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文化漫谈

2017-01-13 23:27王一岚
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9期
关键词:锦标锦旗旗帜

文/王一岚

锦旗文化漫谈

文/王一岚

自从人类文明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里到外都革新了一遍,医生与患者相处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乃至于患者向医生表达谢意的方式,也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就以笔者所在的矫形骨科为例,肢体残障的患者来了,从接待到手术,再到出院,整个过程治疗得不错,患者往往心存感谢,变着法儿回报一下医生——有人发邮件致谢,有人逢年过节给医生发个短信、微信,或者自己录一段感谢视频,凡此种种,花样百出,不得不感叹信息社会带给大家的便利已是无处不在。然而不管表达谢意的途径怎么变化,有一种老旧的方式始终没有被淘汰,那就是送锦旗。

旗,在上古时代最初是用以描画图腾,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承载着先民最庄重的精神追求,细想来,跟现在表达敬意的锦旗还真有几分关联。进入新的文明阶段之后,旗帜的样式越来越丰富多彩,《诗经·小雅·六月》有“织文鸟章,白旆央央”的诗句,记录了当时已经蔚为壮观的旗帜。在周朝,自天子以下,各个贵族阶层都有自己独特的旗帜,以不同的花纹、颜色和形状相区分。此时织造花纹、裁剪样式等装饰手段,实际上已经为后世的锦旗奠定了基础。不过距离现在“锦旗言谢”的意义还相去甚远。

作者单位/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旗帜具有鲜明的辨识度,于是古人顺理成章地用它来指挥军队。军队里五花八门、用途不一的旗帜,就是军旗,而用来标识主帅的那面军旗,就是帅旗。在古代战争中,斩杀敌军上将、夺取帅旗,是军中勇士最大的荣耀。当“斩将夺旗”被赋予杀敌立功的意义之后,每当有军士建功,主帅就乐于奖励他一面漂亮的旗帜,以此对勇猛善战的将士表达嘉奖之意。此后这个传统由武及文,从军事传播到民俗,传播到科考,逐渐成为表彰杰出人物的典型象征。

唐朝端午节盛行赛龙舟,在比赛的终点常常会插一根竹竿,竿上缠着一条五彩斑斓的缎子,称为“锦标”,每当龙舟竞渡到了最后关头,第一个越过终点的优胜者就会拿到锦标,接受万千观众的欢呼。现在的体育比赛常命名为“锦标赛”,渊源即出于此,而唐代的锦标实际上就是锦旗的前身。

宋朝崇文尚德,主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风姿儒雅、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成为社会的宠儿,进京赶考的举子若是金榜题名,倒比沙场立功的将军更招人艳羡。于是,当朝天子也很贴心地给科举高中的进士们赐予锦旗,挂在家门口光耀门楣。“锦旗门巷夸联荐,椽笔春闱又中程”,锦旗这个名词出现在诗文当中了,用途也越来越接近现代了。

时至今日,送锦旗的传统不仅得到了完整的传承,而且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战争年代,老百姓向红军送锦旗的事迹不绝于书,例如笔者身边一个朋友就谈到,他的先辈曾经手绣了一面毛主席像锦旗,送给当时的第四野战军。至此,送锦旗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意义,人民群众推而广之,送公安、送老师、送医生,锦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回顾了锦旗的发展史,当笔者再面对科室里琳琅满目的锦旗时,蓦然发现它们不止是一面绣着字的旗帜,更是负载着文明发展的一个文化符号。在我们矫形骨科,患者们送的锦旗千姿百态,文辞不一,他们的志趣和情感往往就从这里反映出来——有的人露才扬己,喜欢把锦旗写得辞藻典丽,例如“一片恩情天可鉴,结草衔环报秦公”;有的人沉着内敛,喜欢用简短的文字浓缩概括,例如“医术可信,医德可敬”;面对肢体修复、重获新生的喜悦,有的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例如“仁心仁术彰显爱,万语千言难表白”;也有人对医生倍感亲切,例如“医患一家亲”。锦旗多了,办公室摆不下,只能收在箱子里,堆在柜子上,挂在小车上……有时候,我们科主任也会感到困惑:“做个锦旗又费时又花钱,太不值得了。不就是表达谢意么,口头说一下,或者发个邮件就好,送这么多锦旗干什么?”可是他哪里知道,这锦旗背后是多少期许,多少赞颂,多少言不尽意的情感?

如果你是一个医生,当病人向你送锦旗时,不要视为寻常,不要嬉笑自若,请整衣敛容,肃然接受这份美意吧!因为在这一刻,你就是病人眼中所向无敌的勇士,龙舟竞渡的冠军,舒卷绚烂的状元。

猜你喜欢
锦标锦旗旗帜
心中的旗帜
一百年的旗帜
我愿是你旗帜上的星
锦旗送代表 深情系群众
旗帜颂
不可不知地64条“象棋军规”
去六(7)班罚站
完美圈套
六面锦旗的故事
锦旗献给查网吧的“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