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娜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濮科花9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马金娜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濮科花9号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5004,濮科花9号具有高产、高油、抗病、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突出特性。介绍了濮科花9号的育种过程、产量表现、品质特性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
花生;濮科花9号;栽培技术;品种选育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不足需求量40%、供应需要大量进口的情况下,生产上迫切需要高产高油花生品种。濮阳市农业科学院以高产、高油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抗病抗逆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综合性状的选择,通过有性杂交、多代选择选育出了花生新品种濮科花9号。2015年通过国家鉴定。
濮科花9号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1998年以豫花15号为母本,濮9502-0-4①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2009-2011参加新品系比较试验。2012-2013年参加全国花生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全国花生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国家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5004。
2.1 区域试验
2012年参加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5524.35kg/hm2,平均籽仁产量3977.55kg/hm2,分别居参试品种第4和第5位,分别比对照花育19号增产9.36%和5.06%。
2013年继续参加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858.05kg/hm2,平均籽仁产量3489.75kg/hm2,分别居参试品种第6和第4位,分别比平均值增产1.8%和3.23%。
2012-2013两年荚果平均产量5191.2kg/hm2,籽仁平均产量3733.65kg/hm2,比对照花育19号分别增产8.9%和7.78%。增产点率均为100%。
2.2 生产试验
2014年参加全国大花生生产试验,在18个试点8个品种中,荚果平均产量5428.8kg/hm2,平均籽仁产量3947.85kg/hm2,均居参试品种第3位,分别比对照1花育19号增产10%和10.7%,分别比对照2花育33号增产3.97%和5.52%,分别比平均值增产1.64%和1.92%,增产点率分别为100%和83.33%。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两年平均粗脂肪含量55.05%,粗蛋白含量22.44%,油酸含量41.85%,亚油酸含量36%,油亚比1.17。
濮科花9号为疏枝直立早熟大花生,生育期128d。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绿色,连续开花,花色橙黄,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型,粉红色、无裂纹、无油斑,种子休眠性强。主茎高51.2cm,侧枝长55.4cm,总分枝7.5条,结果枝6.4条。单株果数16个,百果重220.48g,百仁重93.53g,公斤果数606个,公斤仁数1236个,出米率71.83%。该品种出苗整齐,生长稳健,田间调查抗旱性、抗涝性强,抗黑斑病,中抗网斑病。
5.1 整地施肥
选择肥力较好、地势平坦的砂壤土地块,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一次性施入有机肥3.75万~4.5万kg/hm2,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200kg/hm2,以满足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
5.2 种子处理
要求选择双仁果,在剥壳前带壳晒种2~3d,以提高种子活力,消灭部分病菌。剥壳后剔除秕仁、霉仁、破损仁,筛选一、二级籽仁作种,用2.5%适乐时150~225mL,对水2.25L,拌花生种225kg。
5.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春播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密度15万穴/hm2,夏播6月10以前播种,播种密度18万穴/hm2,每穴播种2粒。
5.4 病虫防治
蚜虫点片发生时,用25%阿克泰90~150g/hm2,或44%多虫清乳油450~900mL/hm2,对水450kg/hm2,喷洒防治;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用40%辛硫磷500g/hm2,对水750~1000kg/hm2,灌墩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叶斑病要选用符合质量标准(或进口)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出苗前喷洒地面,防治初侵染;盛花期开始10~15d喷一次,共喷3次。
5.5 控制旺长
在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前期,或主茎高35~40cm时,用300g/hm2左右的壮饱安,对水600kg/hm2,叶面喷洒1~2遍。控制旺长,促进养分集中,利于提高结果率和单果重,改善品质,增加产量。
5.6 防止早衰
花生中后期需肥量较大,应加强叶面肥的应用,一般每隔7~10d喷一次,连喷3~5次,常用叶面肥有:2%过磷酸钙浸出液、0.3%磷酸二氢钾、0.1%~0.2%钼酸铵、1%~2%尿素,特别在花生收获前40d左右,视具体情况,可用1.5%~2%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对水混匀,进行叶面喷施。喷液宜在下午4时后进行,有利于防止早衰,促进养分积累,增加产量,提高荚果质量。
5.7 适期收获
当花生上部果枝叶片变黄、果壳网络清晰、种仁明亮有光泽时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1] 花文苏.花生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2):65.
[2] 赵婷婷.花生新品种濮花28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6(4):17-18.
[3] 陈雷,吴继华,李可,等.河南省花生品种品质演变趋势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2(1):49-52.
S565.2
B
1003-4749(2017)03-0017-02
2017-02-21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41100110600);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濮阳综合试验站(nycytx-19)
马金娜(1980-),女,河南濮阳人,本科,主要从事花生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