题。牛群在春秋两季的配种受胎率较高,夏季最低,相差30%~50%。牛在热应激状态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干扰了性腺激素的分泌,影响母牛卵巢的正常机能,导致卵泡发育和排卵受阻,一是受精率下降,二是受精后易引起胚胎着床障碍,造成早期胚胎吸收和流产。因此,在夏季高温期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通风、有效喷淋降温、保证足量饮水、调整饲喂方式和饲养密度,添加抗应激药物等。

2 青年牛培育

要重视对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牛适宜的生长速度和营养水平影响其初配月龄和终生繁殖水平。对泌乳头青年母牛来说,初次产犊月龄为23~25月龄比较合适,即13~14月龄时体重达到370 kg~390 kg时初配。再迟的话降低个体平均寿命,影响牛场繁殖成绩,增加饲料支出,降低养殖效益。若初配月龄过早,母牛体躯发育不足,影响干物质总量摄入,初产后营养负平衡加重且时间延迟,可导致产后长期不发情,还可能增加难产几率。

3 饲养管理

在影响牛繁殖机能障碍的饲养管理因素中,营养不足或过量均是引起繁殖机能障碍的诱因。特别是产前、产后饲养管理中,蛋白质与能量不足均可导致产后子宫复旧延迟,继发子宫炎,导致卵巢机能不全。维生素A、E不足,微量元素缺乏,母牛可长期不发情或发情不规律、排卵受阻、受精卵着床困难,胚胎早期死亡等。高产奶牛粗纤维摄入不足引起的酮病可能使蹄病增多,造成繁殖障碍,还是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的诱因。

3.1 配种前饲养管理

放牧饲养的黄牛群,母牛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母牛营养不良造成的。母牛营养不良,其机体内各个器官发育不足,生理功能降低,包括繁殖器官。如母牛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足造成卵巢发育不良,导致母牛乏情或发情周期紊乱。因此对放牧母牛在配种前要进行补饲,使其在配种时达到中上膘情。对奶牛群来说,高产牛要注意营养不均衡和粗饲料摄入不足的问题,低产牛要注意母牛过肥引起的繁殖障碍问题。

3.2 配种后管理

对饲养黄牛的牧场,母牛配种后1~2 h内不要有剧烈运动,避免牛过饮过食。配种后应补料,应备有有矿物质舔砖,保证矿物质营养,以利受精卵着床。母牛怀孕期间,对怀孕母牛应供给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饲料,以保证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要。注意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和酸度过大或冰冻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以防母牛流产或产弱胎、死胎,要预防母牛因挤撞、滑跌或顶架而发生的机械性流产。

3.3 奶牛干乳期饲养管理

奶牛干乳期一般为45~60天。母牛停止挤奶至分娩前15天是母牛恢复体力,保证胎儿营养和乳腺组织休整、再生更新,为下一个泌乳周期准备的重要时期。要根据母牛膘情采取区别对待的饲喂方式,以优质青粗料为主,少用或不用多汁饲料,避免腹围过大压迫胎儿,引起早产。分娩前6周开始加精料,在干乳期平均日增重应达到700 g,总增重达到40~50 kg左右,干奶期牛群体膘应控制在3.2~3.75分,超过3.75分发生难产几率增加,难产易诱发胎衣不下、子宫炎及代谢性疾病,导致产后乏情、排卵障碍、卵巢囊肿和黄体囊肿等。

3.4 围产期饲养管理

奶牛围产期指产前 21 d至产后15 d。围产期是牛群下个繁殖周期生产力和收益的关键控制点。处于围产期的牛喜卧懒动,阴门松弛,产道口处于开张状态,常流出各种性状的黏液,极易受细菌感染,造成子宫炎症, 饲养员应每天在运动场缓慢驱赶牛运动2次,每次1小时。围产期奶牛舍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采取适当而有序的管理手段,使奶牛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和继续生产的能力。预产期前要做好接产准备,分娩时严格消毒产房和牛体后躯,以自然分娩为主,当发现胎儿过大或倒生时适当助产,有难产表现时,应由兽医处理。母牛产后要注意观察恶露排出情况有无异常,如发现恶露持续至20天并有恶臭味,应及时查明原因适当处理,防止继发感染。围产期饲养管理不当和分娩护理不当会增加子宫脱、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产道损伤等各种子宫疾病的发病率,影响繁殖效率。另外还要监控母牛产后60天失重情况,一般不超过30 kg,平均每天失重不超过0.5 kg。应根据群体体重与失重情况调整日粮,避免营养负平衡过度。

4 繁殖管理

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繁殖管理,是保证牛群繁殖率的重要方面。认为繁殖管理就是兽医或繁育员对繁殖疾病的治疗和配种技术的提高,是一个误区。

4.1 制定繁殖计划

制订详细的繁殖计划并严格执行之,使牛群常年处于最佳繁殖结构状态,是提高牛群繁殖率的基础。包括牛群年繁殖计划、青年牛和泌乳牛的分群及转群计划、淘汰更新计划以及选种选配计划等,有条件的场还应建立牛群动态信息和繁殖信息管理系统。

4.2 制定繁殖指标

要根据往年的生产成绩制订适合于本场条件的生产指标,逐年提高,以达到或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包括青年牛、成母牛的发情鉴定率、情期受胎率、孕检空怀率、繁殖率、淘汰率等。

4.3 制定发情鉴定、输精、孕检制度

情期受胎率水平的高低是繁殖管理工作水平的直接反映,提高情期受胎率一是要建立查情制度,每天不少于3~4次发情观察,才能保证准确判断母牛是否发情,避免失配;二是要对产后奶牛在15~20天进行直肠检查,检查卵巢和子宫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对于产后卵巢及子宫恢复良好的奶牛可实时配种;三要在排卵前3小时内实时输精;四要实时孕检,及时复配;五要采取实际措施提高配种人员工作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六要做好记录,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对于产后母牛应做好如下记录:生产时间,是否难产及处置措施,胎衣排出时间,恶露排出量及颜色,结束时间等,产后子宫恢复状况,产后首次发情日期,配种日期,孕检日期,受胎率等。

中国牛业科学2017,43(5):84-86;88ChinaCattleScience教学园地

猜你喜欢
牛场围产期牛群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分析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与牛共眠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围产期时间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