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农产品加工企业行为经济分析

2017-01-12 09:16杨慧鹏朱巧环
现代企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农产品消费者质量

杨慧鹏++朱巧环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瘦肉精猪肉、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牛奶、重金属大米、染色馒头、高毒豇豆、膨大剂黄瓜、假羊肉等新闻报道的出现,使得我们不禁思考一个问题,这些质量问题是何时出现的?已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多久的危害?虽然我国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是不难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有着较高的信任且对于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敏感度较低。

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农户和农业生产环境。钱永忠、王芳、张晓凤、赵建欣等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在生产环节,对于消费者的研究也多数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及认知评价,针对消费者需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程度提及较少,谈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济行为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我国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出发,根据我国消费者的态度给予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分析低质农产品企业的行为,并针对消费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消费者现状

1.对农产品本身了解程度低。我国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众多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加工过程等并不了解。由于对农产品本身了解程度低,导致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农产品的外表是决定是否购买的第一要素,但是往往外表越干净新鲜的产品,其经过不合法加工的概率越大,危害程度越大。例如“翻新土豆”,它是经过水洗、浸泡、机器抛光,将已经长芽的老土豆变成表皮光鲜的“新土豆”,此过程是经过焦亚硫酸钠处理,会对身体产生直接危害。与此同时,未来潜在的消费者接受的教育也都是远离农村、城市化的教育,以至于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都难以掌握农产品的信息。所以,现阶段消费者由于缺乏农产品知识,这成为模糊消费者需求重要的一方面。消费者需求不明确,导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敏感度较低。

2.问题滞后性,缺乏感官体验。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牛奶等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都是源于消费者出现了身体的病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食用这些问题食品的一段时间内,消费者是感觉不到异常的,甚至食用了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产生肌体的病变。这样一来,问题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程度要远远大于现实的状况。由于问题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缺乏即时的伤害,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媒体政府对于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宣传力度有多大,对于必需品的消费也是没有过大影响的。由于食品问题本身的特点,也影响到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敏感度。

3.对于“健康食品”不买账。近年来,由于我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健康的“绿色食品”关注度越来越高、一般研究者在基于国外的资料认为绿色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但是针对我国消费者对于生产标识食品的支付意愿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关注度很高,但是需求不足。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绿色产品”价格过高。我国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认证标示认知不清,如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产品区分度不明确,导致在面对外形区分度不大但价格差异过大的农业必须品时,购买意愿不强烈。第二,存在消费不信任。由于众多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纰漏,致使消费者对于某些没有明显标示却存在于超市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区的农产品信任度不高,也就是说,在没有完善的知识储备加以区分,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用过高的价格去消费“打着有机食品称号”的食品。由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认知意愿和购买意愿不强烈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敏感度偏低。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

1.企业质量安全技术薄弱。众多农产品加工机构质量安全生产状况不佳,原因在于,一方面不重视安全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资金的短缺也是导致其安全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由于企业自身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性提高意识不强,更重要的是,许多企业在面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教育,感到效果不明显,主动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的意愿不强烈。

2.企业对实施质量安全生产的动力不强。大多企业实施质量安全成产的动力源泉在于提高企业的品牌效应,但是对于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及对安全农产品的态度并没有太高的关注度。企业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企业收入,而最直接的行为就是提高企业的声誉,增加企业的品牌效应,当意识到该行为不能达到盈利的效果,将不会持续进行安全性生产,所以,动力的来源决定了现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3.面对市场的困境。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是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较弱的原因之一。其次,在市场中许多掺假造假的农产品对其他安全生产的企业造成了伤害且不能避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政府监管不到位造成了企业实施质量安全措施。

三、农产品企业的经济行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一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敏感度较低,与此同时,对农产品质量要求高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消费者的异质性在食品类市场同样存在,并且消费者属性的不同决定着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的行为。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影响主要在于对农产品的消费方面,但是众多消费者对于安全农产品是否消费的关键点在于信息是否对称。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当农产品安全性足够高时,惯性购买的消费者就会采取购买行为,其他消费者是否购买完全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属性。但是,当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就不限于消费者自身的属性,并且农产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也由此产生。

企业经济行为的目的性在于企业是否实现盈利,当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总是要保持自己的盈利性,企业行为由收益和安全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消费者支付价格大于安全生产成本时,就会停止生产食品;当消费者支付价格低于安全生产成本,企业就会生产安全食品。当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状况不了解,就会出现消费者是否愿意支付高价格的安全农产品问题,当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小于成本时,就会生产劣质品;当消费者支付意愿大于成本时,就会选择不生产劣质品。

四、相关建议

1.面对消费者。①提高消费者农产品教育。我国现阶段九年义务全面普及,18岁以上消费者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基于农产品的教育少之又少。从小学课堂到大学必修中,没有哪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中存在农产品的认知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这一部分的缺失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敏感度低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还应扩展教育形式,让潜在消费者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的了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如农产品个体特点、农产品的认证标准、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维权渠道等方面,提高消费者的文化知识,让潜在消费者重视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②改变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方式。消费者对于政府和媒体纰漏的信息和新闻的得知渠道太窄,电视、网络等成为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对于占有农产品消费主体一大部分40岁以上的消费者来说,从电视和网络上得到相关信息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少。所以,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改变宣传方式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针对消费者常去的消费地点——超市、农贸市场等地点,用各产品健康提示小标签、质量安全录音播放等方式,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既学到了安全知识,又买到了健康的食品,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做相应宣传方式的改变将使消费者收益很多。③明确农产品的优劣种类,做好价格规制。一方面,细分好各标准下的安全农产品,给消费者提供明确区别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标准的特点,让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信任程度。另一方面,由于“三品”农产品价格过高,并且超过很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使得优质农产品得不到顺畅的销售渠道,相关部门要向消费者解释“三品”价格过高的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优质农产品的价格进行规制,引起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关注,唤醒消费者的兴趣,从而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实施对优质农产品的购买行为。④权责明确,完善维权途径。到2014年,全国蔬菜、畜禽和水产品检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3%、99.2%和93.6%。但是,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程度究竟有没有这么高,还是一个未知数。消费者之所以感受不到这么高的安全程度是因为还有很多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没有被检测到,但是消费者自身能感受到。管理部门权责不明确,导致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反映情况。维权途径不统一,使得消费者受到危害时无法及时得到解决,面对农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疲态,维权意识不强,行动不积极。这样一来,很多农产品问题没有合适的途径被纰漏,消费者的敏感度很难增强。

2.面对企业。①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来宣传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政策。加强企业的安全知识学习,了解食品质量认证及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相关要求。根据国家政策和专业知识,企业自身也应加大对员工的专业安全生产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进行。②提高政府扶持力度。农产品作为基础性产业的产物,政府应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资金不足和技术欠缺是企业采取质量安全措施的制约因素,因此政府应对企业购置专业检测设备、科研投入等方面提供补贴,努力架起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③建立健全食品质量法律法规。单纯依靠企业发展还是无法保证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农产品流通,法规法律的健全既能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又能保护企业在市场上的有效竞争。加大力度打击掺假制造行为和劣质产品的惩罚力度,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基金项目:河北经贸大学校级重点项目《提升超市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猜你喜欢
农产品消费者质量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知识付费消费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