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壮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代财政学家、财政教育家,是新中国财政理论体系奠基人之一。几十年来在财政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果累累,他为我国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姜维壮教授创建了比较财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他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深刻论述了财政理论发展的重大命题,促进了财政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姜维壮教授的学术思想及其政策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党和国家财政经济决策、财政制度法制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姜维壮教授的主要学术研究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前一个阶段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基本理论;后一个阶段则主要关注财政监督、财政政策设计和财政管理比较研究。
1.财政分配关系、财政分配规律、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姜维壮教授在1987年出版的 《当代财政学若干论点比较研究》中指出,财政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特定部分,它所研究的对象,应是生产关系特定部分的特定矛盾,既区别于一般分配关系,又区别于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所具有的特殊矛盾。在财政学研究对象问题上,需要着重明确的一个认识问题是关于财政分配关系、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这几个不同范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财政分配规律和财政分配关系的区别,正在于前者是对后者进行分析研究所要认识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明确了财政学研究对象之后,还需要一个长时期的具体而广泛的探索过程。这说明,在确定财政学研究对象和掌握财政分配规律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相当的距离,把对象与目的相提并论是值得商榷的。至于在财政工作实践中所制定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是与财政学对象有密切关联的因素,但它们不是财政学研究对象本身。它们是否具有科学性,这要由实践做出检验。其中,正确的、具有科学性的政策和制度,固然是财政学研究的客观对象,探索财政规律的必要条件和依据,即使实践证明为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财政政策和制度,同样是财政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如果离开或忽视对具体的财政政策和制度的研究,在任何社会条件下对财政分配关系的深入研究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绝不能把财政学对象的研究同财政政策、财政制度分裂开来,孤立地谈论对财政分配关系的研究和财政分配规律的认识。同样,如果把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关条件和依据以及其他有联系的因素都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看待,这并无助于提高对象的明确性,反而会模糊研究的方向和范围,造成理论认识上的混乱。
2.财政资金和财政分配关系。
在 《当代财政学若干论点比较研究》中姜维壮教授指出,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财政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特定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不可能是物质资财本身。财政的发展史表明,它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主要经济手段,历来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财政的阶级性和党性正是通过具体的财政理论、方针政策和制度,从处理财政分配的具体矛盾关系中体现出来。在社会主义社会,财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实现其历史使命的主要经济手段。无产阶级国家制定的各项正确的财政政策,正是建立在对具体的财政分配巾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的基础上。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分配中的各种特殊矛盾关系,是做好社会主义财政工作,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说明,国家是否执行正确处理财政分配中各种特殊矛盾关系的政策,是社会主义革命能否正确处理财政分配中各种特殊矛盾关系的政策,是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实现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否不断完善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能否得到合理安排和顺利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国家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财政政策和制度,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财政分配和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经验教训,提高对财政分配规律的认识,才是可能的。如果把财政学的对象确定为财政资金,只会把财政理论和财政政策研究的重点放在财政收支的增增减减上。
3.关于国家经济、货币关系、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在财政学对象问题上争论较多的另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是关于 “国家经济”、“货币关系”、“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的争论。姜教授认为,坚持把 “国家经济”作为财政学对象的经济学者,不仅对国家经济的内容了解很不相同,而且都规定得十分广泛,特别是都忽略了财政分配关系这个基本内容。坚持把特种货币关系确定为财政学对象的经济学者,都把实物形式的财政分配排除在财政分配关系之外,这会影响对财政一般规律的探讨。把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作为财政学的对象,则要特别注意不能忽视对特定历史阶段财政分配特殊矛盾关系的研究。
姜维壮教授在1982年发表的 《对学习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指导财政工作的一点想法》一文中,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阐述了财政经济规律。
1.运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自觉按客观比例的要求分配财政资金和做好财政物资的综合平衡工作。
姜维壮教授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所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关于社会产品实现的基本前提,即社会生产如何与需要相适应的问题。应该说,这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核心和基本前提部分。就财政工作来看,这方面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在于:第一,财政分配工作必须把讲究客观比例,讲究平衡,作为一项基本的任务。这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条件。第二,国家通过财政利用价值形态分配社会产品,要把财政资金与物资的综合平衡作为处理各项支出比例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2.运用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理论,是把社会再生产作为一个不断循环与周转的过程,并从这个过程的各构成环节 (要素)着眼,探讨这些环节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依存关系。就财政工作看,其重要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财政与经济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首先,关于经济决定财政的问题。实践也证明,财政分配作为再生产过程中分配环节的构成部分,它的性质、规模、形式等,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等因素的决定。但决不能因此就忽视或降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其他环节在—定条件下和一定程度上对财政的决定性影响。其次是财政影响经济的问题。在此是财政影响经济的深度问题。
3.运用社会总产品分配的理论,在财政工作中正确掌握社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顺序。
在 《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为进行社会再生产和维持正常的社会活动,应坚持怎样的分配原则。这对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工作有直接的重要指导意义。首先,为进行社会再生产,决不能按照由劳动者对总产品分光用光的原则搞过头的分配,这样做只能给社会再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活造成破坏。必须遵照计划分配的原则,根据社会再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的需要,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使用社会总产品。这也就是我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通常所说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一能吃饭,二能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的体现。其次,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理论,也明确阐述了社会产品分配的顺序。在一般的条件下,先要考虑进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在生产建设资金的分配中,先保证简单再生产,然后再安排扩大再生产;还要留出必要的后备。在消费基金分配中,先要保证必要的社会消费,再用于增加个人消费。在社会消费方面,要着重保证社会文化、教育及群众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再用于满足一般行政管理活动的需要,并要力求节减后一类消费,以保证不断提高人民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个人消费基金的分配,则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4.运用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理论,使财政为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服务。
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客观内容。财政分配作为生产关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它的性质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制形式的决定,同时又通过分配对所有制和生产力发挥重要影响。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理论,指导财政工作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一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和课题。
在 《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是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1986)一文中,姜维壮教授论述了以下观点。
1.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是国家政策的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了对客观规律的重视和自觉运用的政策。对价值规律的重视和自觉运用,也体现在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中。其中,特别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价格的调整中,在城镇经济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中,对价值规律自觉运用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已经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实践的成效又一次证明,价值规律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国社会经济规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政策要求,给财政工作提出许多重要的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际工作中进行认真研究,作为新时期开展财政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财政工作适应形势发展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2.如何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是给财政工作提出的课题。
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特征中不难看出,为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正确积极的发挥,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条件,包括:在国家实现宏观控制的前提下,在确认生产经营者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在企业之间展开竞争并使企业拥有相应的经营自主权。有了这些基本条件,价值规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受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和其他经济规律紧密结合,互为条件,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对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问题才具备了客观的可能性。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实践中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探求在我们的具体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各种可行方式,从中不断提高运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自觉性。探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发挥作用的特征和条件,目的是为了制定出科学的财政方针政策,指导财政分配和管理工作。
3.财政在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发挥职能方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主要任务。
这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是国家的计划管理与价值规律的关系问题,因为对这个问题如何认识,直接影响着财政资金如何分配和财政管理体制如何调整,即直接决定着财政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向。把马克思的关于价值规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所处的地位和所能发挥的作用问题论述同毛泽东对运用价值规律的设想和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从中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微观上,促使每个经济单位实现劳动时间的节约;在宏观上,调节社会劳动,促其实现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分配;组织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重视和学会精打细算,作好经济核算和一般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实现这三个方面的任务,给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工作提出的中心课题,应是探讨如何在做好对国民经济计划控制和全局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以最大的可能去调动和发挥每个企业和每个干部职工增产节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在 《财政是国家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经济杠杆》 (1980)、 《财政作为经济杠杆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1983)、《当前我国财政作为经济杠杆的历史使命和几个基本特征》(1986)等论文中,姜维壮教授全面论述了财政经济杠杆问题。
1.财政作为经济杠杆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1)关于经济杠杆的形式。断言经济杠杆的运用取决于产品价值形式的存在,这固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以财政的某些主要范畴为例,早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以前,捐税、国债等就已存在。但这仅是一个方面。决不能因此忽视另一个事实,也可以说是更为重要和更为现实的事实,即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产品以价值形式进行分配和交换范围的扩大,财政作为经济杠杆运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经济杠杆与社会制度。把财政和其他经济杠杆的运用同一定的社会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探讨其特有条件和特殊要求,具有更大的现实性。这不仅因为不同的社会运用经济杠杆的条件、目的不同,而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分清一系列理论认识上的是非,使经济杠杆的运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3)经济杠杆与行政手段。财政和其他经济杠杆,作为国家实现管理的经济手段,或经济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必然与行政手段或行政方法发生紧密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财政作为经济杠杆能否被正确运用,决定于运用它的国家、企业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自觉性。行政手段在这里主要是以计划安排、方针政策的制定、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制定及调整等形式,直接间接地决定着经济杠杆的作用,制约着经济杠杆运用的结果,这说明,固然不能用行政手段代替经济手段,但经济手段如果离开必要的行政手段,也就不成其为手段,更谈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4)经济杠杆与经济规律。肯定财政和其他一些经济杠杆,作为经济手段,不可能离开运用它的主体,自我发挥作用,不等于说运用经济杠杆的主体,国家或企业及其他单位和人员,可以按主观的愿望,去任意运用经济杠杆为自己的任何需要服务。实践证明,国家能否成功地把财政作为经济杠杆运用于实现一定的目的,关键是能否认真地体现客观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运用经济杠杆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5)经济杠杆和物理上的杠杆。指明经济杠杆与物理上的杠杆之间的区别,这是必要的,因为这样有助于重视研究经济杠杆的特点,加深对其固有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但,探讨经济杠杆与物理杠杆之间的某些共性,对提高运用经济杠杆的自觉性同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财政作为经济杠杆的历史使命和基本特征。
财政作为经济杠杆发挥作用,虽然不是商品经济所特有,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却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这是由商品经济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财政作为经济杠杆的特有职能决定的。
商品生产作为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曾经历过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而在任何形态下,制约商品生产的基本经济规律都是价值规律。在一般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个规律在促进生产发展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收入上的悬殊和产需之间矛盾的扩大。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把商品经济的市场自发调节同宏观计划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保证产品和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并取得商品生产高效益的客观要求。而财政作为经济杠杆的基本职能是通过一定的财政范畴,对有关方面的收入进行调节,从中体现国家的政策要求。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财政同信贷等经济杠杆一起,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必然要受到普遍的高度重视。根据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财政作为经济杠杆在被运用于调节收入、实现国家政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些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微观放活与实现宏观调节相结合的特征。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财政的经济杠杆作用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服务。国家可以运用财政作为经济杠杆,在大力促进搞活微观的同时,自觉地实现国家的宏观计划控制和调节。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和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及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经济杠杆发挥作用的这一基本特征和要求,不仅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而且也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的实现条件。
(2)配套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征。财政作为经济杠杆发挥作用,与其他经济杠杆一样,其主要特征之一,是首先要求与各种经济杠杆组成一个杠杆体系,在实际生活中配套使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财政作为经济杠杆的配套性要求,是由收入的多样性和各种不同经济杠杆在调节收入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发挥的特有作用决定的。实践也证明,要充分发挥财政作为经济杠杆的调节职能,还必须把它的配套性同灵活性适当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由影响收入多种因素经常变化的特点决定的。
(3)财政作为经济杠杆与行政手段合理配合的特征。这个特征是由财政杠杆作为经济手段被使用与行政手段的特殊关系决定的。财政作为经济杠杆,和其他经济杠杆一样,是国家实现管理的经济手段或经济方法。在对其运用的过程中,必然与行政手段或行政方法发生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能否合理地处理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会给实际工作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
在 《财政在保持社会总需求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 (1988)、 《关于我国财政宏观调控的几个基本问题》(1989)等论文中,姜维壮教授全面阐述了财政与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关系,主要观点如下。
1.财政在保持社会总供需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促进社会总供需平衡是财政的历史使命。从财政发展史的实践看,财政在国家组织引导实现社会总供需平衡,直至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中所占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其重要性是同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正比的。我国财政地位作用的变化,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看也是很明显的。在革命战争时期,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革命战争和军政活动的供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和生产社会化及商品经济都不发达的条件下,财政在社会总供需和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的调控作用不可能很广泛。在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同财政的分配和监督职能一起,财政的调节职能也开始受到高度重视。财政的全部职能有了全面充分发挥的社会条件和客观要求。财政在国家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和各项事业的宏观计划控制方面,对收入和市场实现的计划调节方面,以及实现的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的重要作用。这也决定了财政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在组织实现社会总供需平衡中所处的特别重要的地位。
(2)做好财政分配工作,促进社会总供需的积极平衡。根据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积极平衡的政策要求,在财政分配工作中当前一个最基本的任务,是贯彻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保持财政资金分配过程收支两个环节的协调。实践证明,在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财政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对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积极牛衡,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表现在:一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市场作用的提高,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使用,要求的不是全额使用和超额分配,而是保持相当的余额和后备。二是当前财政作为国家实现宏观调节的重要经济杠杆,发挥积极杠杆调节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三是在财力财权相对分散的条件下,财政保持收支平衡,才能有效地发挥国家预算的主导环节作用,实现对国家和社会资金的计划调控,促进社会总供需平衡。四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赤字会通过市场物价,给社会生活造成更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影响产品成本上升、效益下降、财政和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减少。五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对市场的调节,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六是财政赤字不仅会给国家信用、国家补贴等这些财政范畴的运用带来消极影响,也会对银行信贷的运用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对其他一些价值分配形式的运用也会带来广泛的消极影响。七是在以改革统揽全局的条件下,财政赤字带来的一些消极后果,特别是市场物价的波动和经济杠杆的失灵,以及经济效益下降等因素,会给承包制等新经济管理体制的推行和完善造成困难。八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物价、间接计划管理等因素,财政赤字及其造成的广泛社会影响,会综合体现在对劳动群众生产建设积极性的挫伤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上,直至影响到政治上的安定团结。
按照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积极平衡的政策要求,在财政分配的资金筹集环节,重要的是保持财政收入的完整性、真实性,并充分合理地发挥财政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财政收支平衡也只有在财政收入保持完整性和真实性基础上,才能是积极的平衡。
(3)适应形势需要,处理好财政的范围和关系问题。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环节的多样化和资金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在保持分配管理环节相对独立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国家资金的综合平衡和计划管理。这是在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计划管理体制条件下,保证财政资金作为公有财产的货币形态,在分配使用过程,能从整体和结构上保持与物资相协调,有效地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为组织实现社会总供需积极平衡创造条件的客观要求。
财政资金作为国家资金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其使用管理还必须与国家资金的其他分配管理形式紧密协调,综合管理,才能有效地贯彻保持社会总供需平衡的政策。当前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同银行信贷资金的协调运用和综合管理问题。根据促进实现社会总供需积极平衡的政策要求,财政还应该特别注意参与对价格、工资等这些分配形式的研究和管理。另外,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财经法制的健全、财政管理机构的完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对做好财政管理工作和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都有重要意义。
(4)关于我国财政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工作适应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改革预算、税收、财务管理体制,重视财政管理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干部队伍培训、大力完善财政计划管理和核算方法体系,在实现宏观调控和搞活企业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包括财政宏观调控工作在内,世界上还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循,难度较大。工作中暴露出一些较严重的问题有待认真研究解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适当集中财力,做好宏观调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加强,要求国家适当扩大财政分配的范围,同时适当集中财力,从经济条件上保证作好宏观调控工作,以适应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其他经济规律的要求。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财政制度发展的一个带有典型性的趋势。二是保持预算收支平衡,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任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预算资金是社会购买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保持预算收支平衡,对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任务,促进社会总供需平衡,稳定市场物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和许多外国实践经验表明,任何类型的商品经济,在连续几年和规模较大的预算赤字条件下,都不可能保持稳定发展,严重时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以至造成整个经济秩序混乱和政治形势的不稳。三是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杠杆作用,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在商品经济的历史条件下,财政的经济杠杆作用获得了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而财政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其他经济规律,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商品化和社会产品的价值形式,以及财政分配范围的扩大和范畴的多样化,使财政作为经济杠杆发挥作用,不仅具备了广泛的经济条件,也具备了政治上的要求和可能性。这也是由财政经济杠杆作用的特点决定的。例如,财政作为经济杠杆运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把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适当结合起来,把微观调节与宏观控制适当结合起来,达到在贯彻国家政策和计划的过程中体现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下搞活微观经济。而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也正表现在:只有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的前提下,才能切实搞活微观,同样,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也在于切实搞活微观,提高各个企业的活力,为促进增产节约创造基础条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这种合理的结合点,一向是经济理论探索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而对这一结合点的任何片面认识和强调,又往往是造成经济控制过死或者出现经济秩序混乱的一个基本原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逾六旬的姜维壮教授笔耕不辍,在科研上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15部。这些成果的学术思想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大部分著作发表的年份,与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的发布时间相对应;二是学术内容 “面向世界”,相当一部分成果是在对国内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三是学术思想 “面对未来”,主要是关于强化依法理财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方面的著作,这些学术成果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财政学的理论基础。这是姜维壮教授以题为 《关于确定我国财政学理论基础与财政基础理论的几点想法》的论文的基本论点。坚持这一论点的依据有三:首先是政治和法律的依据。这是由财政的实质和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其次是理论依据。理论基础的意义和任务是指导编著者和读者能科学的理解与认识财政的社会属性和本质特征及其运行的历史发展规律。最后是实践依据。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对其做出的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
姜维壮教授在2009年发表的题为 《财政工作是一项最大的政治工作——建国60年财政工作基本经验思考》的论文中,提出的主要学术论点有:“财政工作是一项最大的政治工作”,这是建国初期邓小平兼任财政部长时对财政工作做出的政治评价。小平同志主要是从财政工作与人民群众和党的方针政策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做出这一结论的。如果从这一角度学习思考这一结论,就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这一评价虽然是在建国初期做出的,但对财政工作任何时期的实践,包括对建国60年财政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的研究,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主要是因为财政工作的任何职责任务,在任何时期,都是运用一定的财政范畴,依托一定的政治范畴,即民主法制实现的。
姜维壮教授在文中得出的结论是:回顾我们建国60年财政工作的历史实践,可以发现,财政工作在党的领导下,风雨兼程,刻苦实践,在任何条件下,在一切工作领域,都把政治工作放在统帅的位置上,沿着正确的方向,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循三大理财观的精神,强化和完善民主监督与依法理财,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力求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要求,作好各项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前的财政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肩负着有待完成的许多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这样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财政工作者在实践中对其政治属性给予更认真的关注和更自觉的坚持。万万不能被国际上曾经劲吹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经济职能不断强化,政治职能不断萎缩”的小歪风吹失了方向。
姜维壮教授在题为 《坚持从国家职能体系着眼,观察和运用财政职能》的论文中论述了财政职能与国家职能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这是由财政与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的。在存在着国家的历史条件下,财政是国家用以实现自己的各项职能,贯彻方针政策,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关系的工具。在现代社会,财政主要是国家用以引导、补充、促进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政治手段和经济杠杆。这主要是国家通过对财政职能的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实现的。我们常说财政职能是财政的固有功能,这是就财政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而言的。这里指的是财政的经济属性。而财政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在存在国家的历史条件下,它的形成和运用又总是以国家为主体和重要的前提条件的。这里体现的是财政的政治属性。财政的这两种属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其职能的形成和被运用的实践中,表现为财政职能与国家职能的一致性。这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认识问题,是对财政职能的理论概括和实际运用,不应该忽视其与国家职能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首先是不能撇开国家职能来概括和运用财政职能,也就是不能离开财政的政治属性只强调其经济属性的一面;其次,也不能从某个或某几个国家职能着眼,而是从国家各项职能的整体着眼来概括和运用财政职能,因为国家的各项职能是一个紧密依存的整体;再者,还要正确地理解国家各项职能在职能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这样来概括和运用财政职能,才有利于科学地体现财政职能与国家职能之间的辩证关系,才有利于充分、正确地体现财政在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实践中的历史使命。
能不能从国家职能体系着眼,科学、完整地概括和运用财政职能,在实践中会导出绝然不同的结论。例如,在有的国外财政学著作中不是从国家职能体系着眼,而是从政府的经济职能着眼来概括财政职能,并由此导出结论,就是从财政职能体系中把某项职能,主要是把监督职能排除在外,理由是把国家权力机关实行的财政监督看作是政治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财政学 (被看作是经济范畴)的研究对象。尽管在这些国家的现实生活中,国家权力机关通过预算管理制度实施的财政监督具有相当的严密性和权威性。对于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这种明显脱节现象的原因及其对财政科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国外有的知名财政学者曾做过如下的分析和结论:“一个世纪以前,人们研究的是政治经济学。今天,人们研究的是 ‘经济学’和 ‘政治学’。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专业化,从某些方面看,有其优点。但在我们研究一个国家的公共财政时,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一种倒退”。
坚持依法理财,强化民主监督是姜维壮教授进入21世纪以来高度重视和致力研究的重点,从2002—2012年这一时期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这方面的学术论文。
在 《强化预算监督职能是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财政监督月刊》2002年第9期的 “专家论坛”)的论文中,提出的主要论点有:(1)强化预算监督职能是国家法律的明文规定;(2)强化预算监督职能是促进市场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3)强化完善预算监督职能是财政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4)强化预算监督职能是实现和正确运用国家职能的重要保证;(5)努力营造一个实现强化预算监督职能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
在 《强化依法理财的若干理论政策问题》(《财政研究》月刊2003年第7期)的论文中提出:首先,依法理财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是引导和优化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是对财政历史使命的确认和具体化。其次,文中还提出强化依法理财要树立的几个科学理念。要树立科学的国家观;要树立科学的财政管理观;要树立现代的政治观;要树立完整的治国方略观。
在 《营造一个有我国特点的现代化财政监督机制》(《财政监督》月刊2005年第11期 “写在卷首”栏)论文中提出:(1)在现代社会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对财政监督都十分重视;(2)在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执行改革开放方针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健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实行财政监督的现代化创造了一系列特有的有利条件;(3)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财政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同时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一些不够健全,不够规范,与国家政策和社会要求不够适应的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理论认识上,习惯于把国家权力机关通过财政预算实施的民主法制监督,定义为从外部对财政部门的监督。第二,在工作实践中,国家权力机关依法承担的财政监督,长期以来由于财政资金在管理体制上的分散性和机构设置上的不健全,以及预算内容的简略和审计过程的仓促不够透明等因素,给国家财政监管职能有效运用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这同国家法律的规定和政策要求之间体现出相当的差距。第三,这里提出的一个主要任务,应是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从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上真正建立起一个现代的、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法制型的财政监管机制,并以应有的具体条件保证其职能的充分合理发挥。这可能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在 《强化民主监督,加强民主理财》(《财政监督》半月刊2006年第5期 “大家论坛”)论文中,姜维壮教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1)强化民主监督和加强依法理财是现代财政管理的发展规律和核心内容;(2)强化民主监督和加强依法理财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政策;(3)努力营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管理机制。
在 《财政监督管理的社会使命及其实现的关键因素》(《财政研究》月刊2007年12期)论文中,在对古今中外各国政府有关的方针政策和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较广泛具体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六个方面的学术结论:一是财政监督管理作为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其社会使命不仅体现在保证国家各项职能圆满实现和方针政策的正确有效的贯彻上,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安定发展,甚至对政权的稳固,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财政监督管理社会使命的实现,最重要的是以较健全的法制作为政治手段。而法制手段的有效运用,则需要以真实完善的民主制度作为政治基础。因此,在历史实践中,只有那些把依法理财政策建立在民主监督基础上的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才能程度不同地发挥其制约权力腐败和保持政权稳固的作用。三是由于民主监督制度作为一种政治范畴,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被运用的,因此,不同社会的民主制度就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四是人民民主制度的实施,只有领导者正确掌握运用科学理论,并能切实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才能保证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五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迄今为止,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坚强领导下,依法理财的政策才能建立在人民民主制度的政治基础上,才有条件积极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的腐败,从而正确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完成自己肩负的社会使命。六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和财政监督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需要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
在 《人民民主和政务公开及其国际比鉴》(《财政研究》月刊2012年第3期)论文中,姜维壮教授结合财政专业,运用科学面向世界又力避照搬的方针,对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有关组织和国家关于政务公开、民主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经验做法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一些启发性建议:(1)提高对财政信息公开问题的认识。这方面需要更深入、更广泛地学习和宣传党和国家的重要有关规定;结合有分析、有选择地参考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遵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加强宣传,培养全社会尤其是公务员信息公开、信息共享、信息民主的意识,强调财政信息向公众公开、接受人民监督,为政府高效行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与舆论氛围。(2)完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我国已制定并实施了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法律层级较低。这方面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以利于更好地依法实现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为完善和强化财政的民主监督机制打下应有的法律基础。(3)建立财政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有必要建立严格内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主要是包括国家立法机关、专业的外部审计机构、其他中介组织、社会公众以及社会舆论等,使公布的信息能满足各方特别是广大纳税人的需要。内部监督主要是通过公共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实现。(4)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比较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时,绝不能采取简单照搬的做法,这不仅是因为不同的国情,更重要的是因为理论与实践的悖离。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在 “特殊利益集团”对国家政权牢牢控制的条件下,那些看似完善严密的书面法规,在整体上,特别是在国家高层机关能真正成为社会实践依据的是十分罕见的。根据西方某些国家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报刊和新闻站公布的材料,有关这方面的实例远不是个别的。这些事例足以表明,我们在分析研究和参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方针政策时,决不能盲目迷信和简单照搬。而必须严格遵照中国的体制,立足于本国实际,以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研究。同时把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制度的完善置于最重的位置上。因为长期的社会实践表明,任何法规制度,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在无私而英明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实践的保证。
长期以来,姜维壮教授致力于比较财政的研究,创建了 “比较财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自1992年出版第一本 《比较财政管理学》后,不断更新,2000年和2012年分别出版了修订本。这是根据社会形势和国家方针政策提出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姜维壮教授认为,我国正在执行改革开放方针和致力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政策要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的国家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理论、政策、管理方法和经验教训。西方国家在长期市场经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许多经验,教训,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方面我们近些年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借鉴,其中也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政策问题,就是在研究借鉴的实践中不能不注意到西方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其基本任务是为完善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思想意识服务的。而我国正在努力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结合,即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此,在研究和借鉴西方财政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的实践中,就必须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重点是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理解邓小平 “三个面向”方针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渊源,力求通过学习,对西方的财经思想和方针政策有一个较全面的实事求是认识,达到外为中用的目的。这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在2012年第三版的 《比较财政管理学》导论中,姜维壮教授着重指出如下两点。
1.比较财政讲究是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国家财政作为一个历史久远的经济和政治范畴,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所有的国家制度,而现代财政的某些重要范畴,则是在现代各国的历史实践中,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经历过纷繁多样的变化发展形成的。这可以从财政一般和财政特殊的关系以及现代财政某些范畴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等方面去理解。财政作为 “历史久远的经济政治范畴”,说的是财政一般;而现代财政某些重要范畴的形成和发展,说的是财政特殊。但这些特殊中又体现着许多的共性,即现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财政的不同阶级和社会属性中所包含的许多共性,其中反映着现代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现代化管理通行的方法、制度与经验教训。这些内容体现在现代财政管理的许多重要范畴中。
以国家预算为例,国家预算作为现代财政的一个重要范畴和财政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与商品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产物。国家预算在14、15世纪首先出现于商品经济较发达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变化,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与专政的封建贵族之间争夺控制财权的主要工具。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以及管理经验的积累,预算的管理制度、方法手段、内容结构等都不断变革完善。现代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通过预算收入政策贯彻、支出结构调整、效率目标强化,在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稳定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证国家各项职能实现、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税制也是现代各国财政管理中另一个兼有特性与共性的重要范畴。现代税制是从古老的直接税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而形成的,其中有许多反映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运用和实践经验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一系列赋税原则中。主要有18世纪中期提出的斯密赋税四原则,19世纪下半期提出瓦格纳税收征管四项九条原则,以及当代西方一些国家概括提出的税收征管公平与效率两大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被不同程度地运用于税收征管活动的各个方面,体现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征管活动的普遍性参考借鉴价值。
国家信用也是具有这种属性的现代财政的一个重要范畴,集中体现在其产生和发展变化与商品经济的紧密依存关系上。作为一个财政范畴,早在公元前4~5世纪已在罗马、希腊等国产生,而作为一种国家信用制度,则是首先出现是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热那亚、威尼斯等一些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萌芽和较发达的城市地区。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 (1493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519年麦哲伦发现印度)以及殖民地和海上贸易的迅速发展,一些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为了支持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和发展海上贸易,以及满足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须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在财政支出急速增长的条件下,国家信用规模不断扩大。马克思曾把国债制度称之为现代工商业的产物,指出它在保证国家不断膨胀和财政支出需要的同时,也成为资本主义 “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其力量的强大表现在 “它象挥动魔杖一样,使不生产的货币具有了生殖力,这样就使它转化为资本,而又用不着承担投资于工业,甚至投资于高利贷所不可避免的劳苦和风险。”在当代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近几个世纪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国家信用规模急剧膨胀,已发展为各国用以筹集财政资金和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财政范畴。发展中国家的内外债规模更是迅速增长。国债规模的膨胀,特别是外债规模的膨胀和结构上的失衡以及管理运用上的失误,成为形成近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国债的合理规模、科学结构以及有效管理运用的研究,是当代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2.借鉴西方现代财政管理的经验,完善我国财政制度建设。
从财政工作的实践过程看,财政管理在财政工作中的这种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管理作为人类在财政工作中的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集中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二是通过这种有目的的能动作用,根据对社会具体条件和规律的认识,制订和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国家与经济及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处理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国家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在这方面,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西方发达国家在通过财政处理国家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实践中所采取的理论政策的具体措施,大致经历过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实行所谓 “自由自然制度”;自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提倡实行有一定限度的所谓 “社会政策”和国家干预政策;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实行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在几个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宣传推行所谓 “混合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福利资本主义”等制度。在宣传和实施这些理论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实践过程,西方国家在财政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系列较具现代化特征的方法、原则、制度,对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管理有普遍性的参考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理财观念上,重视宏观调控和效率优先;在管理原则上,从人治为主向法制为主转变;在管理方式上,从单一型管理环节向综合型多环节结构管理方式发展;在管理方法上,由经验方法为主向科学计量方法转变;在财政收支关系处理上,从一般性强调量入为出和预算无条件收支平衡为主向量出为入和综合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转变;在组织收入和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上,从以保证国家机器的存在与活动的需要为主向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和调节经济关系为主的方向转变;在管理体制上,从高度分散和集中统一向体系化、调控化、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在监督管理上,从以行政监督为主向以国家民主法治监督机制化为主的方向发展。对比研究西方国家财政管理的这些现代化特征,对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工作无疑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