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猛 (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畜牧兽医站 401236)
一例鸡曲霉菌病诊断报告
但猛 (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畜牧兽医站 401236)
曲霉菌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为有效防治鸡曲霉菌病的发生,从发病特点、症状、诊断和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有效预防鸡曲霉菌病的发生。
鸡曲霉菌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控措施
曲霉菌病是频发于雏鸡的曲霉菌引发的致病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肺部和气囊上发生炎症,形成小结节,故也称鸡曲霉菌性肺炎。长寿区某鸡场在2016年夏季发生本病现报告如下。
长寿区某鸡场在2016年8月,从外县饲养场引进京雏鸡 (10日龄)2500只。饲养至8月15号,有120羽雏出现呼吸不畅、喘气频率加剧病态,并伴有痢疾等症状,发病后户主曾对病鸡注射链霉素,在未发病的鸡群饲料中添加土霉素进行预防,一周后中毒症状消失,在整个发病期总共有124只鸡发病,死亡98只,发病率为5%,死亡率79%。
大部分发病鸡为4~12d的雏鸡,肉髯紫色,口渴,缩头闭目,头向后仰,嗜睡,2~7d死亡。慢性成年鸡生长缓慢,发育迟缓,消瘦。常见的一侧眼睛有真菌性眼炎,结膜充血肿胀,有浆液性分泌物,严重者眼睑奶酪样凝块。有些鸡能量缺乏,少吃食物或不吃,不爱运动,翅膀下垂,羽毛松散紊乱,有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鸡颈僵直,张口呼吸,摇头打喷嚏,可听到水泡声。鸡体温度43℃左右。
肺部肿胀,有粟粒大至豆粒大白色或灰黄色的真菌结节,触感柔软而有弹性,如橡胶状,切成轮后分层同心结构,中心为奶酪状物质,含有大量细菌丝。气囊膜是点状和局灶性混浊,增厚,分散在黄白色真菌结节中。肝、脾、肾、卵巢等可看到数量不等圆形、中心轻微突起,中间凹陷绿色,边缘白色,表面是绒毛状真菌。在气囊的肺表面、胸部和腹部浆膜可见针尖至黄豆粒大小的结节,淡黄色,硬度如橡胶状,切开结节,可见乳酪状中心,坏死组织含有少量细菌体在气管和气囊表面形成灰绿色霉菌斑。口腔,咽,食管黏膜等也有板栗大小结节。
取病变结节的中心菌丝体少许,置于载玻片上,加盐水1~2滴,用针破病料加盖片显微镜观察,可见菌丝体。用马铃薯培养基接种疾病材料,培养几天后出现烟曲霉菌落。
鸡败血霉形体主要感染4~8周龄的雏鸡。鼻腔中有黏液鼻液,呼吸时有明显的啰音,发展到病情后期眼睑出现肿胀,眼部凸起,可分离出霉形体,取病料接种7日龄的鸡胚黄囊内,5~7d后死亡,检查死胚本病未分离出霉形体。
对发霉的垫料进行彻底清理,鸡舍内的地面用干净的水进行冲洗,然后用5%的苛性苏打水进行消毒。并将病鸡进行网上饲养,解除接触发霉垫草的机会。
每100只鸡用50万单位的制霉菌素,拌料喂给,每日早晨和晚上用药2次,每2~3天一次,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鸡用链霉素肌内注射,每次2.5万单位每天2次,对鸡的饲料加土霉素粉连用7d,发病效果非常好;根据比例1:2000制备硫酸铜水供鸡饮用。可有效控制鸡曲霉病的传播;对于病鸡腹泻、体重减轻等特点,用盐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糖20g,溶于1000ml冷水,配成口服溶液。自由饮水,既可补充体液,又可解决脱水,增强热应激,辅助药物治疗,效果好;刚孵出来的小鸡不能供给VC,2周鸡需要加入VC,尤其存在应激的条件下。剂量可按照100只鸡加100~200mg,通过拌料或加水饮用以增强抗病能力。要注意控制并发或继发性细菌性疾病,如葡萄球菌可使用阿莫西林加水饮用,药物效果好。
(1)阴雨天气引起饲料和垫料发生霉菌变质是引发鸡曲霉菌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持鸡舍内干燥和干净的环境卫生是有效的防控该病的办法。
(2)中草药方剂也能对本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鱼腥草100g、蒲公英50g、筋骨草25g、桔梗25g、山海螺50g,加水煎汁,供200羽10日龄鸡群一日饮用。连用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