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资生经》发灸疮要旨浅析

2017-01-14 13:37杨丹红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疮面调护王氏

徐 璐 杨丹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针灸资生经》发灸疮要旨浅析

徐 璐 杨丹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针灸资生经 发灸疮 化脓灸 中医学术发掘

《针灸资生经》由宋代王执中(今浙江瑞安人)编撰而成。书中灸法内容全面,对灸疮的处理及治疗方法尤为独到,其后的针灸著作如《针灸大成》《针灸集成》等中的灸法及灸疮内容,多出自本书。化脓灸,又名瘢痕灸,最早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已有记载。化脓灸治疗疾病起效的关键在于灸疮是否透发,甚至被视为疾病转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针灸资生经》引《下经》云:“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因此古代医家发明了诸多促发灸疮的方法,采取人为干预措施来促发灸疮。现代的化脓灸虽然在促发灸疮方法上不尽相同,但其原理如出一辙。

1 促发灸疮的方法

1.1 引起疮面感染:王氏引《针灸甲乙经》“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的方法,将旧鞋底烤热,然后热熨灸疮,持续运用此法三天,便可使灸疮发出。现代看来,通过污染疮面,大大增加了其感染的几率,从而促发疮面化脓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2 外用刺激性物体:王氏结合当时众多医家的临床经验及个人运用心得,指出“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煻火中煨熟,拍破热熨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即用三五根去皮的葱茎,放在带火的灰中煨熟,在灸疮上拍打十余次,灸疮在两三天内便可化脓;亦可“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即频繁用生麻油来点发局部,促使局部化脓;或者“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即用皂角煎水,待其冷却后,再将皂角水频繁地点刺局部等诱发灸疮的方法。

1.3 增加灸量:王氏还列举了一例自身尝试促发灸疮的过程,“予尝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灸两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灸左足一壮,遂发两月。”证明施灸量的多少对促发灸疮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以上几种化脓灸的方法外,王氏在书中进一步提出应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辨证地采用不同的促发灸疮的方法,如云:“有恐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气血故也,盖不可一概论也。”

2 灸疮的调护

2.1 洗灸疮:即用清洗灸疮的方法来调护疮面,如《针灸大成》云:“古人艾灸柱大,便用洗法。”对于施灸量大、刺激量大、疮面较大、不容易愈合的灸疮采用此法,《针灸资生经》载:“凡著灸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煎汤温洗疮周回约一二尺,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自然疮坏疾愈。”是指用赤皮葱及薄荷煎水,温洗疮口及周边一二尺范围的皮肤,以加快疮口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得经脉通畅,则疮口自然就可愈合;风气是指邪气,驱逐邪气则可使疮口避免感染。洗灸疮可达到祛邪气外出的作用,所以可以加快疮口的愈合。王氏还根据疮口在愈合过程中的不同状态,辨证运用不同的洗护方,“若灸疮退火痂后,用东南桃枝、青嫩柳皮煎汤温洗,能护疮中诸风。若疮内黑烂,加胡荽煎,若疼痛不可忍,多时不较,加黄连神效。”诸风是指机体正气,若疮口结痂,则用东南桃枝、青嫩的柳树皮煎水温洗,便可保护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快疮口的好转。若疮口发生糜烂,疮面发黑,疼痛难忍,则加胡荽及黄连煎洗,效果非同凡响。

2.2 贴灸疮:王氏提出在疮口贴敷不同的敷料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指出因时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凡贴疮灸,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棉,冬用兔腹上白细毛,猫儿腹毛更佳。”并指出,当时有人为求取材方便,很多人用膏药贴敷疮口。贴膏药之后,脓毒则往体内吸收,不利于疮口的痊愈,如言:“今人多以膏药贴之,日三两易全不疼。但以膏药贴则易干尔。若要脓出多而疾除,不贴膏药尤佳。”

3 结语

《针灸资生经》是一部具有较高文献价值、临床价值的针灸专科书,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其对促发化脓灸的方法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并对灸后的调护,提出了新颖的治疗思路及方法。后代医者可以通过此书更充分地了解化脓灸,并结合对化脓灸的现代研究,为临床化脓灸的运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017-03-18

# 通讯作者:杨丹红,E-mai l:yangching88@163.com

猜你喜欢
疮面调护王氏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基于慢性疮面刍议脓的辨治❋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关注王氏药罐治病更防病 金牌口碑健康养生好项目
现代营销联手王氏药罐 共同开拓大健康项目市场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中医按摩市场潜力大 王氏推拿让你更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