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昭/财政部驻安徽专员办监察专员
戮力同心矢志不移加快实施专员办转型
●黎昭/财政部驻安徽专员办监察专员
2016年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专员办必须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谋篇布局、精准发力,加快实施转型,确保如期完成财政部党组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高位思考
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转型后的专员办必须调整工作站位,服从和服务于财政部的中心工作,习惯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重点关注财政改革核心问题,充分领会财政部党组决策指示的背景意义、目标要求、关键所在,掌握各项政策的逻辑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和推进方式。2016年,要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紧抓服务改革大局这个总基调,以财政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针对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四大领域,统筹谋划监管举措: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和研讨小组,集中全办力量和优势资源,在办内建立与四大领域改革相关的监管信息平台;二是研究制定综合方案,整体布置、统一调度、分项实施,各牵头处对应内容细化方案,在统一框架下分工协作,确保监管工作呼应、监管成果共享。
总的来说,从高位思考的要求出发,在谋划今后工作时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契合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有利于财政部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完善监管快速反应机制;有利于增强财政部业务司局职责职权的发挥,提高监管工作粘性。
(二)坚持协同推进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预算单位等在完善内部管理、维护财经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与专员办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清楚认识,善加利用,借势而为。
地方政府层面,要倚重其号召作用。继续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选择重点工作、典型案例、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主动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发挥好报告制度的效果。主管部门层面,要借助其管理需求。落实主管部门在行业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和主体责任,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通报会,加强监管交流,营造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市场经济主体层面,要强化其自律意识。要持之以恒做好政策宣传,强化沟通交流,促进对方单位真正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切实改变就事论事、检查处理的简单方式。
同时,作为连接中央和地方的枢纽,要做好监管和服务两篇文章,以监管强服务、以服务促监管,赢得最广泛的支持,整合最广泛的资源,借以提升自身的决策参谋能力。如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题,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高校院所、新闻媒体等外部资源,从理论模型、行业管理、省情舆情等方面,联合搞调研、开门论改革,防止闭门造车、脱离地方实际。
(三)坚持大胆尝试
转型初期,很多监管事项需要专员办自身探索方向、明确重点、建立规程。必须大力鼓励敢为人先的精神,主动作为,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在哪里,专员办工作重心就在哪里”的理念,大胆尝试,试点探索。2016年,专员办将加强对地方财政预算管理,这是财政部党组准确判断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科学统筹财税体制改革的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财政预算监管工作一次更深入、更有力的推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工作等为切入口和平台,紧扣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基层存量资金结余和财政风险防范等重点资金和焦点问题,充分发挥派和驻的优势,强化预算执行监管。与此同时,积极向相关预算管理的上下游环节追溯,抓住管理节点,创新切入方式,延伸监管链条,深入研究相关问题的成因、表现和化解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放在第一位,可以看出这是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就专员办而言,要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不断强化监管研究和实践创新,做到既有解题之思,更有破局之法。
(一)点和面的关系
财政预算监管范围很广,专员办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将长期存在,如何提点扩面、保证监管覆盖始终是监管研究的课题。应注意把握三个要求:一是在监管职责布局上合并同类项。尽可能将性质相近、数据基础相同、业务对象重合的监管事项,集中一并开展,综合采取函询、约请、情况提示等,提高覆盖面。二是在工作计划安排上预留一定量。从履行职责的充分程度、履行职责的承受程度、设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三个层面,统筹安排监管项目和数量,既保证质量,又不能排得太满,重点项目做一个成一个,宁缺毋滥。三是在单项工作开展上用好非现场。多花精力做实基础数据,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审核首先采用非现场方式开展,确需现场核查的,处室内部要充分论证,集思广益,不能片面追究大而全。
(二)原则与灵活的关系
专员办要严格依法行政,做到坚持原则不打折扣,在此前提下,还需放开思路和手脚,善于出主意、想办法,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人力资源统筹问题上,财政供养人口不增加是原则,但专员办要善于借用外力,妥善应对人少事多的情况。外部专业人员、地市财政部门、行业监管部门的人员都是监管工作的有益支撑。再比如工作方法创新上,已建立起的主辅岗制、多级复核制、函询制、约请制、承诺制,仍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同时多方尝试新的方法,找准工作切入点。
(三)显性与隐性的关系
以往专员办的工作结果多以显性方式体现,如审核意见、检查报告等,数字上的变化直接体现了工作的成绩。业务转型后,很多监管工作依靠总结、思考和分析来完成,工作结果也变得隐性化。一方面,专员办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培养预算管理的长远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能因为一项工作成效体现不显著,就退而结网;另一方面,要加大主动宣传、综合宣传的力度。主动密切与财政部相关司局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分对象、分层级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需求,疏通信息反馈渠道,建立起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对口联系和编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声有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最终落在“共享”上,鲜明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安徽专员办提出的“建设幸福和谐专员办”的理念也与此高度契合,目标是实现专员办工作和每个成员的共同发展,具体而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求组织尽可能为个人搭建适合其施展才华的平台,促使其实现个人价值。首先,要针对全办不同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等,建立干部培养的长期规划,利用培训、建立干部评价体系、岗位交流等一系列方法,提高其素质能力。其次,提倡每个人发挥所长。安排工作时,要熟悉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分工布局,尤其是要落实项目负责制,每个人都是有生力量,都可以带队工作,都要有独立锻炼的机会。
二是要求个人把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引导到组织确定的目标上来。以干事创业为基础,以专员办发展为己任,凝心聚力,共创未来。因此,要强调责任感,做到按职责肯办事。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热爱工作,自觉自愿地做好工作。要强调有约束,做到按要求能办事。时刻以纪律作为自己的言行指南,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锤炼工作作风,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要强调重执行,做到按目标办成事。大力强化执行力,着力培养遇事即办、办好的雷厉风行作风,解决好“想执行”和“会执行”的问题,在实践中磨练,在磨练中成长。
三是加强内部协作,和谐共处。专员办是一个大家庭,真正和谐共进,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全办和处室的关系。专员办党组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统筹指导处室工作和内部管理;各处室要有全局意识,站在全办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坚决贯彻执行专员办党组的决定,牢固树立“办兴我荣,办衰我耻”的观念,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维护组织,积极主动地为专员办发展做贡献。二是处理好处室与处室的关系。业务转型后,大量业务涉及多个处室。牵头处要做好综合协调,明确工作要求和流程,统一监管尺度和口径,并征求各职能处意见。职能处要积极配合牵头处,按照全办统一要求开展工作。处际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补台,树立全办“一盘棋”思想,努力将不同处室的分力汇集成为推动全办发展的合力。三要处理好处室与个人的关系。要珍惜友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坦诚相待。谈心谈话制度要得到更好的执行,谈心要细致,反映要及时,解决问题要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