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变身“孟爷爷”:我逍遥所以我快乐

2017-01-13 13:32新茗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乐嘉孟非妻子

新茗

2016年10月2日,孟非的首档大型社交实验真人秀《美女与极品》隆重登陆优酷独播。陌生男女一见面就同居的环节吸爆了观众的眼球。人们还惊喜地看到:即使孟非没了“爱情导师”的尊贵招牌,只是以吐槽观众身份出镜,依然从善如流,得心应手。

从成名以来,孟非便以能力超强却又潇洒从容的形象示人:他既能在现行规则下游刃有余,赢得掌声无数,就算面对再多质疑也从不自欺欺人,更不会怨声载道;又能站在名利纷争之外一身洒脱,钻进市井便成了凡人一个,能和家人烟火味十足地过滋润日子。入世不为名利所蚀,出世不为生存所累,活脱脱一个能力强、有情趣、会生活的经济适用男。当众多名人明星因娱乐圈所累苦不堪言时,也不禁对他满怀艳羡。这个39岁就被称为“孟爷爷”的人,是如何看破俗尘从容逍遥的呢?

不给自己找麻烦

其实,在24岁之前,孟非的人生和事业充满坎坷。

1990年,他本想和心仪的女生吴敏一起考入大学,可因偏科严重名落孙山。为了初恋,孟非发誓要闯个样子来。他凭着一腔热情,和几个同学一起到深圳淘金。可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只能干些搬运工、送水工和保安的工作。

看不到前景的他,一年后,灰溜溜地回到南京,到印刷厂做了名印刷工。虽说每月只有23元工资,但他愿意留下,因为这里有免费报纸和书读。

为了给自己架设更好的跳板,他到南京师范大学成人函授班学起了文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休息的时间便少得可怜。一天因太疲倦,取报纸时他的手被卷了巨大的机器里。幸亏抢救及时,他才没变成残疾。可这次事故惹得印刷厂领导极度不满,孟非只好辞职。

抑郁地走在南京街头,孟非欲哭无泪,这一刻他感觉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可痛定思痛,他认为人生短暂,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好。

此后,不论再干什么事,他都坚持“零希望”。只做好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尽量让自己“安于现状”。

想要安于现状,就要学会满足。1994年,24岁的孟非进入江苏电视台当上临时工。平时只能干端茶倒水的杂活,可他勤劳能干,倘若把记者编导伺候舒服了教个一招半式,他便开心得不得了。

为了提高自己,他每天必看《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七八种报纸,然后挑出热点新闻写篇千字评论。他从没指望成为毒舌名嘴,只要按时保质地写出来,自己便有成就感。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多年的积淀和努力终于让他有了逆袭的机会。2002年,江苏电视台新开了档亲民的新闻直播《南京零距离》,他被启用做主持。

结果,他的光头和字不正腔不圆的普通话的形象,成为深受欢迎的个性主持人。其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他的《孟非读报》,就是对当天报上的某新闻事件作出评论。他拉家常般的,就能用犀利的观点和直言的风格获得各年龄段观众的青睐。此后,孟非迅速爆红江苏省。

2004年初,他被评为年度“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之一,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他全是央视名嘴!对这样的荣誉他不敢忘乎所以。鲁豫曾问他:“如果有天失去了关注,不再风光会怎样?”孟非说:“也会很开心,因为本来这一切就不是我的,我早就赚了。”

既然没什么可失去,就没什么羁绊。他永远去投入做好事情,抱着零希望,却永远歪打正着。从民生新闻到相亲综艺无不收视率爆表,2010年靠《非诚勿扰》,三个月便火遍全国。

因为他的才能和名气,《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曾找到江苏台的领导,想把孟非拉到央视来。想不到一切工作都做通了,孟非却婉言谢绝:这里就很适合自己,不想再换地自寻麻烦。

别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机遇竟一口回绝,很多人对此深表可惜。可很少有人理解,这正是孟非的过人之处。这世界本就如此,它会对一个横冲直撞的野心家处处刁难,但却能给随遇而安的聪明人优厚礼遇。

不让别人添麻烦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孟非善于以大局为重,很少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和别人一争高下。因为这样,他很少和别人闹矛盾,别人也休想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扰乱他正常的秩序。

自嘲是孟非常用的法宝。1998年春节过后,由于长期劳累,他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往下掉,有时拔一下就掉一撮。很快他的头发便成了同事们最关心的话题,每次遇到人,总缺不了一顿关心的询问。

这让孟非心里不爽:自己烦恼的事遇到过多的关心,不但无济于事,反而更像展露自己的丑陋。于是他索性剃成了光头,想不到他因祸得福,主持《南京零距离》时,正是他的光头形象,被观众认为是最贴近平民生活的标志。

后来主持《非诚勿扰》时,换到俊男靓女云集,他的脑袋因过于闪亮,不免成为大家开玩笑的焦点。既然如此,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别人管他叫秃子前,他歪着嘴角先开启自嘲模式,后来竟一口一个“秃子”自己也叫顺口了。因此,他主持非诚多年,玩笑开了无数,可是因为光头闹出的不愉快却从未有过。

见这招好使,此后孟非便频频使用。别人叫他死胖子,他马上调侃自己的体重,但是回家也不会刻意去减肥,只要身体健康就行,遭那个罪干什么?别人说他丑,他也会泰然笑纳,下了节目也不会照镜子、美容。在大多主持人注重形象时,外界评价、世俗挑衅到了他这儿都通通失灵。

从39岁那年,便有姑娘喊孟非“爷爷”,起初孟非心怀芥蒂之余,还深恶痛绝。可时间一长,他一转念:现在被喊爷爷,比到了50岁突然被人叫爷爷玻璃心碎了一地要好很多。于是,他开始享受起那帮女孩的称呼,毕竟人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别人的舌头过日子,生活模糊点不要太较真,随意些才舒心。

而打开天窗却是孟非不太常用的暗器。因为他的名气大,免不了绯闻。有一段时间,传说孟非和一个女同事关系暧昧,以至于他的妻子在他回家后也开始上演翻口袋、查短信、上交工资卡的传统桥段。

见妻子误会,于是他找了个晚上,把妻子约到茶馆,当着女同事的面大方介绍:这是我老婆。见丈夫光明正大地对外“公布”自己身份,妻子的误会烟消云散。

有时,孟非还会装下糊涂。自古以来,凡是名人干的事,别人免不了说三道四。2014年底,他开了家重庆小面馆。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有人怪他一碗面就敢收28元钱。面对质疑,孟非驴唇不对马嘴地解释:自己从没将面馆当成正儿八经的买卖,图的是自己吃起来方便。更关键的是,开面馆本钱小,就算赔也赔不到哪儿去。一边说着,一边任由店里人满为患:该说的要说,该挣的就挣,嘴毕竟长在别人脸上,说什么是人家的事,听不听才是自己要做的。

虽然孟非不喜欢较劲,可偏偏就有人喜欢和他较真。他的搭档乐嘉是个性情中人,喜欢赌气。刚开始合作,两人对彼此都不了解。一次孟非和他打乒乓球,见他技术太差,随口道:“你这技术,再练三个月也不是我的对手。”想不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此后,乐嘉常到球馆练球。直到一月后,孟非才诧异地问乐嘉每天都在忙什么。得知他正苦练乒乓后,他才恍然,为当初的话后悔不迭,也为给乐嘉制造麻烦深感愧疚:早知道这样,我让着你多好。

因为乐嘉爱较真,此后两人合作时,孟非便刻意让着。只要节目中两人一有争论,孟非马上表态:“我宣布,你赢了。”乐嘉后来曾表示:孟非是我最敬佩的一位主持人。缘于敬佩,乐嘉后来受孟非影响,台风有了很大转变,有次居然也在台上幽默地说:“昨晚喝酒,孟非答应我如果我先死,他会主持我的追悼会。我恭喜他那天将成为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职业巅峰。为了他,我争取那天早日到来。”

不让生活变麻烦

很多人以为孟非在台上的幽默睿智的表现,必定是靠大量知识支撑,因此业余时间肯定少不了“充电”。有朋友甚至一厢情愿地推测他如何安排业余时间:不是到湖边静静地欣赏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就是泡着一杯陈年普洱后,又翻开托尔斯泰的书……不料,孟非听后马上说:“去死吧!我就不能闲着吗?就不能偷下懒,在手机上打打弱智游戏、看看三流电视剧,享受下生活吗?”

把家收拾得更有家的味道,养点宠物是必不可少的。孟非喜欢狗,如果和别人聊起狗的话题,他能眉飞色舞、唾沫星子飞溅地一讲半天。

因为爱好狗,他把郭德纲比喻成自己的“狐朋狗友”。他养过两条狗,一条是斑点狗,因为懒得动脑子起名,就起名“斑点”;另一条是边境牧羊犬,叫小发。最多时他还同时养过六只猫,家里几乎成动物园。半夜起来常看到猫睡在狗的肚子上,这让他感觉一团和气,家味十足。阳光明媚的午后,他最喜欢穿上休闲服运动鞋,左手插兜右手牵狗,优哉乐哉地逛公园:这才是我的人生!如果一个月有这么几天,想想都美。

除了溜狗,孟非还会利用业余时间弥补对家人的亏欠。因主持《非诚勿扰》等多档节目后,他照顾家人的时间便有限,惹得妻子女儿渐生不满。有时两口子吵架,孟非也要去岳父家把妻子哄回来。

错了几次,善于总结的孟非就有了行动。他开始刻意放缓生活,再忙都会留时间和妻子聊天。哪怕只有几分钟,他也会亲的热的甜的蜜的都讲给妻子听,就连工作上遇到困惑和烦恼,他也会征求妻子的意见。两口子交流多了矛盾自然绕道走。

因忙于工作错过了女儿的童年,孟非对女儿自始至终有种亏欠感。女儿长大一些便总是扮演可爱爸爸的角色。尤其是女儿步入青春期,越来越不爱“搭理”爸爸,甚至连家长会也不让爸爸去,更让孟非遗憾与女儿的代沟。

所以只要有时间就会“巴结”女儿,接送女儿上学,在路上,还不停跟女儿“套近乎”,问女儿“今天班上有什么好玩的事啊”、“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啊”等等,女儿却不给他面子,还常常不耐烦地提醒他“好好开车”。

好在老爸的付出女儿都记在心里,2015年7月孟星亚在《非诚勿扰》的视频中首次向父亲告白:“我希望借这个机会告诉你,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老爸,我爱你!”看到女儿如此懂事,孟非嘴上怪着女儿“上镜也不知道化化妆”,泪花却从眼角隐隐泛上。

如果再有闲暇,那绝对是孟非和朋友联络感情的时间。他人缘好,交际广,朋友也多。而只要人多了,他一准会点重庆火锅,他不挑食,吃起来也粗,眼前往往一大堆调料,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味精、调味盐、醋、香菜等一股脑地往油碟里倒,看得大家目瞪口呆。

油碟刚弄好,汤锅也开始翻滚,不用等谁喊“开整”,孟非保证第一个夹起一筷子毛肚,几片毛肚下肚,趁着等鸭肠的火候,他又第一个端起大土碗,倒满啤酒,梁山好汉般吼道:“来,我敬大家一碗。”然后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放下酒碗,一锅鸭肠刚好煮熟,七八双筷子齐刷刷伸向翻滚的火锅。饭后,大家一起吹牛皮,逛街市,调侃下乱插队的司机……他感觉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有市井有文化,一头连着生存和生活,一头连着苟且和远方。

当人生步入第45个年头,曾疲于奔命、求索人生意义的年龄已然远去,岁月沉淀下来的沉稳豁达也练就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神经末梢。

在这样的成熟成长中,孟非也找到了让自己最舒服的人生节奏:不把自己看重,也不把自己看轻,无论人生面对怎样的高潮和低谷,都能坦然面对。看到油盐难进又悠然自得,平时少不了有人向他求教处世之法。他马上用天生不在乎般的语气,将名利纷争、生老病死等所有烦恼统统一言以蔽之:多大点儿事儿啊?!

编辑/杨晓琴

猜你喜欢
乐嘉孟非妻子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乐嘉
乐嘉妙语解尴尬
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孟非
垫高自己的智慧
谁都不是赢家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