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龙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要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今天的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又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呢?今天教育的样貌,大家非常熟悉,简而言之,这是一种生存性的教育,它以批量生产为主要方式,以竞争为主要手段,以升学为主要目的,以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在小康社会里,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生存的需要,同时也超越了单纯的浪漫温情的生命关怀。它意味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文化传统得到尊重和传承,并与时俱进地创造时代的新文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得到普及和认同。概括地说,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是一种生活性的教育,以个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为目标。
从生存性的教育走向生活性的教育,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来应对因此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如何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育始终是作为实现国家目标的一种“工具”而存在。进入20世纪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了人的价值,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来对待。观念指导人们的行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政策、教育行为、教育评价等都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这对当前的教育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今天的教师和家长,基本上是在大工业时代的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经历的是管理统一、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化的学校教育,自身带有很强的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烙印,根深蒂固的观念很难改变。在有些学校,因为生源的减少,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已经减少到25~30人,完全可以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了,但教师依然按照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模式,“目中无人”地对学生实施着教育;在家庭中,期待孩子出人头地,成为同类群体中的佼佼者,只要能在学校考试得到好的分数,其他一切都包办代替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是一句空话。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教育理念没有转变过来。这是全体国民共同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来促进全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
挑战之二:如何看待“终身教育”的地位和价值
一谈起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我们总会将其划分在国民教育体系之外,认为这是学校之外的事情,与学校教育没有什么关系,认为这是人在走向社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职业进修,是退休之后在老年学校的自娱自乐,是与学校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了终身教育定位的偏差,也影响着终身教育价值的发挥。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知识更新的速度很缓慢。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习的知识,基本上可以满足他一生的工作需求,学习和工作有较为明晰的界限。但在最近这几十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学生所学习的不少知识还没有离开校门就已经过时了,当前最热门的十项工作在几年之前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人如果想用学校里所学的那点知识来从容度过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根本是不可能的。学校教育必须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在人生的整个历程中,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社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启蒙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辅导,提醒学生一个人要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进行终身教育,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育,绝不仅仅是在学校的事情,学习,也绝不仅仅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任务,应该成为个体一生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必需的构成。它们需要融入人生、融入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建设更美好的社会需要社会各界都将终身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实施一种与生活的进步和成就紧密相连的教育。
挑战之三:如何借助信息化来撬动教育的变革
今天的人们,如果想和自己的朋友联系,已经几乎不用信件的方式了,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或者一条微信,就可以即时解决问题;如果想采购一样物品或者品尝某种美食,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上下单,快递服务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他们的愿望……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但我们的学校,依然固守着原有的传统,无意之中在逐渐拉大和现实生活的距离。
其实,学校和教师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冲击。微信的广泛使用,使得孩子在班级、在学校里的各种行为,都可以以非常便捷的方式传递到家长的微信群中,由众多的家长加以评说,这对学校管理和教师的班级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原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现在成了次要的信息源,甚至教师所掌握的信息还没有学生的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做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过去学校、教室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具有很鲜明的象征意义,今天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存在,处处都可以学习、时时都能够学习,学习的场所和学习的时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学生求学的路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该如何吸引学生,教师该向学生传递什么,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挑战之四:如何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
“管理”和“治理”,虽然一字之差,但其含义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学校,大都信奉教育管理,以管理主义见长。教育的着眼点不是为了让学生尽量学到、得到最好的东西,而是通过考试等多种途径把学生划分等级,这是管理主义最典型的标志。教研组讨论统一命题,规定评分标准,统一进度,统一考试,就像制造工业品,将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抹平在统一标准前;学校强调统一要求,凡是不按照统一要求而发生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违规违纪。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学会了顺从与乖巧,以迎合家长和老师的心理。
“治理”相较于“管理”,是一种多元、开放、互动的行为模式,重在克服“管理”行为的人为性、单向性、封闭性、控制性、约束性、垂直性等弊端,注重发挥自主性、能动性,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更加注重和谐局面的构建。学校治理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它包括确立学校的办学章程,建立章程统领下的学校制度体系,明确学校的发展愿景并制定发展规划,建立自评机制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以让学校办学逐渐接近愿景,等等。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要给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平等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利。要理清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的关系,确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要处理好校内关系,形成学校内部的民主风气。生活性的教育,必然会积极回应家长和社会、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工作的知晓与监督、参与与表达。
挑战之五:如何让学校成为社区的文化高地
学校发展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文化在社区中的地位。如果学校的文化在社区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学校的发展空间就会逐渐增大,限制因素就会逐渐减少,反之,学校的发展空间就会非常狭窄,限制的因素也会逐渐增多。如果我们不关心学校赖以生存的社区,不主动和社区的文化融为一体,那么我们就会将教育化简为学校,再将学校化简为课程,接着将课程化简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后将一切化简为教学的技术细节。依照这种简化的教育观,教育的核心问题就变成了课程、教学标准、测试考核等技术细节。
但是,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孤立个人,也不存在超脱于一切文化背景的个人。每个人都是在社区中成长起来的,社区和个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每一个个体就是在社区文化的熏陶之中、在摸索社区的运作方式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种关联和摸索的关系方式,在人类之间就叫作“生活在一起”。社区有两种重要的生活文化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一是发生在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的“养育文化”,另一种是有关公民的基本素养和社区规则、社会体制的“养成文化”。学校教育也通过自身特别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孩子这一载体“小手牵大手”,反作用于社区,提升这个社区群众的文化素养以及整个社区的文化品质。作为生活性的教育,学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高地作用、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四大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事基础教育,虽然倍感压力,但同时也会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着的诸多发展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找准路径,顺势而为,变压力为动力,就有可能在教育综合改革的道路上闯出一条新路,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
一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出台为契机,全力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学段教育核心素养的研究。
之所以将学校划分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的学段,就是因为孩子在相应的年龄段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征,抓住了这一特征,其实就抓住了学段教育的核心。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体系,也是因为学科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且通过核心的概念和规律,构筑起了学科的“大厦”。构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其实就是在寻找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核心要素,明确教育制度的设计、学科课程的设置、教育方式的选择、教学成效的评价等与核心素养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进一步明确学段教育、学校课程的基本定位,明确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性教育的核心要素,并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二是以建设数字校园为突破口,推动学校课程的重塑和教学流程的再造。
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高起点地开发学校课程,让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士、信息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社会贤达、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建设中来,加强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力度,让更多的课程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共享,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之中。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置开放式的教学流程,通过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程。重视学生学习数据的积累、挖掘和分析,研究学生学习行为背后的教育因素,指导学生更好地投身到学习之中。
三是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着力改变社会的价值观和评价观,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未来的发展培育中坚力量。
比如上海目前已经开展的小学等第制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等举措,在教育系统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需要通过更加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让社会各界都能全方位了解这些新型的评价方式,成为新型评价方式的坚定支持者,从而引导社会评价观的改变。考试和评价,是非常有力的指挥棒,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它。
四是以促进教育和社会各界融合发展为动力,形成教育和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教育要关注社会和居民百姓的需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放学校的各种资源给老百姓共享。学校也要善于利用家长的资源、社区的资源、各种社会机构、社会组织等的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际应用,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学校要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通过由教育专家、社区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共同组成的学校理事会,和家长委员会一道,定期讨论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社区和学校共生的实践方案,探索终身教育意识和机制的建设,促进学校成为社区的文化高地。
从生存性的教育走向生活性的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的基础教育,需要拆除自己设立的文化篱笆,需要聚合社会各方的力量和智慧来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