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2017-01-12 16:13魏国强
种业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化集群产业链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2)

关于河南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2)

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是河南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介绍了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河南省

近年来,河南省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有新探索、有好亮点。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让农业产业链“全”起来;积极发展农牧一体化,让农业内部“环”起来;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积极发展电商、物流等现代商业模式,让先进技术要素“涌”进来;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让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强”起来。特别是通过培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家庭经营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有效衔接,实现了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1 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是河南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河南省坚持用发展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充分借鉴工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把工业的产业集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结合起来,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1.1 延伸产业链条

河南省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理念,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融合。形成以中鹤、新良为代表的面制品产业链,三全、思念为代表的速冻食品产业链,平平、旺旺、联泰为代表的休闲食品集群,双汇、雏鹰、牧原为代表的生猪产业链,花花牛、蒙牛、科迪为代表的奶业产业链,恒都、科尔沁为代表的肉牛产业链,华英、永达、大用为代表的肉禽产业链,伟康怀药、好想你枣业为代表的特色食品产业链。

1.2 提高竞争能力

围绕优质小麦、优质草畜、优质花生、优质林果等“四优”品种,河南省重点打造面(米)品、肉品、乳品、果蔬、油脂、饮品、茶叶、花卉(木)、中药材、调味品、林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等共计12类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全省小麦粉和挂面产量占全国的37%,每3包方便面有1包产自河南,每10个饺子、汤圆有7个产自河南,火腿肠占半壁江山,馒头1/4产自河南,华英鸭占领了东南亚70%以上的市场,北京全聚德烤鸭的大部分白条鸭都来自华英,一大批“河南造”农产品摆上了中国人餐桌。双汇火腿肠、思念汤圆、三全水饺、华英鸭、好想你枣等,已成为国人熟知的农产品品牌。

1.3 增加农民收入

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分工合作,均担负着价值创造的功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了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相链接,建立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了农民直接收益和劳动力价值提升,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转岗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吸纳劳动力230万人,提供劳动报酬超过550亿元,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1330万户,户均增收2100多元。

1.4 增强农村活力

全省规划培育的542个集群实现年销售收入达到1.1万亿元。其中销售收入在30亿元以上的61个,50亿元以上的17个,100亿元以上6个。集群不仅具备强大的资本、人才、技术条件,而且本身就一头连着原料生产、一头连着市场销售,一头连农业、一头连工业,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市民,亦工亦农,有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具有产业融合的天然优势。集群式发展,重点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大企业带小企业,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带农户,实现集群内各生产经营主体协同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农村活力增强。

2 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河南省围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农业,紧紧抓住第一产业这一基础,紧紧抓住加工业这个中心环节,努力向服务业拓展,向市场挖潜,使之成为农村发展的“增高树”。

2.1 产城融合促发展

中鹤面业产业化集群,该集群龙头企业是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农业和粮食、加工及深加工转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完善企业自身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优质粮食生产区已流转0.33万hm2,凭借河南省最大的农机合作社——鹤飞农机合作社进行规模化、信息化种植,已建成2 km2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形成了农产品仓储流通区和农产品加工区两大功能区,农产品仓储物流区拥有70万t的仓储能力,农产品加工区年加工转化45万t玉米、30万t小麦的加工转化能力。集群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理念,兴建中鹤新城,探索出了用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实现食品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子。

2.2 龙头带动促增收

永达畜禽产业化集群,该集群龙头企业是永达食业,企业利用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优势,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推进肉鸡养殖产业链纵向的上下游拓展,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增值转化;发展并吸引各类主体在产业链横向延伸,带动相关制造和服务业发展,形成了以“纵向产业链、横向产业链”交叉融合的“双链”产业化集群模式和运作格局。集聚产业链上关联龙头企业近20家以及5家物流信息和技术研发平台,通过纵向产业链的发展,将肉鸡养殖产业打造为当地的优势主导产业,带动了肉鸡养殖合作社6个,肉鸡养殖基地30个,肉鸡养殖规模6 000多万只,为农民增收近亿元;横向产业链做好辅助产业,共集聚了10多家配套企业,解决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万多人。2016年9月,永达食业有限公司被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评为“集群引领型”示范企业,全国推出了20个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发挥领军作用的龙头企业,全省仅此1家。

2.3 农旅融合创品牌

固始九华山茶叶产业化集群,该集群集茶叶种植、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先后培育出“九华山”、“仰天雪绿”两个中国驰名商标,“青峰云雾”获河南省著名商标,“皇菇山”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九华山茶厂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河南九华山茶业有限公司、河南仰天雪绿茶叶有限公司、信阳十八盘茶业有限公司、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4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作为集群内的示范引领企业,坚持“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与8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固始县及周边的10个乡镇、180个行政村、8万多户农户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及休闲旅游,年产值达30多亿元,茶农户均增收1900多元。随着九华山茶叶产业化集群的快速发展和品牌效应的不断提升,集群的影响力辐射到安徽省金寨县、霍山县,并联合开发出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系列产品,提升了河南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影响力。

2.4 农村经济有活力

汝州市作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市,坚持巩固提升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按照“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的集群发展模式,培育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两家(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河南梦想食品有限公司是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2家,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50家。建成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园,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纷纷落户,20个乡(镇、办)、420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暨电子商务服务点的农村电商网络实现全覆盖,发展电商企业4 000多家。2016年,汝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98.7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1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为9.7︰45.2︰45.1,一二三产协调推进,促进整个经济增长稳定性不断增强。

3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还存在着系统支持不多、探索不够有力、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今后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加强力量,紧紧抓住第一产业这一基础,紧紧抓住加工业这个中心环节,努力向服务业拓展,向市场挖潜,力争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成河南新的王牌。

3.1 大力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元主体

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支持农民创业创新特别是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搭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要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包括采收、产地处理、贮藏、烘干等初加工及运输、销售等环节和休闲旅游设施建设,支持开展综合性服务、农业电子商务等平台建设。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和营销设施,围绕当地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等,通过订单生产、合作协议、产供销对接等方式,强化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

3.2 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种方式

在产城融合方面,要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产业集聚区、重点乡镇、加工园区等集中,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在农业内部融合方面,要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农村特色加工流通业和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发展。在农业功能拓展方面,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在园区前延后展、多业态复合方面,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扶持发展一县(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3.3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利益机制

要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购销关系、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打造联合品牌等,实现利益共享。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企业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探索形成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级备案制度,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等。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纠纷化解机制,确保土地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3.4 认真落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202号)都明确提出了包括财政、税收、用地、金融、基本建设和用电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各级要加大政策宣贯力度,进一步将政策细化实化,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等,切实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落地生根。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Thinking of Henan Province

WEI Guoqiang
(Agriculture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2, China)

Industrial clusters of modern agriculture are the dynamic practices to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Typical r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instances are introduced,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r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promoting; Henan province

F326.11

A

1003-4749(2017)12-0005-04

2017-07-27

魏国强(1976-),男,河南偃师人,博士,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工作。

[1] 魏国强.创建六个示范区服务中原示范区——关于加强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1(9):5-7.

[2] 魏国强.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 种业导刊,2016(4):5-7.

猜你喜欢
产业化集群产业链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