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乃礼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述要

2017-01-14 15:40陈卫建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莪术流性气滞

陈卫建

杭州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姚乃礼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述要

陈卫建

杭州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证经验 姚乃礼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最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1]。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胃部饱胀,饭后加重,有胃痛,拒冷食,呕吐,反酸,打嗝,烧心,恶心,便秘,无食欲等。姚乃礼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临床40余年,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下面作一介绍。

1 病因病机

古代中医文献虽然没有记载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名,但对其症状、病机和诊断已有许多认识,《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本病多归属中医学“胃脘痛”“呕吐”“胃反”“呕逆”等病范畴,与《内经》所述“呕胆”“胆瘅”相似。姚乃礼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与情志不舒、饮食劳倦和手术损伤有关,其主要病机为胃失和降,是以脾胃为本、肝胆为标的本虚或本虚标实之证。

1.1 脾胃虚弱是根本原因:《医学求是》云:“肝木赖脾土之升,胆木赖胃土之降。”若长期饮食不节,或寒温不适,劳倦过度,或手术损伤,导致脾胃虚弱,使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可致胆气不降,逆而犯胃,出现胆汁反流之症。清代名医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云:“甲木之升缘于胃气上逆,胃气上逆缘于中气之虚。”

1.2 肝胆脾胃功能失调是主要病机: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位在胃,其因在胆,其源在肝。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和脾以升为用,胃和胆以降为和,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胆气的下降,胆汁的正常疏泄有赖于肝的疏泄、胃的和降以及脾的健运。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胃胆手术等因素均可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进而出现胆汁不能随胃气下降,上逆于胃,伤及胃腑,产生胃痛、腹胀、呃逆、口苦等症状。诚如《医学求是》云:“肝木不升则克脾土,胆木不降则克胃土。”治疗应以疏肝利胆、调理气机、健脾助运、和胃降逆为主要大法。

1.3 湿、热、瘀是主要致病因素: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大多有肝胃气滞和湿热中阻症状[2]。因胃胆手术可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甚至粘连而致气滞血瘀,气滞则胃气不降、胆气不舒,气血壅滞则幽门“水泵”功能受损,胆汁无所制约,当降不降而逆流入胃。又因饮食不节可积滞化热,湿热壅遏,熏蒸肝胆,木气横逆,克犯胃腑而发病。临床上用疏肝理气法、活血祛瘀法和清热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往往会取得较好疗效,这也反证了湿、热、瘀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2 治则治法

2.1 疏肝胆,调气机:肝主疏泄而调情志,性喜条达,具刚柔曲直之性,肝木冲和,气机畅达,即气血平和。若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则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气郁结,气郁又可导致湿、痰、食、热、血等诸郁,变生多端。而肝和脾胃关系密切,五行中分属木和土,肝能够促进脾胃的运化。肝气郁结,势必克伐脾胃之土,致脾胃受纳和运化失司,痛、胀、呕、嗳诸症叠起。因此,姚乃礼教授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尤其注重疏肝胆以解郁缓急,调气机以促进脾胃运化。临床上常常使用柴胡、郁金、枳壳、香附、佛手、八月札等。针对肝体阴而用阳,故又配以味酸之白芍以柔肝敛肝。

2.2 健脾土,助中运:《医学津梁》云:“五脏之有脾胃,犹五行之有土也。五行无土不能成五行,五脏无脾胃不能资五脏。脾胃者,五脏之本也,饮食入脾胃而精气行。”认为疾病的发生与脾胃密切相关。《脾胃论》亦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姚乃礼教授深领此意,认为凡察病者,必先察脾胃之强弱,凡治病者,必先健其脾土,主张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应施以健脾土,助中运。盖脾胃乃五脏之本,实则气血生化不断,百病易除,反之,则气血生化乏源,病难康复。

2.3 祛瘀血,通胃络:胃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为气机升降枢纽。《临证指南医案》云:“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姚乃礼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程日久,反复难愈,正气亏虚,久病入络,气血受阻,因虚致实,瘀阻胃络,虚瘀并存。治疗宜益气和胃,化瘀止痛。在益气和胃基础上加蒲黄、五灵脂、丹参、郁金、莪术、延胡索、桃仁、红花等,以改善胃粘膜微循环状态,增加胃粘膜血流,纠正病变局部的缺血、缺氧和营养代谢障碍,促进炎症的吸收。

3 用药特点

3.1 注重整体,有的放矢:姚乃礼教授认为,脾胃盛衰与五脏的病机转化密切相关,治疗脾胃病应与病人机体的整体互参,才能把握其病变根本。强调在遣方用药时,不仅要辨清同一症状的不同特点,还应善于从病人的整体出发,参考其体质强弱、气候环境等确立治则,选药施治。体质虚的人,要适当加补益药,雨季要适当加化湿药,立春时节要适当加疏肝药,立夏时节要适当加清暑药等。

3.2 注重轻灵,不伤脾胃:姚乃礼教授主张用药轻灵,药当适量,不能药过病所。药不在多,用之宜当,补偏救弊,中病即止,以尽量减少脾胃的负担,处处留意勿伤脾胃之气。注意药物配伍,选药讲究润燥适宜,寒温有制。对于苦寒峻攻之剂应慎之又慎,不可妄施。即使应用补益之品也当宗叶天士“胃以喜为补”之旨,以喜为界,力求避免刚阳太过,以伤胃阴,阴柔滋腻,以碍脾土,一味蛮补,有害无益[3]。

3.3 注重通补,升降有节: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只有保持舒达通降之性,才能奏其纳食运化之功。姚乃礼教授临证用药时刻保持脾胃升降有节,无论为胀为痛、属寒属热、在气在血、偏虚偏实,均应在辨证基础上投以通降之品,并常常升提与和降并施,通补并用。气虚者以党参、白术、黄芪为主;阴虚者以生地、麦冬、沙参、白芍、乌梅为主;气滞者以枳壳、佛手、木香、砂仁、香附、绿萼梅等为主;血瘀者予丹参、郁金、莪术、蒲黄、五灵脂等;湿重者予苍术、厚朴等;湿热重者予黄连、黄芩等。对于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选用半枝莲、虎杖、莪术、石见穿、藤梨根等;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加黄连、蒲公英等。

4 验案举隅

蒋某某,女,50岁。2015年12月5日初诊。主诉:上腹部疼痛伴反酸、烧心反复发作半年,加剧1个月。患者于2015年5月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反酸、烧心,曾到某医院就诊。胃镜检查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理示:慢性活动性胃炎伴局灶上皮肠化。经住院治疗,服用潘托拉唑纳、瑞巴派特等治疗后,症状改善。后又复发,而且最近1个月症状加剧,服西药无效,来院寻求中医治疗。刻下诊见:胃脘部胀痛不适,嘈杂,烧心,时有嗳气,胸闷,神疲乏力,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多梦易醒,大便干结。舌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局灶上皮肠化。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处方:柴胡、法半夏、橘络各12g,北沙参、郁金、白术、蒲公英、合欢花、藤梨根各15g,云苓、太子参、全瓜蒌各20g,莪术、川连、白芍、枳壳各10g。每日1剂。服药2周后,症状改善,继续服用原方。2016年3月16日二诊:自觉胃脘部胀痛不适,嘈杂,烧心,时有嗳气,神疲乏力,口干口苦等症状明显改善,偶有脐周疼痛,胸闷,纳差,眠略差,大便正常,小便少色黄。舌质偏黯、苔薄黄,脉弦细无力。处方:柴胡、法半夏各12g,云苓、太子参各20g,橘叶、合欢花、藤梨根、郁金、白术各15g,生蒲黄、五灵脂、白芍、莪术、川连各10g,炒枣仁30g,甘草6g。每日1剂。5月12日三诊:胃脘部胀痛不适,嘈杂,烧心,嗳气,口干口苦,脐周疼痛等症状消失,神疲乏力明显改善,食欲好转,睡眠明显改善,大便服药时正常,停药后仍干结,小便少色黄,自觉胃中有气体滚动。舌质淡红、苔白偏腻,脉沉弦。5月11日某医院胃镜检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示:局灶未见上皮肠化。处方:白术15g,云苓、黄芪、太子参各20g,佛手、川连、陈皮、当归各10g,法半夏、橘叶、合欢花各12g,木香、砂仁、甘草各6g。每日1剂,巩固疗效。随访至今,生活工作正常。

按语:本病例所表现的症状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有关。肝郁气滞故见胃脘部胀痛不适,肝胃不和;气机逆乱即出现嘈杂,烧心,嗳气,口干口苦;肠道气滞,传导失司则大便干结。治疗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郁金、橘络助柴胡理气疏肝;白芍柔肝敛肝,兼制约柴胡温燥之性;半夏、白术、云苓、瓜蒌益气健脾渗湿;太子参、北沙参滋阴润燥;川连、蒲公英清热解毒;合欢花宁心安神;莪术、藤梨根化瘀散结,抗肠化。全方很好体现了“疏肝与和胃”相结合,抓住肝郁气滞、肝胃不和之病机,用药精确,因此,疗效较为满意。二诊时针对患者出现脐周疼痛,加生蒲黄、五灵脂,增加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三诊时症状基本消失,检查指标趋于正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益气健脾和胃,进行善后调理,以巩固疗效。

[1]朱初良.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8):618-619.

[2]王体华.钟坚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269.

[3]孙丽霞,陈维,王丽华,等.基于单兆伟教授临证医案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用药经验解构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9):3315-3317.

2016-10-07

猜你喜欢
莪术流性气滞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