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景科
摘要:我们相信所有幼儿都将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或“专门人才”,教育必须提供保证使所有儿童都能学习并达到个体优秀成长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将培育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创造性,使他们得到尊重和理解,并学会把自己各种不同的经验结合到学习中去,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终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的计划经济对国民素质要求是听话,做一颗镙丝钉,一切都服从分配,对人来说是一种被动人格,现在,市场经济要求公民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每个人都带有主体人格。所以幼儿教育应该重新考虑,因为今天的孩子是二十年后国家的主力,他们面临的是人类高度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局面,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教育的任务是使幼儿从小学会适应与他人相处的共同生活,学会在世界这个大环境中共同参与处理全球性问题。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得让幼儿从小接受好的教育,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幼儿教师也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因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帮助者和发展的支持者。
二、当前幼儿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1、幼儿是社会的人,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他们具有人的一切权利。但是现在很多教师与孩子对话,不会蹲下与他们目光对视,让孩子有一种老师至高无上的印象,教育教学活动注重知识教育,忽略素质目标的落实,教师往往习惯从教材出发,从内容出发,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儿童自身的需要。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考虑幼儿能否接受,内容是否适合孩子,对于孩子的缺点,教师会公开写在家园联系栏上曝光,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不受欢迎的孩子;有的幼儿园,利用“六一”儿童节等节目,演出要等领导来,不考虑幼儿是否受得了,把他们当作摇钱树,领导来了摇一摇;还有的幼儿园追求某一方面发展,把培养孩子某一特长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幼儿整体发展,通过商业炒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充分不尊重孩子的作法,在当今幼儿教育中还比较普遍。
2、忽略幼儿年龄特点,习惯用成人标准要求孩子,对幼儿特点和缺点分不清,抱怨孩子多,教态问题经常出现。现在全国幼儿园都在进行教育改革,老师们都感觉到一种史无前例的压力,但是加倍的付出,没有带来高质量和高水平,这是教师基本功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够,对幼儿年龄特点、规律把握不好,所以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如写观察记录,教师不知道孩子的表现该算特点还是算缺点。有三个孩子争抢玩具,教师问你们应该怎么办?幼儿口头回答:要互相谦让。可就是不松手放开玩具,于是老师收走了玩具,幼儿又和平共处了。教师的评价是:家长教育的后果。措施:找家长。园长看完后批道:对,我支持你,明天就发通知。再例如,老师抱怨幼儿坐不住,认为是他不守纪律。既然教师学过心理学,知道幼儿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孩子兴趣容易转移,为什么还要控制幼儿。不了解幼儿,工作就难以有效。对孩子,很多老师真有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3、忽视幼儿个体差异,尊重儿童还处在一般水平,比较形式化、表面化。很多老师不是善于捕捉幼儿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同时激励幼儿进一步发展,而是经常使用横向比较的方法,结果导致好的学生越来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对孩子的爱也有条件,用孩子的话说:“老师上课笑,下课不笑,有人来时笑,没人时不笑;对好孩子笑,对淘气孩子不笑;家长在时笑,家长不在时就不笑。”另外,有的教师对儿童消极保护过多,包办代替过多,剥夺孩子权利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4、忽略幼儿主体性,对孩子高度控制、高度约束,孩子高依赖、高服从。在一日活动中,老师不准这,不准那,看似幼儿常规好,实际孩子的创造性、主体性全部被教师扼杀在萌芽时期,一个个小发明家,都被老师掐掉,这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去甚远。
三、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第一,教师应有新教育观念,即整体的、发展的观念。教育要为幼儿终生的幸福生活而努力,这是一个新理念,它包含两个内容:幼儿教育为人今后的学习、发展和生活作准备;使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幸福每一天。
第二,教师要有新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对待孩子要象对待同事一样;尊重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爱和尊重的需要、活动的需要、探索求知的需要;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第三,幼儿教师要爱事业、爱孩子,把幼教工作当作自己的终生职业来努力,工作中一切从孩子出发,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做到一切为了孩子。
第四,具备新的教育策略与技能。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弹、唱、跳、说、写、画等单面技能的提高,其实以下四项技能对于素质教育尤其重要。(1)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与技能。这点有两个关键要素,教育目标与要求需求化,教师教的东西必须是孩子需求的;学习方式必须是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2)教育要渗透于一日生活的策略与技能。教师要把每个教育环节都作为教育的契机,把环境材料当作课程,把自身的言行当作课程,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3)因人施教的策略与技能。即尊重和接纳差异,要看到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断发展,不要横向比较;促进有差异的幼儿全面发展,弘扬幼儿的优势领域,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将它作为教育生长点。(4)家园共育的策略与技能。首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相互信任、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其次要充分利用家庭和家长的教育资源;最后,教师要与家长共同构建有效的教育策略。
另外,教师还需具备以下能力:与儿童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观察了解儿童的能力;建立与培养儿童常规的能力;组织实施各项活动的能力;创设和利用环境的能力;评价的能力,包括自我评价和对儿童的评价;参与教学研究的能力。
我们相信所有幼儿都将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或“专门人才”,教育必须提供保证使所有儿童都能学习并达到个体优秀成长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将培育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创造性,使他们得到尊重和理解,并学会把自己各种不同的经验结合到学习中去,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终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