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彬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近些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试析了牛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建议,以期对养殖户的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牛;疾病;诊断;防治
一、常见牛疾病的诊断
1.瘤胃积食
牛患病之后。大部分都是在进食后的12小时内发病,得病初期,牛的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反刍情况减少,从而可出现食欲废绝,反刍消失的情况。牛的嗳气酸臭,并出现一股腐烂的气味。患病严重后牛通常弓背摇尾,四肢开张,站立不安,并持续的用后肢踢自己的腹部,并出现痛苦的呻吟声音。患病之后。病牛腹部出现膨大情况,左肷部胀大的非常明显,对牛的瘤胃开始听诊能够听到瘤胃的蠕动音渐渐消失或者减弱,用手按压一下牛的瘤胃,能够感觉到内部非常的坚硬,牛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疼痛感。牛患病后,排便量渐渐变少。粪便显露出干硬的黑色粪便,发病严重后,病牛的揭膜发钳,呼吸急促,体温正常。
2.口蹄疫
口蹄疫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牛疾病,它表现为牛皮肤显出水泡并且糜烂,该病大多出现在牛的蹄部和口腔部位,所以称之为口蹄疫。口蹄疫传播较为容易,只要可间接接触或直接接触均可带来传染源。
因为口蹄疫是一种极为严重的传染病,发病时有极高的死亡率。而且口蹄疫可在一年四季发病,并无特定的季节性。若想做好对口蹄疫的防治工作,首先应提高对疫病的防治工作,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年应开展3次的接种工作。在有牛发病时,应增强对病区牲畜的管理工作,落实好隔离、消毒等办法,还应该运用注射药物等方法来提高对此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
3.牛新蛔虫病
牛新蛔虫病就是牛蛔虫病。是经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中的成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部发育成感染性虫卵,由怀孕母牛食入,在孕牛体内移动,经感染胎儿;或因初乳中存在幼虫,犊牛经过吃奶而感染。犊牛出生后仅7~10天就可看到有蛔虫寄生。
病犊牛废绝或食欲减退,腹泻,消化紊乱,直至排血便,个别时腹痛,渐渐消瘦,死亡率比较高。
4.瘤胃臌气
牛发生瘤胃臌气之后,一个显著临床症状就是患病牛采食饲料不久之后突然发生临床症状,位于左侧的腹部快速的胀大和膨胀,肷部突出。对患病牛的瘤胃开始叩诊能够听到明显的鼓声。对瘤胃听诊能够听到瘤胃的蠕动音消失。患病之后,病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反刍现象消失,患病初期可发生嗳气,嗳气停止之后,病牛的腹部出现疼痛,一会卧倒一会站立,回头顾腹的次数提高,还可发生摇尾弓背。在病牛患病初期还可排出少量的粪便,后期再无排便。在患病后期,若治疗不及时,病牛可发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张口伸舌,最终可造成病牛窒息死亡。
二、牛疾病的防治
1.有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协调疾病防治
有关部门必须落实责任,增强领导,对疾病防治落实预案,做到突发疾病来临前,可做到有选择有步骤的开展防治,尤其必须提高网络检测,落实部门联防,全面实效的对疾病开展防控。
2.强化免疫,提高抗力
给牛体注射口蹄疫疫苗,增加牛体的抵抗力(免疫力)还是目前防治牛口蹄疫的一个基础性实用措施。对役牛、育肥牛、后备牛、种牛每年春秋两季注射疫苗。
3.加强检疫,病健隔离
对于养牛小区、养牛户每年应开展两次以上集中检疫,牛出栏前应开展产地检疫;进入流通环节的牛,畜(货)主要持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牛耳佩带免疫耳标;进入交易市场的牛应开展市场检疫,成交后调出的牛应在运走前重新申报检疫。
4.重视消毒,杀灭病原
对养牛小区、养牛场、宰牛厂、黄牛交易市场等场所内的场地,牛舍、运牛车辆、用具等应定期开展严格消毒,时常更换消毒药品,消灭病原,打破传播渠道,从源头上防控,防疫灭病。
5.应急防控,扑灭疫情
在对疫情开展控制和防治时,应落实早发现,早上报,早控制的原则。控制和封锁技术措施应严格。对污染的饮水、饲料、垫料和病牛排泄物等开展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场地、牛舍和疑似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垫料、饲料开展彻底消毒;对受威胁区和疫区的易感动物及时建立档案并强制免疫。
6.治疗病牛,降低损失
做好病牛的护理工作,把病牛隔离在安静、清洁、通风良好、向阳、干燥、温暖的牛舍内,厚垫细沙或褥草。饲喂适口性好、软嫩多汁的饲料,保证饮水量,并在水中加以食盐或多维等矿质元素,对症治疗。在发病初期对贵重牛可皮下注射口蹄疫高免血清,并结合抗生素治疗。防治心肌炎时,应注射青霉素,退热药并配合樟脑、安钠珈等强心药。治疗舌面、口腔病变溃疡时,应用10%-20%碘甘油或0.1%-0.2%高锰酸钾液洗涤或涂抹在患处;或用人用冰硼散粉剂涂在患处。治疗蹄部溃烂时。应用菌毒敌或用3%来苏儿根据说明书稀释后浸泡患部,每次30分钟,每天2次;对蹄壳脱落或蹄壳开裂的,用抗生素软膏外敷患处并用消毒纱布包扎,每日换药一次,禁止患部接触污物污水。
结束语:
确保牛安全健康,是对本地群众生活质量的有效保障。对牛疾病的控制和防治对于养殖户来说尤为重要,可以确保牛的质量,并有利于建立健全有序健康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农场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