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

2017-01-12 07:43王志芳
考试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科学小学生

王志芳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它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不可滥用。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与教学的整合必须以教学内容的需要为源起,必须以教学实效的提高为准则。

1.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由于教材编写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很难将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性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例如《火山和地震》、《能量的转化》、《水的变化和热的传递》,其教学内容宏观而抽象,学生很难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采用视频展示、模拟演示等多媒体技术加以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亲自搜寻问题的答案及合作交流心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而且激发了探索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探究不仅仅是科学学习的目标,而且同时还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由于教学目标的日益多元化,因此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要求,尤其是受限于课堂条件使得小学生无法亲身参与实验,或者一些比较抽象的科学知识无法在实验室顺利进行的实验,这都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借助于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学探究,将较为抽象无味的科学知识趣味化,将相对静态的科学知识动态化,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实现由依赖教师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从而加深理解,优化科学探究。如在《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很多小学科学教师都是先在讲台上讲解,然后分组实验,这样的探究活动相对单一,难以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电路连接进行动态的视频展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串联和并联的电流流动方向演示,从而做到寓教于乐,不仅有助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运用视频动画创设情境。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动画技术,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如在教授《地球》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在开课伊始便播放视频“海边归帆”,并提问: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的上半部,最后才看到船的全部?学生一下子被视频和问题吸引,纷纷讨论。笔者顺势组织学生用地球仪和小船模型做模拟实验,学生顿时兴趣盎然,认真投入实验探究中。趣味性的视频动画能变普通为神奇,利用视觉和听觉刺激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4.利用多种媒体之间的有机结合技术,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小学生具有科学学习兴趣,才能自主地参与到科学学习中,从而将苦学变成乐学,在课堂中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促进教学氛围的活跃。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形象直观的图片与文字可以为小学生所欣赏,教学内容的展示方法更加具有艺术性,让小学科学课堂变得赏心悦目,让小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科学学习兴趣的提高。在技术的作用下,小学生的科学求知欲望更能够达成,学生的探究精神也能够有所提高。比如在讲解“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的融合向学生展示有关水和空气的图片,让他们说说自己知道的水和空气的用处。当小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告诉他们其实水与空气的用法还有很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师利用更丰富的图片与简单的文字,给小学生介绍更多水与空气的用法,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也会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

5.建立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建立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库,能够给教师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多积累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这样不仅可以为自己的教学素材增添内容,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短时间里一些教师不能将所有信息资料都集中在一起,有些信息资料和教学的课件只是通过教师自己搜集,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可以将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库,运用局域网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设置自己的个人网页,通络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6.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任何一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必然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能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突出科学教学的形象性,注重感染力,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其主动地探求知识。如在教学“昆虫”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昆虫概念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能否在众多动物中判断出哪些是昆虫。为此,教师可在计算机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强化知识训练。

7.用信息技术激发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最大动力。教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和家长严厉的监督远远不及浓厚的兴趣对学习起的作用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通过三维技术文、图、声的方式展现教学所需内容,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现代计算机集图形、文字和视频及音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给小学生一种完全的新鲜感,使所呈现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充实,吸引力更大。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和作用非常重大,也是目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广大小学教师只有明确地认识到如此的重要性,并且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才能够使未来发展的小学教育变得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科学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小学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科学拔牙
非常小学生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