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育雏成活率措施

2017-01-14 16:00高伟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畜牧兽医站657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鸡场养鸡雏鸡

高伟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畜牧兽医站 657000)

浅谈提高育雏成活率措施

高伟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畜牧兽医站 657000)

决定整个养鸡生产成败的关键是育雏,笔者将11年来在指导小龙洞乡农户养鸡生产的实践中,运用的综合饲养管理和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总结出来,以供参考。

养鸡;育雏;成活率;措施

1 雏鸡来源及特点

1.1 雏鸡的来源

获取雏鸡的几种方式为:一是自繁自养。即自己饲养种鸡,交配、产蛋、孵化而得;二是从市场收购农户出售的出壳鸡;三是从具有种禽生产经营资质、声誉良好的大型种鸡场统一进苗。3种进雏形式各有优缺点。自己饲养种鸡交配、孵化雏鸡,对有效控制疫病十分有利,但养殖成本较大,交配、孵化等设施与技术要求较高;从集市收购农户孵化的出壳鸡,虽然成本低,但品种较杂,鸡苗整齐度差,且对疫病防控十分不利,发生疫情的风险增大;从大型鸡场进雏,鸡苗整齐,品种专一,引发疫病的风险相对较低,若配合饲养管理对提高育雏成活率十分有利。因此,建议不具备自繁自养的养鸡场或养鸡小区最好从具有种禽生产经营资质、声誉良好的大型种鸡场 (如广西桂林大发养殖有限公司或广东清远凤翔麻鸡发展有限公司等)统一进苗。

1.2 雏鸡的生物学特性

刚出壳的雏鸡一是神经调节机能不健全,特别是对体温调节较成年鸡差,对环境温度变化十分敏感,21d以后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步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二是胆小易惊,群居性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自我防御能力低;三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弱,对饲料营养要求全面,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弱;四是抗病力不强,稍不注意易发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五是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增重速度快;六是敏感性强,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即表现出病理状态。雏鸡这些生理特点决定只有加强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疾病防治等技术,才能提高育雏成活率。

2 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2.1 一看、二摸、三听选择优质雏鸡

一看,就是看雏鸡的整体情况和精神状态,选择大小均匀一致,反应灵敏,性情活泼,羽毛整洁,眼睛明亮,脐孔愈合良好,肛门无白粪,喙、腿、趾端正的鸡苗;二摸,就是将雏鸡抓握在手中,触摸膘情、骨架发育状态、腹部大小及松软程度。选择手感重、有膘、饱满、有弹性、挣扎有力的鸡苗;三听,就是听雏鸡的叫声,选择叫声响亮、清脆有力的雏鸡。

2.2 育雏用具及圈舍消毒

不管是已建并养鸡多年的鸡场还是新建鸡场,育雏前半月必须对育雏舍及育雏用具进行全面彻底清洗、消毒。在彻底清除鸡舍粪便污物的基础上,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墙壁、地面,然后用2~3%的烧碱溶液喷雾消毒,育雏用具如食槽、水槽等先彻底清洗后,再用0.1%的新洁尔灭进行洗刷消毒,然后关闭,禁止再次进入育雏舍。进雏前5~6d封闭门、窗和通风口,用福尔马林42ml/m3和高锰酸钾21g/m3进行熏蒸消毒,3d打开门、窗和通风口,通风换气2d,无福尔马林气味再用无味无刺激的消毒液喷雾消毒后,将育雏舍的温度升高到34℃,调试正常稳定后进雏。

2.3 育雏的饲喂和管理技术

2.3.1 饲喂技术

(1)初饮。出壳雏鸡的第一次饮水称初饮。一般是在出壳后24h内饮到水,最迟不超过36h。雏鸡到达育雏舍安放好后,先让其安静休息片刻,以适应育雏舍、育雏笼的温度环境,如温度适宜,0.5~1h后就可供水。饮水温度不宜过低,应在雏鸡到达前2h备好凉开水,加入饮水器预温,每100只雏鸡准备2~3个4.5L的自动饮水器,且摆放均匀,水温保持与室温相同。初饮时可在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同时加入电解多维或育雏补盐。并注意观察,及时挑出病、弱雏,单独饲养或淘汰。为预防雏鸡白痢,可在饮水中加入2000单位的青霉素 (日/只),能有效降低第1周雏鸡的死亡率。雏鸡初饮后,无论何时都不能断水,1周后可直接供给自来水。

(2)开食。雏鸡第一次采食饲料称为开食。初饮后2~3h,有1/3的雏鸡有啄食行为时便可开食。开食料用易消化且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配合饲料 (颗粒料)。开食初期可能只有一部分出壳较早的雏鸡啄食饲料,大部分雏鸡都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静卧休息,雏鸡醒后有饥饿感时会本能地寻找食物,仿效正在采食的雏鸡,一般1d左右全部雏鸡均能学会采食饲料。

2.3.2 管理技术

(1)温度。育雏期间温度必须适宜和平稳均匀,并随雏鸡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第1周育雏舍温度应控制在34~33℃, 第 2周 32~31℃, 第 3周 30~27℃, 第 4周 26~24℃,第5周23~21℃,第6周20~19℃。温度适宜,雏鸡在育雏舍内或育雏网上分布均匀,活泼好动,到处觅食;若温度偏高,则雏鸡饮水量增加,并远离热源;温度偏低,雏鸡饮水量降低,并紧靠热源扎堆、尖叫。

(2)湿度。育雏前10d应保持相对湿度65%左右,10d以后保持在55%左右较为妥当。湿度过低,雏鸡体内水分消耗过大,体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雏鸡口渴大量饮水,易造成腹泻。湿度过高,育雏舍潮湿,有害气体增加,并可过早诱发雏鸡球虫病。

(3)通风换气。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往往因呼吸、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散发大量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污染舍内空气,这些污浊空气如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浓度过大,新鲜空气不足时易引起雏鸡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雏鸡健康,从而降低育雏成活率。因此,育雏舍要加强通风换气,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供给新鲜空气。

(4)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促进雏鸡采食、饮水和运动,有利于雏鸡生长。1~2日龄的雏鸡必须采用人工补充光照,保证24h光照,3~4日龄的雏鸡每天保证20h光照,5~7日龄的幼雏每天保证18h光照,8~14日龄的幼雏每天保证16h光照,15~21日龄的幼雏每天保证14h光照,22~28日龄的幼雏每天保证12h光照,29~35日龄幼雏每天保证10h光照,36日龄以后每天保证8h光照。人工补光,根据雏鸡喜欢绿色和黄色的生理习性,采用有色光比白色光更利于提高育雏成活率。

(5)密度。饲养密度对雏鸡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密度过大时雏鸡拥挤,采食不均,生长发育参差不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甚至造成死亡;密度过小,育雏面积和设备不能充分利用,造成浪费。所以,育雏饲养密度要合理,一般0~6周龄的雏鸡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还应根据饲养方式、季节变化、管理技术和鸡的品种等灵活掌握。

2.4 疾病综合防治

2.4.1 消毒

育雏期一般常用百毒杀1:3000或新洁尔灭1:1000或易克林1:600的消毒液带鸡喷雾消毒。一方面增加育雏舍湿度,另一方面可有效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对控制呼吸系统疾病作用明显。

2.4.2 免疫接种

雏鸡的免疫接种是有效控制鸡群发病的重要措施。根据鸡群来源,结合本场实际和当前疫病流行状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一般肉鸡免疫程序为:1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疫苗 (从正规种鸡场引进的鸡苗场方已免疫,不必再免疫),7日龄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14日龄接种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疫苗,21日龄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52疫苗,25日龄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 (进入夏季前1个月可接种鸡痘疫苗),30日龄接种新城疫Ⅰ系或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疫苗,36日龄接种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以上免疫程序为小龙洞乡规模养鸡场或养鸡大户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每种疫苗的使用均参照使用说明进行。

2.4.3 药物保健

雏鸡预防用药原则:一是选择敏感药。如霉形体选择支原净 (泰妙菌素)、恩诺沙星,球虫选择氯苯胍、球虫清、土霉素或磺胺类,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选择喘咳停、青霉素、林可霉素等。二是大群投药预防可采用原粉饮水或拌料,其优点是成本低,经济实惠,但原粉刺激性大;小群投药预防一般采用制剂,尽管制剂成本较高,但吸收较好。三是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鸡群,在用药时应合理配伍,以免顾此失彼。四是注意交替、穿梭用药,不可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以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在预防用药时应按照每种药物的使用说明,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小用药剂量和延长或缩短用药疗程。

总之,提高育雏成活率是决定整个养鸡成败的关键,笔者从2000年参与昭阳区农业局在本乡宁边村开展畜牧扶贫养鸡工程以来,便一直从事指导农户的养鸡生产,在11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综合运用上述饲养管理措施后,全乡培养出养鸡能手31人,育雏成活率由11年前的71%提高到现在的96%,且全乡的规模养鸡场或养鸡大户由11年前的0户增加到现在的11户,并辐射带动300多户农户从事养鸡生产,不但解决了部份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增加了养鸡户的经济收入,同时为保证昭阳区城市“菜篮子”供应作出积极的贡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鸡场养鸡雏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乾元浩杯”全国优秀青年鸡场海选公益活动河南站启动
食醋可防鸡病
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