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的广阔空间

2017-01-12 18:18:06文/蔡
中国卫生 2017年4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医疗机构中心

文/蔡 葵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设置4类独立医疗机构,其前提是这4类医疗机构具有独立于医院之外运行的能力。所以,独立医疗机构除了硬件配置要达到标准外,更多要关注的是医疗质量控制。

结果是否权威至关重要

根据《关于印发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设置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医疗机构的目标在于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

从医学影像诊断行业方面来讲,目前,不同医疗机构的影像业务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满负荷运行,患者需要预约排队,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设备落后,购买设备的预算有限。针对这样的现状,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就成为医院影像诊断的有力补充,其出现可以有效弥补大医院影像诊断供不应求、小医院及私人诊所无力提供影像诊断服务的弊端。

不论独立医疗中心服务的对象是三级公立医院、基层医院还是全科医生,最终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其检查结果是否能够满足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需求。

为此,《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统一纳入当地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服务监管,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在质控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医疗机构与医学影像诊断中心间检查结果互认。

实现检查结果互认的第一要素是硬件,包括场地、设备、人员数量等,这些内容相对容易把握;另一方面就是人员能力问题。设备可以实现标准化管理,但是人员操作的标准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通过大数据发现疾病发展规律

4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并不仅限于解决患者看病难和推进分级诊疗,从长远来看,在区域内成立大型影像、检验、病理和血透中心可以大规模收集患者健康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发现疾病发展规律,反过来用结果指导临床。

未来,这些行业的专家也可以在不同区域内各个中心进行流动和轮转,以自身技术优势带动行业发展。

独立医疗机构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伴随产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应带来质疑和阻碍,而是要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力量,缺制度建制度,缺人才培养人才,保证独立医疗机构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盈利性质而忽略了检查质量,不但浪费了患者时间还容易造成漏诊,最终与国家制定的目标相背离。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医疗机构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2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6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博客天下(2015年17期)2015-09-15 14:55:10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