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 薇
在目前我国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涌现出了福建省三明市、安徽省天长市、广东省深圳市等一大批地市明星,这些地方敢于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试错、善于创新改革,其改革经验固然值得学习、复制,但最应当被复制推广的却是当地政府想做事、想办法做事的态度,是其创新、改革和法治的理念。
地方政府在健康中国建设和医改中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
勇做“担当派”,要有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这同样适用于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改中的各级政府部门。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改工作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关乎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医改是世界性的难题,健康中国建设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改革深化的今天,各级地方政府都要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要直面困难、敢于挑战,要不怕犯错、勇于试错,更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目前,国家在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改上大的方针、政策、文件等都已经出台,方向已定,并已为各地留出了突破和创新的空间,各级政府要增强改革的信心,高度重视、强力推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共同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工作氛围。
勇做“改革派”,要有简政放权、断腕割肉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医改改的是政府,改的是其传统的医疗管理和医疗供给模式,所以其艰难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医改也好健康中国也罢,都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环,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方面,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医改必须融入到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之中,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角色和定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放权、监管和服务相结合,调动起全社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这种转变意味着政府“必须进行自我革命”。虽然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改革也难免有曲折,但只有坚持不懈推进这些改革,老百姓才能从中获得实惠。
争当“行动派”,要有脚踏实地、崇尚实干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的难题需要研究,也需要借鉴经验和总结教训,但改革最终还是要落地生根。深化医改,所涉部门和群体利益更加复杂,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大家存有争议,但这不应成为改革停滞和不作为的借口。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所涉部门和层级更多,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也更加多元化,更需要坚持调查研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向前推进。“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各地在改革中要着力避免政策空悬、光说不练、消极怠工,要更加注重办实事、求实效。
善做“智慧派”,要讲求科学、协商共进、注重巧干。改革需要勇气,但更需要智慧。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改不是靠一纸红头文件,以行政力量强推就能够完成的。医疗卫生领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政策工具,实现从规模扩张、粗放型发展转向质量效益提升的绿色集约式发展模式的转变。改革需要行动,但却不应盲动,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尊重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最大限度地谋求共识,协商共进、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