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弘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点。广东东江革命根据地曾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屏障,粤东北苏区更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红军长征首先顺利经过的省份。广东人民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广东曾是中国大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粤东北部分区域属于中央苏区范围。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组织率先举起武装反抗的大旗,先后举行了包括广州起义在内的上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海陆丰、东江、琼崖等革命银据地。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重要的南方屏障,位于粤东的“红色交通线”是上海党中央和中央苏区的重要生命线。东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央苏区输送了大批干部、兵源,提供了大量紧缺物资,为中央苏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军长征顺利开局是革命统一战线思想在广东的成功实践。长征出发前夕,即1934年10月初,周恩来和朱德根据“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广东军阀陈济棠的请求,派潘汉年、何长工为红军全权代表,在江西寻乌县罗塘镇与陈济棠的代表秘密会谈,达成5项协议,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在必要时“互借道路”,即红军行动事先通知粤军,粤军后撤40里,让红军通过;红军只借道西行而不进入广东腹地。这个协议为中央红军长征初期顺利突破国民党的三道封锁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粤北地区处于湘粤赣三省要冲,是红军长征向敌军较薄弱的西南方向突破的必经之路。中央红军长征于10月26日进入广东,从南雄、仁化、乐昌(含当时乳源部分地区)等五岭山区过境,11月13日全部离开粤境,历时19天。红军在江西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陈济棠就急令其主力部队撤至大余、南雄及粤北一线。之后,红军几乎是以急行军姿态向西进发。10月底最后11天日行军平均每天78.2里,在整个长征途中,日均行军速度最快。尤其是当红军进达国民党粤军第二道封锁线时,未经大的战斗,顺利从湖南汝城、仁化县的城口间通过。在广东期间,红军先后取得了新田、城口、铜鼓岭、九峰山、茶料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成功突破了敌军第二、第三道封锁线。此外,在1934年底至1935年初,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十四师也曾转战于连县。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在赣粤、闽粤、湘粤边界的红军游击队依靠群众支持,英勇奋战,牵制敌军,密切配合红军主力转移。项英、陈毅率领余部,突围转移到赣粤边油山山区,组成红军游击队,领导开辟了赣粤边游击区。留守粤北、粤东等地的红军游击队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敌军,从战略上配合了红军长征,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红军长征在广东的历史,我们获得许多宝贵的启示。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建党,特别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和红军胜利的根本保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参加长征或留守苏区都将面临生死考验。但广大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毫不畏惧,服从组织安排,坚持战斗,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如果没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就不可能这样做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红旗不倒。
二是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只有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紧紧依靠群众,党和红军才能够战胜艰难险阻。早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期间,朱德、毛泽东就率领红四军多次挺进粤东、粤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扩大了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粤北以及留守红军坚持游击战争期间,党领导红军始终非常重视与人民 群众的密切联系。红军长征过境广东一路纪律严明,特别注意保护群众利益。在没收地主、土豪的粮食和物品后,除了满足部队行军需要,还把剩余大部分分给贫苦农民。同时,红军还加强宣传群众工作,并以自己的爱民行动感召群众,使群众纷纷起来支援红军。他们给红军当向导,作翻译,提供情报,为红军提供住所,安置、护理伤病员,收留失散红军。红军不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还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觉悟,更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
三是创造性地开展革命统一战线工作是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红军准备战略转移期间,红军领导人充分利用广东地方军阀陈济棠与蒋介石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与陈济棠进行谈判,并达成“借道”等秘密协议。长征开始后顺利经过广东。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统一战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我们从红军长征在广东前后的历史中再一次印证了这一重要历史启示。
回顾红军长征在广东的历史,我们将永远铭记红军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前进动力,我们要永世传承。
(此文是作者在广东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作者系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