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硬糖
春节,曾被西方人戏称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回家是每个漂泊在外的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温暖。漂泊在外的人们,用各种方法回到自己的家中,与亲人团聚。可是随着亲人们欢聚一堂,一些尴尬的话题也悄悄摆上了台面。你可能会被催婚、催生、问收入、孩子成绩……被长辈刨根问底。面对这种别样的中国式亲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过年被逼婚
陈蕙今年32岁了,大学毕业后在济南一家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工作,每年只有十一、春节时才会回杭州老家看望父母。和父母见面时间少,如果说不惦念双亲那是假话,可每次回家就被催婚却着实让她大呼受不了,特别是春节回家,不止父母,家中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加入催婚阵营,而更让她受不了的是春节七天假期,她常有三四天的时间要听从家人安排去相亲,甚至除夕的前一天都在相亲。
妈妈说的老三样话,她早已倒背如流,“邻居家的XXX和你一样大,现在孩子都会走路了;你的表妹比你还小三岁,早早就有了对象,你怎么就这么不着急呢?”
在父母看来,陈蕙是那种值得百家求的好姑娘,模样俊俏,身材高挑,工作体面,收入还不错,最重要的是还能烧一手好菜,这哪一条说出来都让人羡慕。虽说年龄大了些,但就凭这些条件就不能降低要求。
对于父母摆在桌上的优点,陈蕙却不屑一顾。对于终身大事她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对方老实、本分,能聊得来就可以。至于物质条件,两个人可以一起奋斗。
为了让女儿终身有托,陈妈妈发动所有亲戚帮陈蕙找男朋友。择偶条件更白纸黑字地一一罗列好,首先要是工作稳定的公务员,其次家里不能有负担,再次要有房有车……拿着父母帮自己订立的“择偶条例”陈蕙只能哭笑不得。
为了不让父母伤心,陈蕙总会“科学地”安排好亲友的相亲工作。初二去见大姑妈介绍的男友;初三去和二姨妈介绍的人相会;初五上午看舅妈介绍的对象,下午去看婶婶介绍的对象。整个春节假期下来,陈蕙无比疲累,可却没“点亮一盏灯”。陈蕙说,接下来的生活比相亲时的日子还要难过。亲友无不责怪她太挑剔,个个硬件条件都无可挑剔的对象,她竟一个看不上,也难怪介绍人会不高兴。心直口快的大姑妈更直接抛出话来:“这么挑来挑去的,不当老姑娘才怪呢!”这让陈蕙听起来分外刺耳。
其实陈蕙并不是习惯了单身生活,如果遇到可心的人,她当然渴望享受甜蜜的爱情生活。可自己见的这些相亲对象,除了外在硬件条件因为已经经过亲友层层筛选无可挑剔外,性格爱好却和自己完全不同频。陈蕙喜欢运动,尤其爱攀岩,对摄影、音乐、版画也都有涉猎。她希望和自己相守的人能和自己有相同或相似的爱好,也坚信只有这样的爱情生活才会天长地久。所以,在没遇到可心的人时,她不愿意也不会将就。再说婚事是人生大事,可不是一次见面就能敲定的。陈蕙感慨地表示,她并不排斥相亲,也向往美好的爱情,但每次春节回家就要过赶场似的相亲生活真的压力山大。
科学应对逼婚
春节被逼婚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轻松突围呢?
一、体谅父母心情端正态度
子女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父母自然会关注其终身大事。作为子女首先要体谅父母这种焦虑的心情。知道这是他们的好意,是对自己的关爱。接下来,你要主动和父母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告诉父母、亲友,让父母、亲友清楚你也在努力地寻找另一半。语言中要向亲友传递出“除了努力机缘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的意思。当父母春节喋喋不休地逼婚时,切忌顶撞父母,不妨听过作罢。总之,不要回避、拒绝,甚至抗拒讨论这个话题,尽量让父母了解你的想法才是重要的。
二、给父母吃个定心丸
可以告诉父母,你已经在婚恋网站上注册了会员;单位针对大龄青年也有计划地定期组织相亲大会;同事小马这阵子正准备介绍一个靠谱的朋友给自己等等,这些话可以降低父母亲戚对催婚的关注度。当了解到你并非不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时,父母就会减缓这种焦虑感,避免过度紧张地关注这个问题了。
三、给亲友一个软钉子
父母本人催婚的力量是有限的,应付父母们请来的七大姑八大姨不妨给这些亲友一颗软钉子。首先要弱化他们的优越感,不能一味地忍让,适当的拒绝能有效地打击她们的热情。其次,可以隐藏优点,放大弱点,比如对亲友说,谢谢姑姑惦记着自己的事,但你脾气不好,喜欢泡吧,这对象问题还是自己处理吧!但是,记住,这招要用在你实在忍受不了时再用,毕竟,给亲戚留下好印象还是很重要的。
春节被催生
柳新结婚三年了,丈夫张勇是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出差是家常便饭,这使得她从结婚那天起就成了父母催生的对象。可毕竟是生养自己的父母,见柳新不上心,老人也会适时收口,她最怕的是被婆婆催生。婆婆家在南京的乡下,老人很喜欢柳新这个漂亮能干的儿媳妇,唯一让他们念念不忘的就是抱孙子这件事。
乡下的孩子结婚早,生子早,在丈夫的老家,像柳新这样已经32岁的女人,许多家庭第二个娃都快上小学了。可偏偏他们家连一个孙子还没抱上。
平日里,每次和婆婆通话,婆婆三句话后就是催生话题,“上周末,你表嫂二胎小子办满月酒,我和你爸都去讨了喜,希望咱家也能沾沾这喜气。你和小勇啥时准备要孩子啊?”每每此时,柳新都会连哄带骗地哄婆婆几句后草草放下电话。可春节是躲不过的,所以每年春节回婆婆家,柳新都很发怵。在柳新看来,生孩子可不是小事,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没学会十八般武艺这个娘可不是好当的。她本身就是幼儿园老师,知道带孩子的疲累。带孩子不是养宠物,科学教育才是头等大事,父母、公婆那些“趁我们年纪还不太大,还有精力帮你们带孩子;我和他爸像你这个岁数时,你都五岁了”等提醒可不是她要孩子的动力。没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柳新坦言她是绝不会要孩子的。难得的是,丈夫张勇也非常支持她的想法,这让柳新颇感欣慰。
让柳新苦笑不得的是,为了催生,婆婆也是拿出了十八般武艺。起初婆婆还只是苦口婆心地劝她早点生娃,后来干脆每年大年初二都会把亲戚家怀着宝宝的亲戚请到家里来做客,声情并茂地让柳新感受这份女人独有的幸福。张勇家人口多,柳新结婚这三年,还真是每年都有表姐、表妹正处孕期的,让她也忍不住为婆婆的坚持叫绝。柳新坚信,婆婆催生不会停止,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和婆婆正面冲突。
科学应对催生
春节被催生,如何既不让老人失望又能让自己远离被催生的尴尬境地呢?
一、瞒天过海
老人都是“老小孩”,一定要哄着来,你不妨告诉家中老人,最近你们正在积极备孕。为了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你们制定了一系列调养身体的方法,只是这些需要时间,请老人不要着急。这些话无非是告诉老人家,你们不是不听他们的话,你们正在努力进行备孕计划,他们不用过多操心。
二、烫手山芋给丈夫
自家妈妈催生相对还好应付,撒娇耍赖都可以。若是被婆婆催生,应对起来就需要费些精力了。此时,你不妨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丈夫,让他找借口应对,如此一来,这催生矛头就不会指向你了哟!
三、让大宝去撒娇
如果是被老人催生二胎,不妨让大宝去哄老人开心,无论大宝撒娇还是卖萌,对于老人们来说都可瞬间转移注意力。而你则可以趁机告诉老人,大宝这么乖巧实在不想再生二胎了,以免没时间陪大宝,让大宝失落,从而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若老人不放弃,你也可借等大宝大一点再说来解释。
盘问收入陷尴尬
丽娟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编辑,有一个体贴的男朋友,生活过得安逸、幸福。可每年随着年关将近,丽娟都会莫名地紧张、烦躁,让她烦恼的是,每年春节回老家关于收入的各种盘问,着实让她苦于应对。
丽娟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算起来亲友里好像就她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生活。所以,每年亲朋聚会,她的荷包总会被特别关注。有些长辈习惯直接问:“丽娟工资多少啊,自己在武汉够不够花啊?”而有些则是看到她给晚辈包的红包顺势问:“丽娟,今年年终奖多少啊?够不够发红包的啊!”总之,她逃不过这个她最不愿意回答的话题。
丽娟回忆,前几年因为收入问题还引发了一些小插曲。在老家,她有个表姐在一家国企上班,月收入3000元,在当地已算是不低的收入了。表姐问她工资多少,爽直的她直言相告,扣税后能拿到5000多元,结果表姐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难看了,席间几乎没再和她说话。这让丽娟大呼自己是个小菜鸟,社交经验实在太少了。吸取教训后,再有亲友问她收入,她就告诉人家自己才上班,工资2000元,本来避避风头,可没想到此言一出却招来长辈的嘲笑:“这么少的工资跑去那么大老远的地方工作,真是脑袋坏掉了!”让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丽娟家亲友众多,春节期间,一家家拜访,十家有八家亲戚会问及收入,着实让她叫苦不迭。她其实并不反感亲友们的关心,只是涉及隐私的事,她还希望保有自己的空间。特别是近几年,因为亲友们知道她男友家在外地,在武汉没车没房时,话里话外还会捎带探问男友的工资,这让她更加不舒服。丽娟觉得,过年一家人团聚,亲友出于关心互相问寒问暖才是最理想最轻松的聚会氛围,不应过度询问人家隐私,只是对于这份尴尬她好像也无力改变什么。
科学应对问收入
收入是个很私人的话题,即便是亲友也不好多问的,新年若被问及收入,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调整好心态
对于长辈的关心,理解和包容必不可少,毕竟长辈的初衷是希望晚辈生活得更好。所以,切忌强硬地回答,甚至指责长辈侵犯隐私,毕竟过年过节和和气气才好。
二、迂回应对
被亲友问及收入,你不妨迂回应对,比如用“够用啦”、“还可以”等回应,不必直接给出具体数字,若怕亲友质疑你的诚恳,你还可以这样回应:“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长,和理财差不多。”给出个数字,让大家去自己猜想吧!
三、幽默对答
除了迂回应对,你还可以幽默对答,比如说:“英雄不问出处,亲戚别问收入。”或是说:“收入不艰难,一三五吃鱼,二四六吃虾,瞧瞧这体重就看出来了吧!”或是说:“和首富就几位数的差距,我会努力的!亲人们放心吧!”哄笑中你的尴尬也就解了。
特别提示:
其实,除了常见的催婚催生问收入,问学习成绩,问女友或男友家境,问买房买车时间表,干涉宝宝教育等都是让大家困扰的春节话题。对于这类话题,大家都可以转移话题的方式巧妙回避,春节过年,过的就是喜庆祥和的气氛,切不可因这些小事和亲友、长辈闹得不愉快。不可否认,哪怕是近亲家族成员间也会有攀比的成分存在,可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完全不必因这些小事伤了亲友间的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