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 苗
浅议中国医学院校和医院的死亡教育
文/韦 苗
受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死亡教育相对滞后,本文总结了死亡教育的定义,论述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医学院校和医院开展死亡教育的几种途径。
死亡教育 医学教育 生死关系
中国人对死亡讳莫如深,大家都尽量避免说出“死”这个字,忌讳死亡、恐惧死亡、回避死亡,不去谈死,即便不得不谈到死,也多以其他词代替,例如驾鹤归西、撒手人寰、含笑九泉、命丧黄泉、羽化登仙,最常用的说法是去世、过世、逝世。
在这种避讳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关于死亡的教育要滞后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直到现在中国的医学院校和医院在死亡教育领域仍然基本为空白。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正式兴起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Herman Feifel于1959年发表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The Meaning of Death)。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之后死亡教育逐渐受到美国各界的重视1。
关于死亡教育的定义,美国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2。
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藉着对死亡课题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Kurlychek(1977)认为,死亡教育可被定义为一个促进人们意识到死亡在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供课程结构以协助学生检视死亡的真实性,而将之统整于生命中的历程。
Leviton(1977)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将有关死亡的知识及其应用传递给人们及社会的发展历程。
Wass(1980)认为,死亡教育是以教导死亡这个课题为主题的正式教学或教学团体,包括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除了正式教学之外,也广义地包含非正式的、偶发的、自然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和非直接的与死亡相关的教学。
Fruehling(1982)认为,死亡教育从不同层面,如心理学、精神、经济、法律等等,增进人们对死亡的意识。死亡教育也是预防教学,以减少各式各样因死亡而引发的问题,并进一步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
Gibson等(1982)认为,死亡教育是指探讨有关于死亡及濒死的因素及其与生存的关系之不断持续的过程。
Glass和Trent(1982)认为,死亡教育也探讨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增进人们生命及人际关系的品质。
Corr等(1997)认为,死亡教育是有关死亡、濒死与丧恸的教育。
综合诸多学者对死亡教育的定义和解析,本文认为死亡教育是将关于死亡的知识和应对方式传递给人们的过程,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维视角进行探讨,从而对生存和死亡形成相对客观理性的认知,提高生命品质。
中国大陆的死亡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受传统的思想文化和心理的影响,人们忌讳谈论死亡,尽管关于死亡教育的研究有增多的趋势,谈论死亡相关话题的人也不断增加,但是大陆医学院校和医院几乎没有开设死亡教育课程。
死亡教育对不同人群有着不同层面的重要意义,共同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学习认知求真,有平常心和敬畏心
西方哲学的三个永恒命题是: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哲学命题玄明高深,并非人人都能参透,但了解生命的过程和奥秘非常有必要。学习关于生命的知识是求真的重要一课,既可以了解自己作为生命体的形成、生长、衰老、患病的发展过程,也满足人们对自然、生理、心理等学科的求知欲。逃避对死的思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逃避对生的思考。
对生命的认知越深刻,越能辨析生活的真谛,拥有平常心和敬畏心,以淡然的心态面对摩擦和冲突,以敬畏之心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人处世求善,有柔软心和同理心
人生苦短,为人处世求善很重要,善良能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充满温情与温暖的环境。柔软心不可或缺,具有柔软心的人,更懂得爱,更知道如何去给予爱和接受爱。
柔软心不是对所有负面问题视而不见,也不是一味地和稀泥,柔软心是有着包容的见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是富有大智慧的体现。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在《弈喻》中写道: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这句话提出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同理心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很多矛盾产生的根源都是不具备同理心,不懂得求同存异,在为人处世中太过刚硬,缺乏柔性。
直面生死求静,有淡然心和关爱心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倡“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这恰恰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向死而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思想认知和生活态度,它教人看淡一些人和事,看重一些人和事,拥有淡然心和珍惜心,恬静地将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度过。
死亡教育在临床的重要性体现在临终关怀。莎士比亚曾经说“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比他们以往要引人注目。正如夕阳的余辉、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给人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唯有做好死亡教育才能使人们真正实现“善终”。处在临终期的病人,死亡临近且没有恢复健康的前景,现代高科技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能给其提供身体上的最佳照护,但是面对病人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以及家属丧亲的哀伤却显得苍白无力。如何让人们在体验到“生如夏花之灿烂”的同时,也能够在弥留之际感悟到“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深邃魅力,这是文化的责任,更是教育的责任3。
对非医学领域的从业者而言,接受死亡教育能够知晓医疗技术的有限性、病情的个体差异性和生命的有限性。
医学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医护人员是健康的守护者,也是见证生命历程最频繁的群体之一,既分享了迎接降生的喜悦,也经历了无奈离世的悲痛。因此,在医学院校和医院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更加显著。目前我国急需填补死亡教育的空白,开展的途径很多。
讲授
讲授是最基础的教育方式,让人们了解死亡基本知识,以实现认知目标。讲授内容可以围绕生命的发展、死亡教育发展史、死亡的本质、临终照护与关怀、死亡文化等等展开。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分享经验,交换信息,碰撞思想的过程,能够营造发生移情和共情的环境,让参与讨论的成员在讨论中提炼出真知灼见,在交流中分享真情实感。从“知”和“情”两个方面了解死亡,讨论死亡,面对死亡事件。
图书阅读
尽管中国的死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但市面上关于死亡主题的书籍并不算少,例如查尔斯•科尔等撰写的《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李开复著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编写的《死亡如此多情: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米奇•阿尔博姆著的《相约星期二》。阅读跟死亡相关的书籍,撰写读后感,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以死亡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电影赏析
观看讲述死亡或者包含死亡因素的电影,例如《入殓师》《死亡诗社》《泰坦尼克号》,电影的故事情节置于一定的背景和环境中,每个故事具都意味深长。电影中关于死亡的经典台词也为人所知,例如《阿甘正传》中的“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面对的”;《勇敢的心》中有一句话是“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活着》中的“人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体验死亡
体验死亡是比较生动的活动课程,即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死亡有直接的体验和领悟,从而激发其情绪情感,例如参观殡仪馆、敬老院,参与大家庭为家中老者购买墓地等事宜,模拟活人追悼会即生前告别仪式,书写遗书、撰写墓志铭等。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促使其有所思、有所悟,丰富和巩固死亡教育的内容4。
学校(尤其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应该成为死亡教育的主阵地,对内对外普及死亡教育,同时家庭和社会的努力缺一不可,唯有三方面共同建构和开拓这一教育领域,社会公众对死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才会得到提升,死亡教育任重而道远。
1. 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44-47.
2. 尉迟淦.生死学概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04:66-68.
3. 郭巧红,任小红,刘琳.我国医学教育亟需死亡教育补课[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7):69-70.
4. 邓雪英.死亡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4-2015年度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课题项目(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JCK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