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坤
摘要: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1/3以上的人以小麦为主食,小麦也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因此,小麦的生产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个重要问题。小麦在生产过程中。要想持续达到高产稳产、品质好和生产率高的目的,需要在小麦生产的各个环节。运用科学的生产技术手段来改善栽培的条件。实行科学的种植和管理。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外界条件影响很大,在整个过程中,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不同。由于不同年度问的气象因素的差异,甚至同一年度内,也有地势、土质、肥力、茬口等不同条件的差异,都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1品种选择与处理
选用小麦品种要克服绝对化思想,做到良种对路,良法配套。避免不问品种特性、适应范围,盲目选用品种。要根据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选用品种。并结合当地环境、气候及土壤情况选择抗病能力强、品种优良、粒大饱满、纯度较高的种子。确认小麦品种后对种子进行处理,促进其发芽率的提高,然后进行晒种,同时进行筛选。用药肥对其进行包衣,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是包衣以及拌种,选择拌种剂时要确定对种子没有任何副作用。
2完善耕作方式
在种植小麦时,需要实现科学的轮作倒茬。小麦的耕作时不能多年使用同一块土地进行同一种小麦的种植,这样会减少土壤对小麦的营养的补充,导致小麦生长的养分大量流失。一般情况下,在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3次小麦后就需要改种其他农作物。保证小麦的产量。
3深耕细作,巧施底肥
小麦在种植之前要进行深耕细作。深耕方式可以采用机械深耕。打破原有的犁底层局限。可以有效的保证蓄水保费,深度大概在20cm最合适。整地过程中要做到土壤的表面平整,土壤细密、虚空的地方要填实。之后对土壤进行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运用科学的施肥比例,有机肥的施肥量大约在100kg/667m2,想加强土壤的通透性,可施小麦专用肥,田地施肥40kg/667m2,全生育期小麦肥料运筹一般为纯氮20kg,磷肥五氧化二磷10kg,钾肥10kg同时,农户也可以将农作物的秸秆还于田中。这样能够做到环保施肥。
4实施精量播种
精量播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小麦播种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播种的数量8-12粒左右,行距一般为25cm左右,播种深度在3-5cm。高产田地的土壤养分充足,可以适当的控制播种量,尽量采取精量机械播种。依据播量以及行距的要求调好标准。而中低产田地块播量可以适当增加,但播种量不宜过大,小麦生长较为密集会造成采光不良,透气性差的现象,只有控制好播种量,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每一株小麦苗抗倒伏性强、产量高。
5合理施肥
施肥是否合理对小麦的产量有重要影响,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5.1合理施加底肥;
5.2合理施加种肥。施加肥料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种子的发育。加快种子的生长速度;
5.3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而土壤所供应的营养物质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追肥,一般应在小麦的苗期,以及抽穗期进行肥料的追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有助于粮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合理灌溉
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如果小麦缺乏水分,会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和蛋白质含量。在雨季的时候。可以利用雨水,但是在旱季,应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给小麦灌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
7小麦病虫害防治
麦穗期蚜虫防治:我们在进行麦穗期蚜虫防治的时候可以喷洒50%的抗蚜威WP或者是喷洒10%的吡虫啉WP,以此来减少害虫对其的伤害。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此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比较关键的中蛹期,可采用50%的辛硫磷EC以及50%的敌敌畏,在成虫期的扫残过程中。尤其是在抽穗之后。还要用70%的敌敌畏对其扬花时候害虫的处理。
红蜘蛛的防治:红蜘蛛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干旱、无水浇条件地区,可以使用1,6%的阿维菌素溶液进行喷雾防治。
纹枯病的防治:在防治纹枯病的过程中,可以将纹枯净可湿性粉剂、三唑酮乳油、禾果利可湿性粉剂与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小麦的茎基部进行喷射。
防治锈病和白粉病防治:采用灵乳油和辉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还能有效预防小麦叶枯病。
综述所述:小麦种植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只有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选种和种植并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小麦优良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当地政府应给子小麦种植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资力度,不断学习现代化的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不断提高小麦产量,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