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慧峰
菩提花开的故事
文/杨慧峰
你看到过菩提花吗?你闻到过菩提花的阵阵异香吗?或许,你会说没有,或许你会诧异。那么,请听我娓娓道来……
2016年春节过后,舒缓疗护病区收住了一位晚期直肠癌肺转移的病人,我们都称他老张。入院后老张的咳嗽症状很快得到了控制,但出现了呕吐,什么也不吃却一直不停地吐,且愈发严重。亲眼看着他是自己走着进来的,但一周过后却不能下床了。我心里清楚得很,得不到片刻的休憩承受煎熬的滋味……找来他的老爱人贺阿姨,阿姨的意思很明确,只要少受罪少痛苦走就行。查房的时候我总是有意没意找些话题,也试着给老张按摩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劝慰他再试试其他的止吐药,每一次或多或少给他提起点希望,但用尽了各种止吐方法都没见效。癌魔吞噬着老张的身体,也吞噬着他生存的意志。他变得消极抑郁,总说“早点死算了”。在无数次的交流与开导中,我早已摸透了老张的心理,2月24日那一天查房的脚步就停顿在了他的房间。我又一次听着他的气话,但我改变了以往的战术,换用严肃的语气倒是把老张不良的情绪给镇住了:谈论死亡,谈论死往何处?不经意间得知老张对佛教有着一定的想法,于是话题转入到关于信仰上。其实他们家谈不上真正的信仰,不过偶尔去寺院烧个香罢了。抓住了切入点,我滔滔不绝聊起了佛教的相关东西,他聚精会神地听讲,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我的目光。稍许,他指着我胸牌上挂的党徽,疑惑地问:“小杨,你是共产党员,怎么也懂佛教?”此刻我笑了:“老张,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个病区,我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你疼痛减轻了,人变得舒适了,我的服务就到位了。要说专业深入地探讨佛法,我得请志愿者来。”他提起了精神,话语坚强有力了:“好,我相信共产党员的话!”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我及时联系了佛教志愿者,一批又一批的佛教爱心人士来临,老张的病房热闹起来了。尤其是念佛的癌症康复志愿者小沈的到来,老张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也增长了他向往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力。我把播经机安放在他的床头,《金刚经》《地藏经》不时滚动播放着;老张还要来了一张阿弥陀佛的像挂在他睁眼就能看到的墙上,心里也不断地念着佛号。志愿者小鱼给他剪了个短平头,留下了他珍贵的生前最后一张照片。在梵音的缭绕中,在关爱的磁场里,老张的眉头舒展了,精神转好了,奇迹发生了,居然能进食了。他的家人和我们都为之惊喜。
3月26日老张病情突变,晚八点半,血压下降到了70/30mmHg,只有他老伴在,值班护士就电话给我。因为近来劳累,我那时正在家打着点滴。接过电话安慰家属并得知她想要志愿者服务,我嘱咐当班护士尊重病家信仰,按那种信仰的仪规办事,并立即电话联系佛教志愿者。志愿者们也都第一时间赶到病房助念。我拔掉了还没结束的输液,匆匆赶到,在志愿者之家安抚照顾悲痛的家属直到深夜零点,安排妥当家属休息后,我又去协调志愿者的助念、轮班、休息等事宜,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老张的女儿看见我正在给志愿者煮小米粥而过来帮忙,我聊了些他父亲给我们的印象,拿给她看我们护士在2月29日写的一篇文章《一个儒雅的老人》,记载着老张的故事,她的女儿看得声泪俱下,连说没想到我们护士有着比家属更深的体会,当场用手机拍了下来作为永久的留念。
佛教志愿者助念35个小时之后老张出殡了,他的遗容安详,犹如睡着,给了家属莫大的安慰。我们安宁护士深情地鞠躬,和志愿者们一起为老张送行。
故事到这里似乎结束了,但是,你们可曾想到,在殡仪馆家属会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出现了奇迹:骨灰洁白,异香阵阵;丧葬完的当天下午,老张的老爱人协同女儿、外孙女激动不已来致谢,脸上露出的是宽慰的笑容;丧葬后的第二天下午,老张的儿子和女婿再次来感谢,足足又聊了两个小时;三七过后的4月15日,家属4人更是提着“舒缓疗护,菩提花开,最后驿站,功德无量”的锦旗来致谢。
留给家属最大感受的是两个字:震撼。在这个舒缓疗护病区里,有这样一个医护团队,有这样一支高度自律,无私奉献的志愿者队伍,不是亲身经历,让人难以置信。老张的侄子在他的朋友圈连续发了《有一种大爱叫临终关怀》《菩提花开的日子》等几篇文章,动情地讲述了真真切切的故事,他说要把大爱无疆的精神努力散播。
让我深深敬佩的是我们做临终关怀的佛教志愿者,他们跟病家根本不认识,他们居士之间也不是都认识,但他们都把临终的人当至亲一样照料,他们没日没夜坚守,2小时一换班,井然有序,庄严隆重,不曾用病家一分一厘,把满满的人间大爱高度诠释。唯有赞叹和致敬。
是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象征慈悲大爱的菩提花会开得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