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17-01-14 08:10王强刘莉
中医药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结果表明病机疗程

王强,刘莉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王强1,刘莉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现代医学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单纯应用西药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血脂,不仅副作用多,依从性也较差。而传统中医药在治疗代谢综合征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受到广泛的认可。从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佐。

代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MS)发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MS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要远高于非MS的患者,故对于MS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对于MS的治疗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中医药的治疗得到了满意的疗效。MS是西医学的新兴病症,对于中医学也是新的领域,故无确切定义和名称,而是依据临床症状归为“眩晕”“消渴”“肥胖”等证的范畴。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于MS治疗的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中医学对MS病因病机的认识

近些年研究表明,饮食不节、脏腑虚损、禀赋不足是引起MS的主要病因所在。1)脏腑虚损。林士毅认为肝郁脾虚是MS的重要成因。脾虚运化无力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华物质加之输布失常,使物化不正,水谷反成膏脂、痰浊蓄积体内,久则酿成本病。肝郁气滞,久则失于调达,使全身气机逆乱,气郁化热,热消肌肤,病发消瘅[1]。杨宇峰等认为,脾肾为人体一身之本,两脏亏虚则水饮失运,酿生痰浊瘀血,流溢皮下,阻于脉道,久而气血阴阳受损出现MS的症状[2]。2)禀赋不足。隋艳波等认为,MS是先天禀赋不足与后天生活方式不良共同影响下而发为本病,先天肾精不足、体质虚弱更容易患为此病是重要的内在因素[3]。吕崇山认为,禀赋虚弱则肾精不足,元气无力,脏腑功能虚弱易患本病[4]。3)饮食不节。谢维宁等认为,长期过食肥甘、暴饮暴食导致脾胃运化失调、水谷纳运失司,久则酿生膏浊蓄积脏腑发为本病[5]。顾颖杰等认为,多食少动亦为重要的使动因素,嗜食肥甘厚味又食量无节制则脾失健运转为膏浊布于机体腠理、脏腑发为本病[6]。

1.2 西医学对MS病因病机的认识

虽然M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王芳等认为,有部分基因及其基因的多态性与MS的发病密切相关[7]。FABP-2、视黄醇结合蛋白4、激素敏感脂肪酶、Angptl、GCKR/、SREBP、IRS-1、FOXC2基因是已被发现的相关性基因。这些基因参与到了MS各组分的形成当中。李小英认为,MS发病的核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IR)[8]。IR所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升高,而FFA又可进一步加重IR,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血清中过多的FFA可促进肝糖输出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最终导致MS的发生。吴南楠认为,肥胖和炎症是导致MS的重要因素[9]。其中内脏型肥胖最为突出,肥胖形成后脂肪细胞释放大量脂解产物,其中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酯可从多方面影响机体代谢,进入肝脏的FFA可使抑制糖原利用,降低肝内胰岛素受体数量形成IR。外周组织中的FFA可降低葡萄糖利用率,形成外周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亦可释放多种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这些因子可影响胰岛素的信号传导进而帮助形成IR。

2 中医药治疗MS研究进展

2.1 中药复方对MS的治疗

中药复方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情况灵活加减,能够较为全面的调节MS患者的气血阴阳,故临证收到了较好的疗效。1)肝郁脾虚证。主症:胃脘或胁肋胀痛,食少纳呆,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善太息,肠鸣矢,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周英选用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每日1剂,3周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4%,且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10]。熊莉华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MS,每日1剂,治疗3个月。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08% 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8.57%[11]。2)痰湿蕴结证。主症:咳吐痰多,胸脘痞闷,呕恶,眩晕,体胖,舌苔腻,脉滑等。刘洪双应用加减黄连温胆汤进行治疗,每日1剂,4周为1个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优于对照组的基础治疗71.43%[12]。张耀庭选用苍术二陈汤加味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在腹围、血压、BMI指数、血糖、甲状腺素、C肽等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3]。3)肝胃郁热证。主症:胸胁或胃脘胀满,口干、口苦,烦躁易怒,食欲旺盛,口渴多饮,便秘或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田颖欣应用疏肝清热方治疗MS,每日1剂,疗程为8周。结果表明,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血压、血糖水平,改善患者IR抵抗状态,且优于对照组[14]。车慧应用清热降浊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实验组52例口服中药治疗,每日1剂,疗程4周,对照组57例口服二甲双胍,2片/日,1日3次,治疗4周。结果表明,治疗组中医症候明显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及IR抵抗指数明显下降[15]。4)痰瘀互结证。主症:形体肥胖,胸腹痞闷或胸闷如窒,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舌紫暗或有癍点,舌下络脉青紫,舌苔腻;脉弦滑或结代。王兵等应用疏肝活血化痰方治疗痰瘀互结型MS患者,每日1剂,8周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糖、血压、BMI指数、血清胰岛素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6]。姜锐应用复方丹参饮治疗痰瘀证MS,每日1剂,共治疗4周。结果显示,复方丹参饮能明显降低血脂、血糖、血压、腹围水平,改善患者症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17]。

2.2 中药注射液对于MS的治疗

将传统的单味或多味中药应用现代技术将其制成注射剂可迅速发挥中药效力,而且疗效确切安全,故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龙利等将64例代谢综合征伴有肾脏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肾康注射剂8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40 ml,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治疗后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18]。余秀兰等将MS高血压病患者49例分为两组,其中甲组26例应用厄贝沙坦口服联合黄芪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共14天,乙组23例单纯应用厄贝沙坦口服。结果表明,治疗组血脂、血糖、血清胰岛素、内皮素水平及IR指数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19]。向芳将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干预、西药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葛根素注射液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5天为1个疗程。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血脂、血糖、血压水平[20]。桃树高等经过大鼠实验表明,葛根素对MS-T2DM大鼠产生类似二甲双胍样的作用,故可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胰岛素受体明感性,达到降糖调脂的作用,并且实验表明其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21]。巨雅平等对68例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蕲蛇酶注射液0.75 U溶于生理盐水250 mL~500 mL液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22]。 郭凯霞等认为,蕲蛇酶可调节MS患者的微循环系统,促进胰岛、肝脏、肌肉等胰岛素靶器官的微循环,并且调节胰岛素合成、分泌和利用[23]。

2.3 针灸对于 MS 的治疗

针灸作用于人体可疏通人体经络,调整气血阴阳,激发人体自我调节能力,故广泛用于MS患者的治疗。孙玉秀应用针灸疗法治疗MS,选取天枢(双侧)、中脘、下脘、大横(双侧)、带脉(双侧)、梁门(双侧)、气海、足三里(双侧),配穴:脾虚痰湿:丰隆(双侧),水分;胃火亢盛;曲池(双侧),内庭(双侧);肝郁气滞:太冲(双侧),期口(双侧),隔日1次,1周3次,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实验结果表明,血脂、血糖、血压水平及BMI指数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4]。陈芹梅等应用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MS高血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降血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5]。王少锦等应用针刺法干预治疗MS并观察其对脂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对照组39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7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穴位选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痰湿壅盛偏盛者配丰隆、阴陵泉;脾肾阳虚者配关元、命门;痰(瘀)热互结明显者配内庭、太冲。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疗效优于对照组[26]。陈杰等采用针灸疗法治疗MS,并观察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西药组39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针药组37例在西药基础上应用针灸进行治疗,穴位选取膻中、中脘、关元及双侧的天枢、支沟、足三里、脾俞、肝俞、肾俞。实验结果表明,针药组可明显改善患者BMI指数、改善IR状态、降低血脂、血糖水平,故针灸对于纠正MS糖脂代谢紊乱状态具有一定帮助作用[27]。马晓蕾等应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早期MS患者,对照组30例仅予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予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募穴取中脘、水分、滑肉门、天枢、大横、气海、水道;背俞穴取肝俞、脾俞、肾俞,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血糖、血脂水平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8]。李媛媛研究发现,针刺可上调大鼠脂肪组织PPARy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脂肪细胞分化与凋亡,减少大鼠的摄食量并促进产能,抑制白色脂肪组织脂蛋白酯酶的活性进而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29]。王栩等应用大鼠研究针刺对T2DM大鼠IR及胰岛β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实验将大鼠分为空白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及模型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并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针刺组给予针灸干预治疗4周,每周观察大鼠的体质量、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实验末摘取胰腺,做HE染色,观察胰岛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可有效降低大鼠空腹及餐后血糖,调节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控制大鼠体质量,并且改善胰岛结构及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30]。

2.4 中西医结合对于MS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全面发挥中医与西医各自的优势并且相互补充与完善,为临床治疗MS提供了新的思路。邱娅等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MS,对照组42例给予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控制体质量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调养1年,包括起居、精神、运动、中药药物、经络、饮食。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腰围、血压、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优于对照组[31]。古剑应用黄连温胆汤合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MS,对照组60例应用基础治疗加西药口服,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结果表明,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2]。陈青对68例高血压合并MS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34例选用常规降压、降糖药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涤痰逐瘀汤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33]。

3 问题与展望

MS的各组分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且对于机体其他多个系统均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故对于MS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现代医学对于M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上也是单一应用西药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在治疗MS方面,可对患者进行整体辨证论治,全方位的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并且对MS有确切疗效的药物还可制作成注射液,这样可以使治疗更加方便、高效、廉价[34-39]。但中医药治疗尚存在诸多问题,如目前为止还没有对MS形成统一的证候命名、辨证论治及诊断标准,对于MS病因病机还未达成共识,治疗方面多是各医家各持己见,自拟方剂进行治疗,尚未达成统一的治疗标准。故在今后的研究当中应以名老中医经验方剂为基础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展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中医药研究,以研制出廉价有效的治疗药物。并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明确MS的中医病因病机,明确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为更好的中医药治疗奠定基础。

[1] 林士毅,李赛美,方剑锋.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探讨[J].新中医,2010,42(5):1-2.

[2] 杨宇峰,陈红谨,石岩.代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结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25-26.

[3] 隋艳波,张魁魁,李军,等.代谢综合征虚痰瘀热病因病机浅析[J].中医药信息,2015,32(3):79-80.

[4] 吕崇山.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探讨[J].中医药信息,2015,32(3):79-80.

[5] 谢维宁,杨钦河,纪桂元.代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16-717.

[6] 顾颖杰,王晖.代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22-23.

[7] 王芳,念馨,李红.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7):1267-1268.

[8] 李小英,黄韵.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1):915-916.

[9] 吴南楠,李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1):95-96.

[10] 周英.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8):29-30.

[11] 熊莉华,李振杰,朱立群.从肝郁脾虚论治代谢综合征51例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1):23-24.

[12] 刘洪双,隋艳波,刘莉.加减黄连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痰湿蕴结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0):1837-1838.

[13] 张耀庭.苍术二陈汤加味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12-14.

[14] 田颖欣.疏肝清热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36-41.

[15] 车慧.清热降浊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肝胃郁热证)临床研究的亚组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1-2.

[16] 王兵,霍清萍,李金菩,等.疏肝活血化痰方治疗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69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2):25-26.

[17] 姜锐.复方丹参饮对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左心功能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28-32.

[18] 龙利,卢远航.肾康注射液治疗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46-47.

[19] 余秀兰,赵华云,陈伟强.黄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伴MS高血压患者血内皮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07,22(2):81-82.

[20] 向芳.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代谢综合征6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11):48-49.

[21] 陶树高,潘竞锵,邝少松,等.葛根素对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血糖,血脂的影响[J].中国药业,2008,17(7):10-11.

[22] 巨雅平,尚文成.蕲蛇酶注射液在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09,21(2):100-101.

[23] 郭凯霞,朱兆恩,高华,等.小剂量蕲蛇酶联合足量胰岛素治疗肥胖中青年的2型糖尿病[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0):868-869.

[24] 孙玉秀.针灸干预腹型肥胖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探索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20-25.

[25] 陈芹梅,宋俊,张滨农,等.化痰祛瘀方配合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高血糖60例[J].河南中医,2012,32(10):1328-1329.

[26] 王少锦,李青,李梅,等.针刺干预代谢综合征脂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4):314-315.

[27] 陈杰,邢海娇,李青,等.针刺对代谢综合征糖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针灸,2017,37(4):361-362.

[28] 马晓蕾,郑利芳,陈海玲.俞募配穴针刺法对代谢综合征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6):1361-1362.

[29] 李媛媛.针刺“带脉”穴防治代谢综合征大鼠腹型肥胖及其对内脏脂肪PPARY/P表达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98-102.

[30] 王栩,张智龙,杨元庆,等.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形态学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45-46.

[31] 邱娅,马富春,刘俊.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86例[J].陕西中医,2013,34(4):451-452.

[32] 古剑.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互结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4):1014-1015.

[33] 陈青.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34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3):444-445.

[34] 陈丽如,刘源,张嘉琰,等.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管损伤预防及治疗的干预机制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7,34(3):39-44.

[35] 马育轩,于国强,张洪财,等.针刺配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7,34(2):71-74.

[36] 仲维莉,邹国良,刘莉,等.黄连温胆汤加减对代谢综合征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4,42(4):66-68.

[37] 刘莉,芦晔,许峰锐.大豆异黄酮对膳食诱导型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血清瘦素及FFA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2,40(5):85-87.

[38] 刘莉,邓晓威.黄连温胆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及血管粘附因子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2,40(4):29-31.

[39] 赵娜,刘莉,隋艳波.代谢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与尿微量白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J].中医药学报,2015,43(4):123-125.

TreatmentProgressofMetabolicSyndrome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WANG Qiang1,LIU li2*

(1.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2.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is mainly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s in modern medicine,but it has more side effects and poor complianc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s widely recognized. This stud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from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treat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CM.

Metabolic syndrome;TCM treatment;Research progress

R285

A

1002-2406(2017)06-0142-04

王强(1991-),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

刘莉*(1960-),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

2017-07-16

修回日期:2017-08-10

猜你喜欢
结果表明病机疗程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病机思辨与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指标述评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
女性体重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