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欢欢,孙增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中医古籍对普通感冒的认识衍化
杜欢欢,孙增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感冒病名始见于宋代,其相关论述和记载散见于历代伤寒、温病类著作。本文就其病名和病因病机的认识发展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今后对感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感冒;病名;病因病机
中医外感病学术体系的建立以仲景《伤寒论》为标志,此后在温病学与伤寒学的寒温之争中不断发展,对外感病的认识也从模糊的广义伤寒逐渐细化为各类外感病。其中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疾病,但由于其病名出现时间较晚,在中医古籍中的使用率不高,相关论述未能从伤寒温病类著作中独立出来。笔者试将中医古籍对普通感冒病名和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梳理,以探讨其发展规律。
在《黄帝内经》中感冒尚未作为独立病名出现,但与之相似病症的描述较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为病发寒热”,《素问·脉要精微论》“风成为寒热”,《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等,都是将寒热作为症状提出的。《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则是将寒热作为一种病名,其描述与感冒颇为类似。书中关于伤风证候的论述符合感冒的发病特征,如《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此外,感冒在《内经》中还归属于“热病”“伤寒”范畴,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他如“首风”“肺风”“漏风”“泄风”的论述则反映了“风中五脏六腑之俞”的不同表现,如《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等。
感冒在《难经》[1]中仍属于“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对伤寒进行了细化,结合《伤寒论》的相关内容可以推断,其中的“中风”和狭义“伤寒”更符合感冒的定义。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2]明确指出,广义伤寒为外感热病之总称,狭义伤寒和中风则是由《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分别定义的,根据其给出的症状体征和治法方药判断,后两者应是属于感冒范畴。自《伤寒论》始,感冒一般采用“伤寒”“中风”作为本病的常规病名出现。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3]中将“风病诸候”“伤寒病诸候”“时气病诸候”“热病诸候”等并列,认为属于不同类型的外感疾病。其中时气病为传染性疾病,热病则包括温病和暑病,因此感冒的病名仍旧主要涉及“伤寒”“中风”的提法。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4]《千金翼方》[4]中都将伤寒单独成卷进行论述辨治。王焘《外台秘要》[5]卷二述“伤寒”,卷十四、十五述“中风”等风邪致病。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感冒的病名仍以“伤寒”“中风”为主。
宋代开始出现“感冒”“伤风”“冒风”“冒暑”等提法。北宋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载参苏饮下论曰:“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轻发汗者,只由麻黄能开腠理,用或不能得其宜,则导泄真气,因而致虚,变生他证”,明确提出了“感冒”的病名。一般认为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中首次出现感冒病名[7],实际上,《仁斋直指方论》是在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方下“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疼,咳嗽声重,涕唾稠粘”的记载,但此处的感冒是作为动词使用,而不是作为病名出现。北宋朱肱《类证活人书》“伤风之候,头疼发热,脉缓,汗出恶风。当须解肌。宜桂枝汤主之”[8]中,用“伤风”与以往“中风”在外感疾病中的意义通用。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治杂病论·风门》有“凡冒风、时气、温病、伤寒,三日以里,头痛、身热、恶寒”[9],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伤暑》载桂苓甘露散下有“治伤寒中暑冒风,饮食、中外一切所伤”[10],都出现了“冒风”一名,与“伤风”相近。此外,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还出现了“伤暑”“冒暑”[6],将外感暑湿从“暑证”中区分开来,从相关病因病机的论述及治法方药来看,应当属于夏季暑湿感冒的范畴。总体上宋金元时期感冒的中医病名一般采用“伤寒”“伤风”“冒风”“冒暑”等,虽然己经出现了“感冒”一词,但尚未被广泛使用。
自明代始,“感冒”作为专有病名被大量使用。明初戴元礼“感冒为病,亦有风寒二证。即是伤寒外证,初感之轻者,故以感冒名之。若入里而重,则是正伤寒。初感用药,与前项太阳证亦同。今病人往往恶言伤寒,不知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11],认为“感冒”是外感风寒初起之轻证,伤寒为风寒入里之重证,对“感冒”具体含义给出了最早的阐述。虞抟《苍生司命》中首先专列“风寒感冒门”,论及“伤寒自有专门,……今以六经表里,撮其纲领,另为一门,附录寻常感冒,以便按方治疗。若真正伤寒,幸勿轻易,当于专门中求之可也”[12],其《医学正传·伤寒》亦有“外有四时感冒,新受风寒之轻证,亦有头痛体痛,恶寒发热等候,自当作感冒处治,非冬伤寒邪,过时而发之重病比也”[13],认识到感冒与伤寒、温病、热病在治疗上是有极大不同的,不可混为一谈。吴崑曰:“六气袭人,深者为中,次者为伤,轻者为感冒”[14],又有“感冒者,受邪肤浅之名也”[14],认为感冒是外感疾病中受邪最轻浅的一种。张介宾亦对“伤寒”与“伤风”进行了鉴别,“伤风之病,本由外感,便邪甚而深者,遍传经络,即为伤寒;邪轻而浅者,止犯皮毛,即为伤风”[15]。清代雷丰讨论了“冒风”“伤风”“中风”的区别:“冒风者,风邪冒于皮毛,而未传经入里也。汪讱庵曰:‘轻者冒,重者伤,又重则为中’。可见冒风之病,较伤风为轻浅耳”[16],认为外感风邪最重者为“中风”,轻者为“伤风”,再轻者为“冒风”或“感冒”。
此外,《景岳全书·杂证漠·暑证论证》中,“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惟宜温散为主,当以伤寒法治之也。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痢、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属也”[15]的论述最早提出了“阴暑”的概念,就其病因病机而言,应该属于夏季感冒和胃肠型感冒。
由于明清时期我国气候条件的变化,导致温热性外感病和传染性疾病发生率显著升高,相应产生了温病学派和疫病研究医家,但本文所探讨仅限于普通感冒,不涉及流行性感冒及其他呼吸系统传染病,故在此不做赘述。虽然这一时期关于感冒的提法有所增加,一般仍采用“感冒”“伤风”“阴暑”“伤寒”等病名进行指代。
感冒作为一种外感疾病,主要病因为外感六淫,同时与饮食起居失宜、体质因素、情志失调等多种因素相关。如宋代严用和所言:“或因喜怒,或因忧思,或因惊恐,或饮食不节,或劳役过伤,遂致真气先虚,荣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17],均可导致人体正气不足而易受外邪。
2.1.1 先秦两汉时期相关论述
从《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等论述中不难看出,《黄帝内经》中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一般认为是风邪由外而入,客于皮肤肌腠之间而致。
根据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18],在公元210—350年,即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第一个寒冷期,气候较前急剧变冷。这就导致了当时人们的发病以伤寒和寒疫多见,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医家,以仲景为代表,也都把寒邪作为外来邪气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伤寒论·辨脉法》“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19]和“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19]中都反映出了仲景“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的观点。
2.1.2 隋唐时期相关论述
隋唐时期基本与我国历史上第三个温暖期吻合,整体气候条件从寒冷向温暖转变,温热类外感疾病的发病更为普遍,对感冒的病因认识也从仅仅局限于风寒发展为重视温热邪气的作用,不再囿于仲景的理论。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候之三日内及五日内,目不精明者是也。七八日,微有青黄脓涕,如弹丸大,从口鼻内出,为善也。若不出,则伤肺,变咳嗽唾脓血也”[3],对风热感冒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和预后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仲景《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认识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可以认为是为感冒一病确立风寒风热两大基本证候类型奠定了基础。
2.1.3 宋金元时期相关论述
宋金元时期由于气候经历了历史上第三个寒冷期,伤寒病再次大量长期流行,涌现出了大量伤寒学名家,对《伤寒论》的研究达到空前的集中,如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等著作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了伤寒学派,对于外感疾病的病因也趋向于重新重视寒邪。
另外在元代朱丹溪“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者,火也。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虚实之辨。或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也。此二者,冒暑也,可用黄连香薷饮、清暑益气汤”[20]的论述中,虽然尚未提出“阴暑”病名,“冒暑”的病因也只论暑热而未及暑湿,但由此处的方药分析,应该已经认识到了暑热多夹湿邪的规律。
2.1.4 明清时期相关论述
明清两朝在第三个暖期持续期间,温病学派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关于风热、湿热等邪气致病的论述渐多,“感冒”“伤风”的病因也不再专主风寒,风热邪气导致本病的论述渐盛。
关于“阴暑”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宗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漠·暑证论证》中所言,责之“因暑而受寒”,或“畏暑贪凉,不避寒气……以致寒邪袭于肌表”,或“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15]。明代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杂证大小合参·卷九·方脉暑门合参》中提出“暑必兼湿”[21],自明清始“暑”与“湿”并提。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时期,感冒不仅已经有风寒、风热、暑湿的区分,对于不同体质类型人群的感冒发病原因和特点也有了具体的论述。如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22]中专设感冒门,将伤风、感冒夹食、感冒夹热、感冒夹惊并列,认识到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对感冒的形成和发病有重要影响。清代傅山论及,妇女产后气血两亏兼有瘀滞,如感冒风寒当依仲景所论“亡血家不可发汗”,创制加味生化汤[23]补血活血祛风以治疗产后感冒。较之以往医家对感冒的认识更加具体深入,论治更为细化实用。
不难发现,古代文献中对于外邪致病的记述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有所侧重的,在先秦两汉时期以风寒邪气作为感冒的主要致病因素,隋唐形成了风热外感的认识,宋金元时期风寒致病重回主流,到了明清则又以风热暑湿的讨论为多,风、寒、热、暑、湿等外邪均可导致感冒发病。
早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就从宏观上指出起居饮食放纵无节制会过度损耗人体精气,使人体虚弱难以抵御外邪,进而加速衰老。《黄帝内经·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最早提出饮食寒凉伤肺胃阳气,致使易感外邪。《难经·四十九难》亦有“形寒饮冷则伤肺”[1]的论述,认为不注重保暖和饮食寒凉会损伤肺脏正气。至唐代《外台秘要·风邪方八首》:“人以身内血气为正,外风气为邪。若其居处失宜,饮食不节,致腑脏内损,血气外虚,则为风邪所伤”[5],明确指出饮食起居失宜易外感风邪。明代李中梓认为,伤风的病因在于起居不慎,“更衣脱帽,沐浴当风,皮毛之间,卒然受邪,内舍于肺”[24]。龚廷贤论述夏月冒暑而贪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寒湿,发为阴暑之证,“坐卧于风凉之处,扇不息于寝寐之时,或拭以冷布,或浴以凉泉,则腠理寒侵,逆其时令,即病曰伤暑矣。……其有过食瓜果,好饮梅浆冷水,吞泉噙水,及爱食凉汤生蔬,此伤暑于肠胃”[25],类似记述亦可见于王肯堂《证治准绳》“市井中多有此病,往往日间冒热经营,夜间开窗眠卧,欲取清凉,失盖不觉”[26]。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劳倦内伤》详释其病机为“劳倦饥饱不时,而致寒热往来者,以饥时脏气馁,劳时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易感,脏气馁则邪易入,所以饥饱劳倦不慎者,多令人为头痛发热恶寒等证”[15]。
明代袁班《证治心传·治病须明阴阳虚实论》云:“天之六淫亦乘人身之虚而感化,阴虚之体易感风燥暑火,阳虚之质易感寒湿雾露”[27],不同体质的人群对外邪有不同的易感性。
2.3.1 气虚
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的加工转化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化生成为人体之气。气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包括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各个方面,气虚则以上功能减退,机体抵御外邪能力下降易致外感,即《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篇》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3.1.1 肺卫气虚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敷布营养津液于皮毛,从而滋润温养体表的生理功能。肺卫之气具备屏障和防卫外邪的功能,《灵枢·本藏》云:“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亦云:“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28]。卫气不固则皮肤腠理疏松,常自汗出,明代王纶《明医杂著·伤风流涕》论曰:“经云肺主气而司皮毛,肺虚则腠理不密,外邪易感”[29]。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又为清虚之体,不能容邪,同时肺为华盖,与外界直接相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风寒暑湿邪气多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清代张景焘《馤塘医话》亦指出,“凡气虚表弱之人,夏则易受暑热,冬则易受风寒,稍有不谨,则头痛身热”[30]。
2.3.1.2 脾胃气虚
脾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难经·三十一难》描述后天水谷之气化生时说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肺,五脏六腑皆受于气”[1]。清代吴澄《不居集·吴师朗治虚损法·辨证》云:“营卫本虚,最易感冒。……中气不足,营卫必不充,肌肤腠理必不密,则邪得乘虚而入”[31],丁锦《古本难经阐注》云:“脾主中州,又主肌肉,消瘦则腠理不密,不论寒温,感邪最易”[32],都认为脾胃气虚,则一身之气俱不足,腠理不密,外邪易入。
2.3.1.3 脾肺气虚
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早在《黄帝内经·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就提出了脾肺两脏的密切关系,脾运化生成的水谷之气需依赖肺气宣降输布全身,肺之津气则由脾化生的水谷精微来供应。脾属土,为肺之母,虚则肺子失养,脾肺两脏俱虚,如《大方脉·杂病心法集解·咳嗽门》[33]云:“脾肺气虚,不能实腠理,易感风寒”。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感冒源流(即伤风)》亦论及“感冒,肺病也,元气虚而腠理疏也。经曰:虚邪贼风,阳先受之。盖风者,天之阳气,其乘于人则伤卫,卫者,阳也,故曰阳先受之。卫又即气也,肺主气,脾生气,故伤风虽肺病,而亦有关于脾,以脾虚则肌肉不充,肺虚则玄府不闭,皆风邪之所由以入也”[34]。
2.3.2 阳虚
《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等论述都说明了阳气在人体内具有温煦和固摄的重要作用,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邪易于乘虚而入,即张介宾《类经·脉色类·诸脉证诊法》云:“阳受风气,故阳虚者必恶风,而恶风之中人,亦必阳气受之也”[35]。
清代陈士铎《外经微言·命门真火篇》[36]提到“十二经之火,皆后天之火也。后天之火非先天之火不化。十二经之火得命门先天之火则生生不息,而后可转输运动变化于无穷,此十二经所以皆仰望于命门,各倚之为根也”[37],强调肾存命门之火,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脾胃尤需命门之火温煦方能运化,又以后天之火互相资生,因此阳虚易感多责之脾肾两脏。
2.3.3 阴虚
人体精血津液俱属阴,阴阳互根互用,气血津液之间亦可相互转化,《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就提出了“阴虚则无气”[28],《不居集·伤风论》中详细阐述肾精亏虚导致卫表不固易致外感的机理:“若乃肾精不足之人,无论四时风之虚实,最易感冒,皆曰表虚不固。而其所以不固者,不全责之表也。盖肾主精,精生气。肾不足之人,气不生血,则营不能营;精不化气,则卫不能卫。不必大风苛毒,乃能为害,即些小微风,而内亦不能拒,外亦不能御矣”[31]。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感冒》则提出了血虚易感,“血家又易感冒。以人身卫外之气,生于太阳膀胱,而散布于肺。血家肺阴不足,壮火食气,不能散达于外,故卫气虚索,易召外邪”[32]。由于肾精为全身阴液的根本,肺肾同源,肺阴需依赖肾水上润而充,因此以肺肾阴虚多见。就感邪性质而言,阴虚之人易感风热阳邪。《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类经·八风五风四时之病》中亦论及“精耗则阴虚,阴虚则阳邪易犯,故善病温”[35]。
2.3.4 痰湿
脾主运化水湿,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的作用。脾虚运化不利则水湿停滞,成痰化饮。痰湿阻滞,影响阳气敷布,即《张聿青医案》[38]所云:“气虚生痰,痰湿内伏,流行被阻,卫气不能敷布……营卫之气不克宣通”,故而易感外邪,于梅雨及长夏时节易感暑湿为病。又湿为阴邪,易从寒化,多见脾阳不振寒湿内生,易感风寒邪气。
2.3.5 湿热
湿邪日久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或嗜酒,均可致湿热蕴结。清代黄元御《素问悬解·逆调论》[39]“风性疏泄,而酒家湿热郁蒸,皮毛不敛,益以风力疏泄,孔窍常开”,周学海《脉义简摩·浮沉表里辨说》[40]“酒客湿热,渐渍于肉理,风邪易伤者有之”,都阐述了湿热蕴结,腠理时常开泄,从而风邪易入的机理。袁班《证治心传·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27]论及“长夏暑湿挟杂,尤易伤人元气,消烁津液。湿为浊邪,最易伤阳。当天暑地热,人身之气亦发越于外,腠理开,汗大泄,人之脾胃因之虚弱,外因湿蒸之酷尤易感受,随人身阴阳之偏盛而为病”,原有湿热内蕴之人在长夏时节内外合邪,更易感受暑湿发为感冒。
总而言之,感冒最主要的病因为外感六淫,对外邪性质认识的侧重则随气候条件的变化有所差异。饮食起居失宜同样会引起正气不足,难以抵御外邪。此外,体质因素也与外邪的易感性相关,气虚者普遍易感,阳虚者易感风寒,阴虚者易感风热,湿热内蕴者易感暑湿,痰湿者随时节不同对暑湿、风寒之邪易感。
[1] 黄元御.难经悬解[M].孙洽熙,主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54,356,407,92.
[2] 姜建国.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8,19.
[3] 张民庆.诸病源候论译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88,35-36,185-204,205-220,221-230.
[4] 孙思邈.千金方[M].刘清国,吴少祯,韩秀荣,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65-193,613-638.
[5] 张登本.王焘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9-93,327,347-394.
[6] 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9,60,69.
[7] 林慧光.杨士瀛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4.
[8] 朱肱.类证活人书[M].唐迎雪,张成博,欧阳兵,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8.
[9] 徐江雁,许振国.张子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9.
[10]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6.
[11] 戴元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M].才维秋,赵艳,胡海波,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6-37.
[12] 虞抟.苍生司命[M].王道瑞,申好真,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5.
[13] 虞抟.医学正传[M].郭瑞华,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41.
[14] 吴崑.医方考[M].洪青山,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9,40.
[15] 张介宾.景岳全书[M].孙玉信,朱平生,主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214,297,298.
[16] 雷丰.时病论[M].陶西凯,陈仁寿,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5.
[17] 王道瑞.严用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
[18] 葛全胜,郑景云,郝志新,等.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9):1248-1258.
[19] 张国骏.成无己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6-17,53,57.
[20] 田思胜,高巧林.朱丹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4.
[21] 田思胜.冯兆张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78.
[22] 吴谦.医宗金鉴[M].郑金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97-1100.
[23] 傅山.傅青主女科[M].申玮红,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5.
[24] 李用粹.证治汇补[M].吴唯,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8.
[25] 龚廷贤.寿世保元[M].孙洽熙,徐淑凤,李艳梅,等,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06.
[26] 王肯堂.证治准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0.
[27] 袁班.证治心传[M].上海:三联书店,1989:6,9.
[28] 黄元御.灵枢悬解[M].孙洽熙,主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4,288.
[29] 王纶.明医杂著[M].薛己,注.吴承艳,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67.
[30] 张景焘.馤塘医话[M].上海:大东书局,1937:4.
[31] 吴澄.不居集[M].达美君,王荣根,孙炜华,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9,454.
[32] 裘庆元.珍本医书集成·古本难经阐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14.
[33] 郑玉坛.大方脉[M].李佑生,伍大华,点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8.
[34]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田思胜,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0.
[35]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04,265.
[36] 柳长华.陈士铎医学全书·外经微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0.
[37] 唐容川.血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05.
[38] 张乃修.张聿青医案[M].苏礼,王怡,卢棣,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2.
[39] 黄元御.素问悬解[M].孙洽熙,主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2.
[40] 郑洪新.脉义简摩[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57.
R254.9
A
1002-2392(2017)06-0005-05
2017-05-17
2017-09-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SATCM-2015-BZ(271))
杜欢欢(1989-),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肺病方向。
*通讯作者:孙增涛(1963-),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