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唐代大同城遗址的遗产构成及文化价值
——居延遗址群保护利用研究之三
翟 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居延大同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其城址格局保存基本完整,文化内涵丰富且典型,曾经作为唐代安北都护府的所在地,在中国历史上的农牧文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大同城遗址主要由“回”字形城址及水渠遗址、墓葬遗址、窑址等城外遗迹遗存两部分构成,在当代作为一处历史遗产,值得去保护和利用。
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居延;大同城;文化价值
大同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戈壁滩上,属于居延大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居延遗址群的研究,学界多从历史和考古角度开展,成果丰硕。本文是站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视角开展研究的,为系列研究之三。①现存遗址主体为唐朝在此地设置的安北都护府驻地,是农牧文化交融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文化遗产内涵构成复杂丰富,遗址总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大同城,俗称马圈城,蒙古语称之为呼钦浩特(Qaγu?in Qota),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15千米处的荒漠地带,地理坐标:北纬41°47′25.8″,东经101°06′10.7″,海拔944米。②
根据早期内蒙古文物工作者的调查,目前大体认为大同城址始建于汉代,北朝、隋唐至西夏、元均沿用,其中尤以隋唐时期发挥的作用巨大。③北周保定元年(561),周武帝宇文邕在居延地区设置大同城。隋开皇三年(583),隋文帝下令废郡,以州统县,由西凉州管辖同城镇(今大同城址)。开皇十九年(599),“染干因晟奏雍闾作攻具,欲打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并取汉王节度,分道出塞讨之。”④但后于大业三年(607)又改州为郡,置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辖境包括今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和巴丹吉林沙漠西段,大同城一带隶属于张掖郡管辖。⑤当时突厥汗国已经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居延地区的北边与东突厥势力接壤,因此当时的大同城地处突厥与隋交界前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唐代前期,突厥与唐朝中央政府的关系和战无常。贞观二十年(646),唐朝灭薛延陀,漠北铁勒诸部降服于唐,并请置官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在漠北地区设置了许多羁縻府州,四月十日,“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为都护,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隶焉”。⑥燕然都护府统管漠北地区的六府七州,府治所在地最初在单于台(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加河北乌拉特中旗境内)。高宗龙朔三年(663)迁徙至漠北的回纥牙帐一带,并改称瀚海都护府。⑦高宗总章二年(669)八月,又将瀚海都护府改称安北都护府。安北都护府仍然以回纥部落的瀚海都督府为治所,并驻扎此处长达25年之久(663~687)。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以后,突厥占领漠北。垂拱四年(688),安北都护府自漠北回纥部向南迁至同城镇,即大同城。⑧当时,铁勒九姓中的回纥、思结、契苾、浑诸部也追随安北都护府南迁,进入漠南的甘、凉二州地界,即“敕以同城镇权置安北府”,以“招纳归降”。迁治在大同城(时称同城镇)的安北都护府主要管理迁入河西甘、凉二州一带的铁勒诸部、诸羁縻府州,具体包括瀚海都督府(回纥)、卢山都督府(思结部)、皋兰都督府(浑部)、贺兰都督府(契苾部)、蹛林州(思结别部),后又析置金水州,均隶于安北都护府管辖。同时,安北都护府还与留在漠北的其他蕃部包括新黎、狼山、浑河、坚昆、溪弹、阴山、大漠、玄池和咽面等九个府、州保持着联系。安北都护府治于同城镇约有5~6年。大约在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安北都护府撤离同城镇,再度向南迁治甘州删丹县西南九十九里的西安城(今山丹县西南)。安北都护府治于西安城约达14年(694—707)。[1](卷7《中宗本纪》)
其南迁的原因是,长寿二年北方突厥诸部首领默啜可汗率众寇掠灵州,杀掠吏民,由此导致孤悬于大漠南缘的居延绿洲难免兵火之劫,安北都护府遂于是年或次年(694年)南迁。[2]唐朝开宝二年(734)在此设置“宁寇军”,以统辖该地军务统领居延军务,当时有官兵1700人,马500匹。从唐行政区划来看,唐前期的大同城一带一直归属陇右道甘州管辖,北面与薛延陀部毗邻,地处防御北方游牧诸部的前沿。
五代时期,吐蕃势力自青藏高原进入河西走廊,其势力向东北延伸,居延地区遂成为其控制之地⑨,后又为甘州回鹘之地。1038年,党项人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居延地区成为西夏统辖之地。时年,西夏在居延地区设置“黑山威福军司”和“威福军城”,治黑水城(今黑城遗址),大同城地区为其管辖区域。1226年正月,大蒙古国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西夏重镇黑山威福军司和黑水镇燕军司陷落,居延地区归附大蒙古国,大同城地区一并归属大蒙古国。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朝调集甘州屯田新附军士300人,在亦集乃合即渠开垦种植,屯田数目为1415亩。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朝在居延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属甘肃行中书省所辖,亦集乃路是中原至漠北纳邻驿道的交通枢纽,大同城及周边地区归属于亦集乃路管辖。至元二十五年(1289)四月,元朝令甘肃行省再次征发新附军士300人,屯田亦集乃路。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十二月,因亦集乃路屯田发生旱灾,元朝以粮救济灾民。元朝末年战乱不断,亦集乃路社会生产荒废。明洪武五年(1372),征西将军冯胜攻克亦集乃路,元军守将卜颜帖木儿投降,不久,明王朝放弃了亦集乃地区,大同城一带逐渐荒废。
大同城遗址主要由城址本体、城外遗迹遗存构成。城址本体包括回字形城址,含四面墙体、角楼、城内建筑基址、护城河;城外遗迹遗存包括多条水渠遗址、墓葬遗址、窑址及散落陶瓷片、建筑构件等。
1.城址本体
大同城坐落在干涸河床南岸的砾石滩上,城址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平面呈“回”字形,墙体夯筑。外城东西长223米,南北宽184米,顶宽1~2米,基宽4~6米,残高平均4米,东、西墙开设城门,筑有瓮城,四面墙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倾圮坍塌现象。内城基本呈正方形,现存墙体东西长87米,南北长92米,顶宽1~2米,基宽3~5米,残高5~7米,墙体上下有成排的洞孔,城门设在南墙中部。大同城东南方向与黑城遗址相距4公里,西面与甲渠塞A8鄣城相距12公里。
大同城城址本体构成说明表
2.城外遗迹遗存
根据实地调查,大同城外周边均有较多遗迹遗存,与城内有关的存包括现存的若干水渠遗址、1处墓葬遗址、1处窑址及大面积的耕地等。
城外遗迹遗存构成说明表
城内外地表上曾采集有较多的“开元通宝”钱币、宋钱和五铢钱等文物,目前地表上残留有较多的陶片、瓷片和砖、石等建筑构件。因尚未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出土文物较少。
3.遗产保存现状分析
(1)遗址本体保存现状。 大同城遗址总体格局尚存,从现存地表遗迹来看,多数遗存能够分辨其基本形制、规模以及建造工艺和布局。遗产区地表遍布陶片、砖石、夯土块等建筑遗迹。遗址面临的危害主要是自然危害和人为危害。自然危害方面,由于地球气候规律性变迁造成自然风沙,使其侵蚀遗址,风沙流动还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形成沙丘戈壁地貌,戈壁气候干旱严重导致植被减少。同时,大同城遗址地处戈壁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地形单一,地面起伏变化微小,地表遗迹基本上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加之此处风沙较大,风沙侵蚀和流水冲刷加速破坏了遗址。人为危害方面,主要是当地社会为发展经济而进行建设扩张、道路穿行、取土破坏、污染破坏、生态和工业设施影响等。遗址面临的危害中,风沙侵蚀、设施破坏、道路穿行、游客人为踩踏最为严重。
城址内文化堆积层表面无任何人工建筑,受到建筑施工影响极微。城址内均为荒芜之地,只生长有少量红柳,别无其他植被。因未进行专门的地层解剖,城址内文化堆积层厚度不详,除早年在局部地区进行过少量考古勘探以外,基本上处于未扰动状态。根据城址所处自然环境分析,此处虽然风力较强,但由于城墙的抵挡,城址内文化堆积层未受到强风的袭击,加之沙土较多,城内多处城墙底部均为沙土掩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地面文化堆积层。
根据城址所处社会环境分析,因城址已被纳入黑城遗址旅游文化区域之内,此处是到达黑城遗址的必经之地,因此来往的游客比较多。游客进入城址内部,往往捡拾散落在地表的陶片、瓷片等文物,甚至有掏挖文化堆积层以“寻宝”的行为。
至于护城河,从现存遗迹来看,只有外城的南墙和西墙南半部分的外侧尚存有护城河遗迹,北墙因为墙体或消失或仅存地基,外侧为一条干涸的河床,护城河早已消失。东墙外侧为防护林,并建有铁丝围栏,地面受到自然和人为扰动较强烈,因此护城河也已消失。从现存遗迹来看,护城河仅有一道模糊的痕迹,其原始形制难以辨认,河槽内有较多沙土掩埋,并有雨水冲刷和淤泥等痕迹,说明沙土掩埋和雨水冲刷是造成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城址的南墙中部有一处豁口,是游客长期踩踏造成,现已将此处作为进出城址的主要通道,因此,护城河自然也是人和车辆往来频繁之处,这是造成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
城外遗迹遗存保存现状评估表
(2)遗址所在环境现状。 大同城遗址所在的生态环境变迁较为明显,自秦汉至隋唐时期,这里的自然环境较为优良,尤其是额济纳河流域,水草丰茂,雨热同期,河网密布并有大量引水灌溉的水利设施,发展到今天,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有学者通过利用遥感影像、环境考古和历史文献等多学科研究手段,论证了这一区域的环境变迁。[3]
目前大同城遗址所在的自然环境属于荒漠牧区,遗址所在范围地势平坦,高程在950~960米之间,地势变化较小。大同城遗址所在区域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风沙较大,干旱少雨,温差大。大同城遗址所在地基本为平坦的戈壁,土壤属于灰棕漠土、潮土、林灌草甸土和盐碱土等类型,因此土质粗砺,有效土层薄弱,土质干燥。遗址周边植被稀疏,地表植被类属旱生、超旱生、盐生和沙生的荒漠植被,遗址周边有面积大小不等的沙丘,因此遗址遭受风沙侵蚀最为严重。额济纳河是这一区域赖以生存的唯一水系,但因干旱和上游用水过度,额济纳旗境内河水水量极少,致使遗址所在区域缺水严重。[4]
大同城遗址所在地行政区划上为额济纳旗境内,旗政府为达来呼布镇,遗址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方15千米,城镇建设对城址的影响尚不明显。大同城遗址虽然远离城镇,但由于距离黑城景区较近,因此近些年人类旅游活动逐渐频繁。
4.考古调查与研究状况
1930年,中瑞联合西北科学考察团第一次调查并发现了这座城址,并对城址进行了记录和测绘,编号为K789,其调查内容收录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著,由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居延汉简甲乙编》中。1972年秋,甘肃省文化局、酒泉地区文教局组织居延调查组对大同城遗址进行了调查。1984~1986年,额济纳旗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对大同城遗址进行了普查,收录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1988年1月13日,大同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居延遗址群的组成部分(公布编号209,公布分类号29,代码Ⅲ)。2006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额济纳旗文管所对大同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并将数据录入到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库中。2007年开展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额济纳旗文管所再次调查了大同城遗址,并将有关数据和资料录入到长城资源调查数据库中。所有遗址点除开展过地表调查外,均尚未进行大规模发掘工作。
在草原丝绸之路中,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集成区——内蒙古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农牧文化交错带的历史等因素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居延遗址群可以说是草原丝绸之路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古代遗址群。居延地区至今保存着上至史前时代,下至民国时期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二十世纪初,由于科兹洛夫(Pyotr Kuzmich Kozlov)、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的盗掘和斯文·赫定(Sven Hedin)、贝格曼(Folke Bergman)等人的调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解放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居延地区开展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目前在这一区域内,发现有青铜时代遗址1处,不同时期的城址13座,墓葬区6处,汉代烽燧100余座,西夏至元代的庙宇、佛塔20余处,以及大片的屯田区和纵横曲折的水渠遗存等。居延遗址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延遗址自发现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保存在居延遗址区内的有史以来各时期的城址、障塞、烽燧、寺庙、佛塔、屯田区、墓葬等遗址和出土的汉简、西夏和元文书、典籍、绘画、雕塑等各类文物,进行了长期、深入调查研究。居延地区遗留和出土的各类遗迹、遗存是研究汉、西夏、元等时期的社会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居延遗址研究已成为汉代简牍学、西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隶属于居延大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同城遗址更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大同城地处中国北方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带这一特殊地理位置,见证了几千年来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大同城的建立就是当时的中原政权为了抵御北方民族南下,后来由于西夏政权的建立,以及蒙元帝国的大一统格局,使此处成为腹地,成为一处沟通大漠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中转站。在这个地方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因此大同城遗址作为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具有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史料价值,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恢复历史的客观面目,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中原王朝,尤其是在中古(北朝至隋唐)时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历史问题。因此,大同城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科学价值
大同城遗址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荒漠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处重要城址。自古至今,居延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非常明显,大同城建立在居延地区的中心地带,其建筑风格、选址原则、城市形态的设计等方面都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因此,大同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大同城周边地区历史自然环境自古以来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大同城西北角,呈东北-西南流向的河流将城址西北角冲毁,周边遗址遗迹多因风沙侵蚀发生地貌上的变迁,对于了解历史自然环境状态和变化规律,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科考价值。
3.艺术价值
大同城遗址修建在额济纳河流域的戈壁滩上,城址本体、周边遗迹遗存和自然环境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从微观上看,单独的遗址具有细部结构上的观感;从宏观上看,整体遗址群具有宏大的文化景观和历史氛围。大同城的选址、营造风格具有浓郁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既有隋唐时期的古典风格,又有因地制宜的建筑特征,显示出独特的边塞城镇格局及农牧文化景观交错带的特色,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文化景观正好相符。遗址与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相互映衬,体现出北部边疆荒漠地带的独特文化景观,是一种独特的风景美。因此,大同城遗址具有典型的艺术价值。
4.社会价值
大同城是一处典型历史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使得大同城遗址成为一处重要的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在当今社会,大同城遗址作为一处历史文化资源,是内蒙古地区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保护及对本遗产的合理利用,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 释]
①笔者前期已对居延遗址群中的甲渠塞进行了探讨,参见拙作《论汉代甲渠塞遗址群的遗产构成及文化价值——居延遗址群保护利用研究之一》,《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汉代居延甲渠塞遗址群保护展示探讨——居延遗址群保护利用研究之二》,《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待刊。今后计划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大同城的保护与展示策略。
②因城址及周边遗迹面积较大,故本文于城址中心处取得此数据,作为遗址的地理坐标。如要精确获取城址位置,科学的做法应当是获取四至边界和重要节点的地理坐标。
③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635页有“马圈城址(K789)”:“内城为汉代居延都尉所属障址……障内有房基址……外城为唐、西夏、元代加筑和沿用……”。关于大同城最早始建于何时,截至目前尚未查找到文献记载,根据考古调查初步推断大同城内城建于汉代,可能为一处障址,后世将其扩建、增筑成为一处大型城址。暂存此说,待日后进一步讨论。另,笔者的有关论述也参考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延遗址“四有”档案》中的内容,因为“四有”档案的编制是基于详细调查研究之上的,因此是目前相对比较权威的结论。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22《长孙晟传》,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820页。因开皇十七年(597),隋朝将宗女安义公主嫁给突厥突利可汗为妻,并予以厚礼,用以离间都蓝可汗。都蓝怨怒,多次骚扰隋朝边境。突利侦知动静,即遣使报闻,使隋军有备。开皇十九年(599)二月,都蓝可汗与达头可汗结盟,合兵袭击突利可汗,大战于长城之下,突利大败,遂投奔隋朝。
⑤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3-4页“隋时期全图”(大业八年,612年),标识居延地区归属张掖郡管辖,大同城自然在其内。第9-10页“河西诸郡”(大业八年,612年)图中,标有“大同城镇”。
⑥[北宋]王溥《唐会要》卷73《安北都护府》,中华书局1955年版,据学者考证:这六府七州包括:1.瀚海都督府置于回纥部居地。武则天时南迁陇右甘、凉二州地界;2.燕然都督府置于多览葛部居地;3.金微都督府置于仆固部居地;4.幽陵都督府置于拔野古部居地。5.龟林都督府置于同罗部居地。6.卢山都督府置于思结部居地。武则天时南迁陇右甘、凉二州地界。7.皋兰州置于浑部居地。永徽元年三月三日,皋兰州升格为皋兰都督府,下领稽落州。后复降为州,分作东、西皋兰州,三年皆罢。8.高阙州置于斛薛(或作薛)部居地。永徽元年三月三日,罢之,改置稽落州,隶于皋兰都督府。9.鸡田州置于阿跌部居地。10.榆溪州置于契苾羽部居地。永徽四年,升为贺兰都督府,仍隶属于燕然都护府。武则天时南迁陇右甘、凉二州地界。11.鸡鹿州置于奚结部居地。12.蹛林州置于阿跌部(或谓思结别部)居地。13.寘颜州置于白霫部居地。参见《新唐书》卷217《回鹘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艾冲《安北都护府考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李大龙《都护制度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⑦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
⑧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61-62页“陇右道东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图中在大同城处标写“同城守捉(安北都护府,公元686年)”,意为安北都护府迁徙至此的时间为686年,即垂拱二年,迁走的时间不详。在删丹西南标有“西安城”,并注明“安北都护府,公元~698年”。
⑨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82-83页“五代时期全图”(晋天福八年,943年)。
⑩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版第635页有“马圈城址(K789)”条描述大同城:“东、西墙各开1门,东门宽4米,外加筑瓮城,西门宽6米,未加筑瓮城”。其中,“未加筑瓮城”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内蒙古文物工作者近些年曾多次对大同城进行仔细调查,对西城门瓮城问题有了重新认识,多位学者均认为西城门处存在瓮城。笔者也曾跟从额济纳旗文物局傅兴业局长多次调查,初步确定西门处现残留的一处较高的城墙遗址应是瓮城的一部分。
[1]欧阳修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艾 冲.安北都护府考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4).
[3]颉耀文,余 林,汪桂生,王学强,史志林.黑河流域汉代垦殖绿洲空间分布重建[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
[4]额济纳旗志编纂委员会.额济纳旗志(1991-2010)[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降小宁]
Heritage Constitution and Cultural Value of Tang Dynasty Datong Fort Sites:Study Ⅲ on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Juyan Sites
ZHAI Yu
(InnerMongoliaAcademyofSocialScience,HuhhotInnerMongoliaChina010010)
2016-09-03
翟 禹,男(满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成吉思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在职博士研究生。
K
A
1008-0597(2016)03-0074-07
10.16161/j.issn.1008-0597.2016.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