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
研究生论坛
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陈凤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结合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综合指数计算出2007-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41%,占总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12.17%。对比其他相似研究,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不是十分明显,原因在于高职教育没能提升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高职教育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没有得到产品化,从而没能提高劳动者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本文针对上述原因给出了广东高职教育发展建议,以提高广东省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进修,学习新兴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求适应职业需要。就业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但是就业并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1]职业教育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主要目的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测算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不少的学者已经做过相关的研究。比如,杭永宝首创权数分配法,计算了1993年到2003年间以及1993年到2004年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的结论是:要举力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率。[2]刘晓明,王金明在研究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联系教育综合指数,计算得出2001-2009年间浙江省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的结论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贡献的绝对数值较小,其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应该有更大提升。[3]陈礼丹、刘欣在《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采用岳昌君等对2004年的国家数据进行整理得出2002年和2012年广东省各类教育综合指数,并得出广东省2002-2012年间高等职业快速发展并对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的结论。[4]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关于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比较少,且大多是计算出了贡献率,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将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舒尔茨人力资本论对广东省2007-2014年间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计算,与其他相似研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尽相同的原因。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共同探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时所得出的结论,其基本形式是:
其中,Y代表产出量,A代表技术水平常数,K代表资本投入量,L代表劳动投入量,α是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β是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且α>0,β>0,假定经济发展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都以其边际产品作为报酬,规模报酬保持不变,则有α+β=1。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于20世纪60年代初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且系统分析了教育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自此,教育作为影响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逐渐为人所了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教育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劳动力质量提高的根源。经济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劳动力数量相对稳定,想要提高劳动投入量,就得通过提高劳动力的质量的方式,即通过教育,把教育因素纳入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将劳动力投入量拆分成起始劳动力Lo和教育投入E,则有:
两边求对数后取导得出:
在此公式中包含:经济增长率y,技术进步率a,资本投资增长率k,劳动力数量变化率lo,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α,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β,且α>0,β>0,α+β=1。则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公式是:
本文将教育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研究生。通过计算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比例p,计算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公式为:
此中,β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赵艳萍根据广东省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通过SPSS软件计算出广东省劳动投入弹性β为0.636,意味着劳动投入每增加1%,那么产出增加量为0.636%。[5]而国内一般取0.7~0.8,大多学者也采用0.7的劳动产出弹性系数,因此,为了增加研究的可比性,本文同样采用β为0.7。
文章将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分成以下7个步骤,分别是:(一)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二)确定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指数;(三)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人均教育综合指数以及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四)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占整个教育的比例;(五)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经济实际年均增长率;(六)计算2007-2014年间广东教育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七)计算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
以200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6]以及2014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7]中分省数据为依据,整理得到2007年和2014年广东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百分比(如表1所示):
表1 摇2007年和2014年广东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百分比(%)
根据2007年和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百分比(表1),计算得出2007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20.3+ 52.4+17.8+5.1+2.6+0.32)*6/100=5.911;人均受初中教育年限:(52.4+17.8+5.1+2.6+0.32)*3/100=2.347;人均受普通高中教育年限:(17.8+5.1+2.6+0.32)*3/100= 0.775;人均受高职教育年限:(5.1+2.6+0.32)*3/100= 0.241;人均受本科教育年限:(2.6+0.32)*4/100= 0.117;人均受研究生教育年限:0.32*3/100=0.010。
同样也可以计算出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是5.963;人均受初中教育年限是2.615;人均受普通高中教育年限是1.181;人均受高职教育年限是0.461;人均受本科教育年限是0.231;人均受研究生教育年限是0.011。整理成表。(如表2所示)
表2 摇2007年和2014年广东从业人员|人均受各类教育年限(年)
(二)确定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指数
不同程度的教育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相异,但是基本上能用劳动力收入作为区别劳动力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采用的劳动简化指数有:李实等人研究推断出在1993—2004年间我国受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倍数为1:1.28:1.38:1.51:1.81:2.20;[8]岳昌君等人的研究结果是2004年我国从业人员受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指数分别为1:1.17:1.40:1.98:2.63:4.33。[9]本文根据时间先后,选择与本文研究年份接近的劳动简化指数,即借鉴岳昌君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则确定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指数是:1:1.17:1.40:1.98:2.63:4.33。
(三)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人均教育综合指数以及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
根据上文选择的岳昌君等人研究得出的劳动简化指数作为各级教育的权重,结合2007年和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均受各类教育年限,加权求和,计算出2007年广东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是:
5.911*1+2.347*1.17+0.775*1.40+0.241*1.98+ 0.117*2.63+0.010*4.33=10.570
以此类推,得到2014年广东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是:
5.963*1+2.615*1.17+1.181*1.40+0.461*1.98+ 0.231*2.63+0.011*4.33=12.673
运用几何平均法计算2007年-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即有E=[(12.673/ 10.570)1/7-1]*100%=2.63%。因为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千差万别造成个人工资收入差别不能草率地归因于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还需要考虑到林林总总因素,比如:个人的天赋、性格品质、家庭背景、努力程度、机遇等。所以,要确定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首先需要得到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增长率E,然后在E的基础上再乘上一个由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劳动量的增长率系数,作为折算,一般用0.6作为折算系数,因此得出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为1.58%(计算方法:0.6*2.63%=1.58%)。
(四)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占整个教育的比例
假设2007年至2014年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发展,一直保持着2007年时的水平,即保持在5.1%,那么多出的4.1%则因高等职业教育停止发展而停滞在高中阶段。[10]根据这个假设调整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百分比,得到表3,再计算调整后的2014年广东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和2007年-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调整后得到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均受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教育年限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而人均受高职教育年限:(5.1+5.4+0.38)*3/100=0.326,2014年广东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是:5.963*1+2.615*1.17+1.181*1.40+ 0.326*1.98+0.231*2.63+0.011*4.33=12.405。
表3 摇调整后2007年和2014年广东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百分比(%)
则有调整后的2007年-2014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E’=[(12.405/10.570)1/7-1]*100=2.31%。同理按照丹尼森等西方学者通行的0.6的折算系数,得到此假设下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为1.39%(计算方法:0.6*2.31%=1.39%)。
因为调整后的数据是在2007-2014年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保持2007年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计算得到的,所以调整前后的广东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和人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差值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推动教育综合指数增长了0.32%(调整前2.63%调整后2.31%),高等职业教育促使教育综合指数增长了0.32%,占总的教育综合指数平均年增长率的12.17%(0.32%/ 2.63%=12.17%),进一步得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为0.19%(计算方法:1.58%-1.39%=0.19%),则有2007-2014年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占总的教育投入的平均增长率p为12.17%。
(五)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经济实际年均增长率
以1978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5[11]的数据,得到197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为100,2007年为4272.3,2014年为8094.9。由此计算2007-2014年广东省GDP实际增长率y=[(8094.9/4272.3)1/7-1]*100%=9.56%。
(六)计算2007-2014年间广东教育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通过上述计算得出了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β为0.7,教育投入增长率e为1.58%,实际经济增长率y为9.56%,结合上述推导得出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e=βe/y,则有Ce=0.7*1.58%/9.56%*100%= 11.57%,因此得到2007-2014年广东省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1.57%。
(七)计算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以上的计算得出广东省2007-2014年间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投入年均增长率p是整个的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的12.17%,2007-2014年广东省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Ce为11.57%,根据上述推导的公式:Cev=pβe/y,即Cev=pCe,则有高等职业教育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ev为1.41%(计算方法:12.17%*11.57%=1.41%)。
从计算的结果可以得出,广东省经济在2007-2014年间的增长有11.57%来自广东省教育发展,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41%。
(一)计算结果的分析
从以上计算得出的结果看,广东省2007-2014年间GDP年均增长率的9.56个百分点中,有1.11个百分点来自教育发展,占9.56%的11.57%,即2007-2014年间广东省教育对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贡献率为11.57%,其中,9.56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当中高等职业教育占了0.13个百分点,即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1%。计算的结果表明,从比例上看,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在2007-2014年间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比较低的。但是2007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中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口占5.1%,到了201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6%,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7年的0.241增长至2014年的0.461,可以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提高广东省从业人员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方面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卓越功绩。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应该更为有目共睹,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应该众目共视。但是,从研究的结果看,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尚未达到。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没能与真实的工作场景融合贯通,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第二,高职学生缺乏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技术能力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高职学生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第三,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没有得到产品化市场化,高职院校研究成果的转换率低,导致大量实用型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充分提高劳动者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二)提高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建议
第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不强,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这一问题,广东省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实现学校学生到企业实操训练,企业员工到学校继续学习的互利共赢常态机制,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体现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这一问题,学校应该从新生入学时起,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警醒学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政府或学校定期组织从业者继续教育培训班,并发放相关证书。以此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三,针对广东省高职院校研究成果的转换率低,导致大量实用型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将学校师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联合兄弟学校举行技能创新和研发成果展览会,吸引政府和企业投资。另一方面学校要鼓励学校科研人员自己创办企业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35.
[2]杭永宝.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类测算及其相关分析[J].教育研究.2007(2).
[3]刘晓明,王金明.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
[4]陈礼丹,刘欣.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12).
[5]赵艳萍.广东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J].财经界.2011(6).
[6]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7]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8]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
[9]岳昌君,刘燕萍.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6(4).
[10]杨振军.首都高等教育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11]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G 712
A
1672-402X(2016)12-0135-05
2016-09-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适配性研究》(主持人:陶红;项目编号:2014YJA880064)阶段性成果之一。
陈凤娟(1992-),女,广东广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