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关保
(垣曲县农业委员会,山西 运城 043700)
垣曲县农业发展优势分析及存在问题探讨
李关保
(垣曲县农业委员会,山西 运城 043700)
以垣曲县为例,对本地的农业发展优势进行简述,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现代特色农业;优势;建议
垣曲县处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隅,全县疆土面积1 620 km2,辖11个乡(镇)188个行政村,总人口
23.1 万,此中农业人数16.1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业“3·5”工程,极大引领和带动了全县特色农业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核桃经济林面积发展到1.4万hm2,2015年0.6万hm2挂果,带动农民增收7 500万元。特别是华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在抓好原有精细管理基础上,又发展林下苗木种植。不断加大“大、中、小”3个农业综合示范循环圈建设力度,引导农户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农业产业。皋落乡集苗木种植、核桃经济林、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已初现雏形;历山镇结合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发展了葡萄;蒲掌乡发展了辣椒和樱桃;解峪乡发展了原中黄小米;长直乡发展了双季槐;还有古城的石榴,毛家的烟叶、花椒等,形成了果、畜、烟、菜、椒、菌、蜂、苗(木)八大特色产业。
1.1 特色产业优势
地域多样性和奇特的天气前提,决定了垣曲农业的多样性和区域特色。作为重要的核桃、辣椒和烟叶生产县,建设县域经济最具潜力特色的战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1.2 工业带动优势
垣曲农业发展要走与其他纯农业县不同的发展道路,工业化、城镇化将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近年来,该县实施强力壮大工业主导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域金融资源聚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继续加强。城镇发展仍然比较成熟,在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动的情况下,将进一步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建设。
1.3 生态环境优势
垣曲四周有三面环山、水面一片,森林覆盖率达
48.8 %,植被覆盖率达85%。黄河小浪底水库是北方最大的水上观光游乐区,还有亚高山草甸舜王坪、望仙三潭瀑布、王茅溶洞等。农业生产环境较好,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非常有利,为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创造了条件。
1.4 政策环境优势与转型发展机遇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是农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将吸引煤炭、冶金、制造等领域的资本注入农业区域,进一步带动农业的园区化、基地化和规模化创设,为加快鞭策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基根蒂[1]。
2.1 传统观念较浓,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覆盖面较小
当前,垣曲农业固然引进先进的设备,可是依旧照用守旧农业经营模式,欠缺管理和发展的严密范畴,增加了农民收入的困难。八大产业的特点在整个农业部门的比例很低,产业发展的上风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2.2 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程度不高
垣曲农业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很难在发展台阶上实现突破。随着农产品加工的积累,保护产业发展滞后,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产品企业大多很难实现转型。
2.3 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
由于城乡的两极化作用,农业投资不能跟上农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垣曲,农业投入不足,从事农业生产绝大部分老龄化。
2.4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规模面临着土地流转一体化的困难
完成区域发展势必关乎连片范畴、土地流转和守旧约束形式的调理转变,濒临巨大的困难。农业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资源整合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制约了农业发展的范畴。
3.1 树立大农业思想,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抓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在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产业成长机遇,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加快土地转让,增大投资,扩大范畴生产,发展贸易和外向型农业,提高产业链[2]。
3.2 加强政策引导,从建立和创新机制上解决问题
一是降低门槛,领导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向工业集群集聚,把各项扶持资金向中小企业及信用担保机构倾斜,引导工业集群健康发展。二是突出发展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和原材料基地,给予奖赏,促进行业向上发展,提高整体效益。三是要整合资本,齐聚财力,办理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农业补贴资金支持技术服务、种子、农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和产业保险制度,包括预防疾病和价格风险,建立内部稳定区和缓冲区。五是要支持和引导建立利益连结机制。鼎力促使企业与基地对接,组成“企业+合营构造+农家”组合,增强社会福利,使市集能够取得平均利润,从而形成稳固正当的利益连结机制,大胆延伸产业链。六是财政支农的适度监管,鼓励企业支持农业,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的建树,指引有序流动的农村金融资源和农业产业,处理农业产业资金欠缺矛盾。
3.3 做大做强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和效益
首先,重点支持、集中发展,对水果、椒、食用菌、苗木等行业,提升管理水平,使产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增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其次,主动帮助与促进产业发展潜力等特征明显的企业,要重点培育和积极支持,扩大生产规模,使其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1]程计则.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2,3.
[2]徐竹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J].山西农业科学,2008,8.
1005-2690(2017)02-0039-02
F592.7;F327
A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