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7-01-14 13:46:34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650011晏和国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医药有效率神经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650011) 晏和国 李 军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650011) 晏和国 李 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程变化及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手段有限,而众多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表明中医药在治疗DPN上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几年的DPN中医药临床治疗作一概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治疗 综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60%~90%[1],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夜间及寒冷情况下加重。《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9000多万[2]。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普遍认为其发生与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生长因子减少、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3]。目前西医在临床上对本病治疗有限,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众多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表明中医药在治疗DPN上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几年的DPN中医药临床治疗作一概述。

中医对DPN病名的认识

DPN是西医病名,虽然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相应的病名,但是古代医家对该病已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于“血痹”、“痿证”、“痛症”等范畴。现代医家对DPN病名各执己见。庞国明等[4]认为本病中医病名使用“消渴痹证”为宜。于世家教授在潜心研究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除微血管和微循环之外,神经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中医的“络脉”很类似,同时结合其发病及临床表现具有“久、瘀、顽、杂”的特点,认为其所表现的四肢末端麻木、疼痛,是典型的络病表现,故应将DPN归属“络病”范畴。张兰等[5]认为DPN属于中医“络损”范畴,并指出“络损”可能是DPN发生的关键病因。赵丹[6]则认为本病应属于“血痹”、“寒痹”范畴。但多数医家认为DPN划属中医“痹证”。

中医对DPN病因病机的认识

DPN是在糖尿病久治不愈,病程迁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多数学者对其病因病机看法不一。王延宾等[7]认为其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虚运血乏力,阴虚则血行艰涩,而成久病入络、久虚血瘀。刘雅静[8]认为血瘀络损是DPN发病的病机关键,病位在络脉,属于“络病”范畴。董彦敏[9]认为DPN的病因病机乃瘀血阻络、脾气虚弱、阴虚燥热、肾气亏虚等方面。葛红霞[10]认为DPN为是脾虚失运,阴精不化,痰浊内生,肺失通调,肾虚失藏,血瘀气滞,痰瘀互结,痹阻脉络所致。刘燕婉[11]认为DPN多发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为肝肾阴虚所致。由此可见,DPN发病病机与气阴两虚及血行瘀滞有关。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则是导致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并发症的主要的病因病机[12-13]。有文献研究分析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阴虚证、血瘀证、气虚证多见[14]。现代医家多认为,瘀血阻络是导致DPN的最重要因素,湿热、寒湿、痰浊等病理演变可见于不同的阶段,且其与肝、脾、肾脏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可归结为:气虚血瘀、气滞湿阻兼瘀、痰瘀互阻等。

DPN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中药汤剂专方治疗

中药汤剂在临床应用普遍,试验研究深入。高岑等[15]证明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改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上有明显优势。王松珍等[16]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DPN患者43例,有效率为90.0%。刘华珍等[17]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治疗DPN患者50例,结果显示:在中医证候、MDNS评分、肌电图方面效果明显。郑红等[18]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小陷胸汤化裁能降低DPN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修复神经损伤,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杨桦[19]在控制血糖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患者30例,总有效率96%。高志生等[20]予柔肝熄风通络汤(药物组成:白芍20g,天麻15g,当归10g,川芎10g,僵蚕10g,丝瓜络10g,白芥子6g,丹参20g,生甘草6g)干预DPN患者30例,并与甲钴胺片治疗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3.3%,症状积分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赵瑜等[21]用桂附地黄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为此方能改善肾气亏虚、肢体畏寒、麻木不仁的症状。陈海清等[22]予温肾健脾汤(附片12g,干姜9g,肉桂3g,桂枝10g,紫丹参30g,黄芪50g,太子参20g,葛根12g,当归8g,茯苓15g,白术6g,苍术8g,玄参12g,佩兰8g,蚕砂6g,桑叶12g,淮山药15g,甘草10g)口服治疗60例DPN患者,总有效率为88.5%。由此可见,中药汤剂在临床应用普遍,研究较为深入。多数医家对此都有独到的见解,能够“观其脉证,随证治之”,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2.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对DPN也有一定的疗效。沈晶等[23]运用糖脉灵胶囊治疗DPN患者50例,总有效率为96.0%,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SNCV均有提高,SOD明显升高。赵志祥[24]应用归龙丸治疗3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总有效率为91.2%。艾长明[25]将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结果疼痛及感觉异常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木丹颗粒、银丹脑心通软胶囊等中成药物也已被证明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微循环和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26]。王妮娜[27]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患者44例,总有效率为91.7%。康承君[28]等使用糖络理颗粒(黄芪、麦冬、当归、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丹参、钩藤、络石藤、鸡血藤、枸杞等)治疗DPN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88.3%。

由此可见,中成药对DPN有一定的疗效,其优点为现成可用,存储方便,可省去煎剂的煎煮过程,但是药物成分,药量比一成不变,不能灵活多变,随症加减,且研究样本数不足,理论不够完善,其临床疗效尚需更多研究。

3.中药注射液治疗

中药注射液治疗DPN有其独特的优势,其药效迅速,作用可靠,已被许多研究证实。陈晨等[29]予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同时加服维生素B1、谷维素药物治疗DPN患者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叶制剂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王晓华等[30]临床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显著。查镜雨等[31]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DPN患者36例,总有效率为93.33%。川芎嗪注射液能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治疗DPN疗效显著。董翠珍[32]研究发现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DPN疗效明确,明显改善DPN患者的自觉症状。中药注射液治疗DPN虽具独特的优势,但因注射疼痛,注射给药不方便,患者不易接受。其样本数亦不足,理论亦不够完善,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调和阴阳,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张诚等[33]采用针刺治疗65例DPN患者,选用膀胱经上的背俞穴和阳明经的穴位,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6%。陈丽等[34]应用针刺(关元、肾俞穴、胃脘下俞、三阴交、足三里、合谷、曲池)治疗DPN患者15例,针刺运用提插捻转使局部得气,虚补实泻,总有效率为83.3%。

针刺疗法独具特色,是中医疗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用得当则可取得神奇效果,且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5.其他中医治疗方式

邱晓堂[35]在常规降糖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方(大黄、金银花、苏木、薄荷、威灵仙、黄芪、牛膝)煎水倒入浴盆熏泡双脚,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改善。赵迪[36]用中药足浴治疗DPN 30例,与甲钴胺治疗作对照。结果2组DPN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3.3%和63.3%,说明中药足浴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严玮瑛等[37]证明温经通络散穴位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DPN疗效好,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张勤等[38]临床研究表明梅花针叩刺(至皮肤微红或微出血,阴络和阳络交替使用)可提高DPN的疗效。陈雄威等[39]认为放血可促进微循环,恢复神经血供,对治疗DPN也有一定疗效。

中药熏洗、足浴、穴位贴敷、梅花针叩刺、放血等临床报道日渐增多,但多为个案报道,疗效标准不统一,观察样本数不足,理论尚不完善,穴位的选取和临床的疗效尚需更多的实验研究。

结 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药对DPN的治疗和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中药治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治疗,在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增加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同时中医药治疗DP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缺少对中药作用靶点的相关分子学研究,其疗程长短不一、疗效评价标准各异、局限于小样本的临床实验、一些中药的安全性指标不明确等也限制着中医中药在DPN治疗上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建立大样本、多中心合理的临床设计实验研究,既能体现中医的特色,又能为医学界同行认同和量化,使DPN的诊疗规范化,开辟新的治疗药物和途径,利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扬长避短,筛选有效药物,进一步揭示中医药治疗DPN的疗效机制及中药作用靶点相关分子学研究,争取对DPN的防治有新突破。

[1] Petit WA,Jr.Upender RP.Medic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Clin Podiatr Med Surg,2003,20(4):671.

[2] YangW,Lu J,Weng J,et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Med,2010,362(12):1090.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19-121.

[4] 庞国明,闫镛,朱璞,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254-260.

[5] 张兰,陈盛业.DPN“络损”中医辨证属性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8):886-888.

[6] 赵丹.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30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4):28.

[7] 王延宾,胡艳芳,梁丽.益气化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J].四川中医,2007,25(10):56-57.

[8] 刘雅静.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3):198-199.

[9] 董彦敏.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思路简析[J].中医药学刊,2002,20(6):846-847.

[10] 葛红霞.从虚、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河北中医,2009,31(2):209-210.

[11] 刘燕婉.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J].甘肃中医,2009,22(9):21-22.

[12] 付旭彦,高惠娟.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河北中医,2009,31(8):1166.

[13] 王智慧,赵红心,谷小芳.龟象膏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4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1):1623.

[14] 魏军平,高嘉良,林兰.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中医证候的文献研究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10(10):1614-1617.

[15] 高岑,宋俊生,薛晓焕,等.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993-1000.

[16] 王松珍,付利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观察[J].中医学报,2012,27(4):510-511.

[17] 刘华珍,刘子亮.加味附子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51-53.

[19] 杨桦,刁志光.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6):63-64.

[20] 高志生,王旭.柔肝熄风通络汤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998-1000.

[21] 赵瑜,邢渊.桂附地黄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2):21-23.

[22] 陈海清,尹惠萍,张粟,等.温肾健脾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2):29-31.

[23] 沈晶,舒晓春.糖脉灵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74-76.

[24] 赵志祥.归龙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25] 艾长明.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7例临床观察[J].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012,(9):205-206.

[26] 孙盼盼,冯兴中.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吉林中医药,2015,35(5):156-158.

[27] 王妮娜,曾晓聪.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72-73.

[28] 康承君,唐彩艳.糖络理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兼瘀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4):48-49.

[29] 陈晨.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6):78-80.

[30] 王晓华,侯利君.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例[J].陕西中医,2013,34(10):1310-1311.

[31] 查镜雨,吴杰.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9):755-757.

[32] 董翠珍.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4):84-85.

[33] Zhang C,Ma Y,Yan Y.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0,30(1):13-14.

[34] 陈丽,梁凤霞,陈瑞,等.“标本配穴”针灸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4):178-181.

[35] 邱晓堂,张永杰.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4):74-75.

[36] 赵迪.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52-453.

[37] 严玮瑛,赵瑞玲.穴位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4):4511-4512.

[38] 张勤,李伟,吴桐,等.梅花针叩刺皮肤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4):39-41.

[39] 陈雄威,陈芳龙.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2):118.

Review of C 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TCM Therapy to DPN

YAN He-guo,LI Jun
(Kunming Mun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unnan 650011,China)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is one of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There haven′t been clear explanations on its course,causes and pathologicalmechanism.Currently,there are limit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methods to this disease.Many researche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suggest that there have been great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o DPN.This paper is to give a general review on recently relative clinical therapy to DP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treat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review

R255.4

A

1006-4737(2017)01-0066-04

2016-07-26)

昆明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糖周灵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编号:2015-2-S-02003)△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中医药有效率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神经”病友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51:13
各种神经损伤的病变范围
健康管理(2015年2期)2015-11-20 18: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