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莹,吴晓华,苏长新,于凤山,张志信
(朝阳县气象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及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
刘 莹,吴晓华,苏长新,于凤山,张志信
(朝阳县气象局,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气象灾害的种类也在增多。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所遭受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工作是重中之重。从多方面探究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技术。
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技术
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或者破坏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如冰雹、霜冻、台风等。我国农业用地面积广阔,农业基础设施却相对薄弱,抵御气象灾害的基础薄弱,因此,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和预警,提早进行农业灾害防御工作,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这样才能够减少农业损失,保障人民生活。
1.1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作物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如果农作物遇到长时间不下雨或者雨量过少,不能满足其自身生长、新陈代谢的需要,则会出现农作物体内水分缺失和营养成分匮乏,导致作物生长迟缓、叶片萎缩、花朵或者果实掉落,甚至植株死亡,进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的后果。
由于气候、地形等条件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干旱灾害具有地域性特点,北方的黄淮海平原、河套平原与江南丘陵、云贵高原等地都是干旱的频发地区。据相关资料显示,有气象记载以来,干旱灾害在我国所有的气象灾害中所占的比例颇高,所波及的土地面积和人数也数目惊人,造成的农业损失颇为惨重,因此,制定规范的灾害制度、有效防范干旱灾害,是我们亟需面对的问题。
1.2 洪涝对农作物的影响
夏季在我国东南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长江和黄淮河流域是洪涝灾害的重灾区,洪涝几乎每年都会使农民措手不及,对农作物带来毁灭性打击。相反,我国的西北部地区干旱少雨,遭受洪涝灾害的概率低。
根据水量的多少,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和渍害。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带来的山洪暴发,水势凶猛,对农作物有致命性的破坏,是最严重的级别;而雨量过大或某段时间的雨量过于集中,农田大量积水,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则会很大程度上使喜干的农作物减产,而水田作物受影响程度则较小,属于中等的洪涝灾害;长时间下雨或者大雨过后,如果排水不通畅,土壤长期处于水饱和状态,空气匮乏,就会造成农作物根系腐烂,减产甚至绝产。
1.3 低温对农作物的影响
低温不仅在春、夏、秋期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在越冬期间更是会成为农作物生长的重大阻碍。低温之下的农作物不能够吸收到足够的热量,光合作用下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生长缓慢,不开花或者不结果、不成熟等,严重者受到冻疮直接死亡,影响农作物的成活率和产量。特别是在春天抽芽期,如果温度不够,将延迟农作物的发芽时间,使整个季节的生长周期都受到影响,成熟期推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1.4 高温对农作物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速度的加剧,我国南方长江流域遭受高温灾害的频率大大提高。高温会导致农作物自身的水分蒸发过快、光合作用减弱,而农作物自身的水分和养分不充足,会导致其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特别是蔬菜和水稻。如果长期高温,会破坏农作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导致蔬菜和水稻的品质下降,降低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质量。
2.1 综合各项指标,加强气象监测
无论是干旱、洪涝、低温还是高温,它们的形成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纯只考虑一个因素,要综合各种指标,加强气象灾害的检测。例如干旱灾害的发生,不仅与土壤中水分状况有关,还受到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即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促使着农作物和空气中水分的蒸发状况,此外,还与农作物的生育期有关。但是即使是温度相同,太阳光的照射也影响着农作物中水分的情况。温度相同时,如果太阳光照射强烈,则水分蒸发旺盛,反之水分能够较多地储存。因此,要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的能力和准确度,必须综合研究农业气象的各项指标,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解决好其他各个因素,综合指标研究,能够促进预测预警技术更加完善。
2.2 加强实时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要想使农作物少受到气象灾害的侵袭,需要加强实时监控,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重视灾害发生的过程,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物理、生物、数学等知识和原理,研究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和预兆形成明确的前期认知,并且对灾害的危害进行科学预测,建立实时无缝隙的预警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网络技术对气候条件的变化进行检测,全方位、实时跟踪,形成无缝隙、不滞后的气象研究及气象预报,及时更新。
2.3 结合多种学科,精确预测预警
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除了气象知识,还需要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要对各个具体区域的实际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运用物理、数学、地理等学科知识,建立相对准确的预测预警系统,减小误差,提高准确率。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并且预测灾害的破坏力度。只有将多种学科交叉运用到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工作中,才有可能准确预警并有效防范,保证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高温和低温等,而要抵御这些灾害,就要加强预测预警工作、综合各项指标、加强气象监测等,同时建立预警系统、结合多种学科、精确预测预警,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保证我国农业的稳产、增产。
1005-2690(2017)02-0029-02
S421
A
201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